婢女奉上热茶,偷偷瞄了眼坐在侧边交椅上的绿衣少女,“姑娘请喝茶。”
“多谢。”宋令仪淡淡一笑。
婢女缓步退下,偌大的前厅内只余少女一人。
厅内安静无声,兽角博山炉里升起袅袅白雾,随处摆着价值连城的古董玉器,彰显着主家的财力。
过了约莫一刻钟,伴着王氏轻声招呼的声音,前厅走廊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静坐在侧边交椅的绿衣少女转头看去——
率先进来的是在大门外见过一面的中年男人,不过他身上未着官袍,已换了身广袖常服,眉眼肃穆,不怒自威,一看便知是身居高位的国公爷。
紧随其后的是王氏,及一众神色凝重的仆妇,她们一进门便逮着少女打量,生怕看漏一寸。
陆探微走到首位,大马金刀往那儿一坐,沉甸甸如有实质的视线投向少女。
“小姑娘,你身上的玉佩,可否给我一观?
不同于应付王氏和青月的游刃有余,宋令仪心头莫名紧张,取下玉佩递给他,头颅始终低垂着,不敢与他对视。
陆探微接过玉佩,托在手心里仔细查验。
青玉凤纹佩是老国公在世时,定制给三女儿陆燕娴和裴家的订亲信物。用料讲究,雕刻精美,整个大渊找不出第二枚与之相同的玉佩。
他沉着端详一阵,眼神无波无澜。
“你叫什么名字?”
王氏与陆探微做了十多年的夫妻,一眼便瞧出他对少女的态度有了转变。
又见少女低着头,以为她是害怕,宽慰道:“别怕,这位是国公。”
宋令仪抬眸,眼神纯然:“我叫宋令仪。”
在少女抬眸看来的一瞬,陆探微冷肃的脸上微微动容,所有的猜疑与警惕,在这一刻荡为灰烬。
不止是容貌相似,连眼神都像极了三妹。
作为国公府小姐,三妹自幼锦衣玉食,在家人的娇宠中长大,不知世间险恶,对待感情亦是天真无邪,轰轰烈烈。为了下嫁给穷酸举子,不惜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
父亲震怒之下,不允许家中人再与三妹联络。直至去年冬月,父亲离世,家中操办完丧事,才听闻淮州传来的另一则噩耗。
宋召战死于丹阳郡,三妹缠绵病榻,于年初病逝淮州。母亲闻讯,悲恸之下,晕厥了两日。
裴家乃乌衣世家,岂是一个穷酸举子可比,若三妹听从父母之命,或许就不会落得病逝异乡的下场了。
一想到伤心处,陆探微眼睛微红,喉头哽塞:“你跟你母亲实在太像了。”
不等宋令仪吱声,旁边的仆妇们声泪俱下附和道:
“是啊,是啊,表姑娘的眉眼简直跟三小姐一模一样。”
“方才进来时,老奴还以为是三小姐回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