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
第一章
初见如潮
1982年的夏末,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漫过青屿岛的防波堤,吹得码头上悬挂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林卫东站在海鸥号炮艇的甲板上,军绿色的常服被海风吹得紧贴后背,露出结实的肩线。他刚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远海训练,黝黑的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疲惫,唯有那双眼睛,像极了此刻的海面,深邃而明亮。
林艇长,岸上有人等您!通信兵小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林卫东顺着小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码头边的老榕树下,站着一个穿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姑娘手里拎着一个印着上海字样的帆布包,头发扎成简单的马尾,几缕碎发被海风拂到脸颊旁,她时不时抬手将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柔得像岸边的浪花。
林卫东心里咯噔一下。出发前母亲在信里提过,说托老家的亲戚介绍了个对象,是上海来的老师,叫苏婉,刚好这个月来岛上的子弟学校任教,让他们见一面。他当时只当是母亲的例行安排,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人竟真的来了,还特意来码头等他。
炮艇缓缓靠岸,林卫东整理了一下衣领,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下舷梯。苏婉看到他,连忙站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声音轻轻的,带着上海姑娘特有的软糯:您是林艇长吧我是苏婉。
我是林卫东。林卫东伸出手,掌心带着常年握舵盘磨出的薄茧。苏婉犹豫了一下,轻轻握了上去,指尖刚碰到他的掌心,就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来,脸颊瞬间红透了。
两人沿着码头往岛上走,一路上没怎么说话。林卫东习惯了部队里直来直去的交流,面对这样文静的姑娘,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倒是苏婉先开了口,指着路边的木槿花问道:林艇长,这花真好看,岛上是不是经常开这么漂亮的花
嗯,春夏秋三季都有。林卫东点点头,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喜欢,下次我让炊事班的老张给你摘几枝,插在瓶子里能开好几天。
苏婉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摘下来就可惜了,让它长在枝头多好。她看着路边随风摇曳的木槿花,眼神里满是温柔,我以前在上海,很少能看到这么多自然生长的花,都是公园里种的,规规矩矩的。
林卫东听着她的话,心里对这个姑娘多了几分好感。他见过不少爱慕虚荣的姑娘,一来岛上就抱怨条件艰苦,像苏婉这样懂得欣赏岛上风光的,倒是少见。
走到子弟学校门口,苏婉停下脚步,转过身对林卫东说:林艇长,谢谢您送我回来。您刚回来肯定很累,快回去休息吧,以后有机会再聊。
好。林卫东点点头,看着她走进学校大门,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教学楼的拐角处,才转身往部队营区走。海风再次吹过,他好像闻到了苏婉身上淡淡的肥皂味,和岛上的海腥味混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第二章
渐生涟漪
接下来的日子,林卫东和苏婉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林卫东休息时,提着从炊事班拿的新鲜海鱼去找苏婉;有时是苏婉周末没课,去营区的家属院帮林卫东缝补磨破的军装。
苏婉是教语文的,岛上的孩子大多是渔民和军人的后代,性子野,上课爱打闹。但苏婉有耐心,她会把课文里的故事编成岛上孩子熟悉的渔歌,还会用贝壳给表现好的孩子做小礼物。没过多久,孩子们就都喜欢上了这个说话温柔的上海老师。
林卫东每次去学校附近的训练场带队训练,总会忍不住往教室的方向望几眼。有时能看到苏婉站在教室门口,带着孩子们读课文,阳光洒在她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有一次,一个调皮的男孩爬树掏鸟窝,不小心摔了下来,擦破了膝盖。苏婉看到后,立马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男孩扶起来,从包里拿出碘伏和创可贴,蹲在地上给他处理伤口,嘴里还轻声安慰着。林卫东站在不远处看着,心里暖暖的,他觉得,这个姑娘不仅文静,还特别善良。
周末的时候,林卫东会约苏婉去岛上的海边散步。青屿岛的海很蓝,沙滩很干净,傍晚时分,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响。苏婉会脱掉鞋子,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受沙子的柔软和海水的清凉。她会捡起沙滩上漂亮的贝壳,兴奋地拿给林卫东看:林艇长,你看这个贝壳,上面的花纹多像海浪啊!
林卫东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嘴角也忍不住上扬。他会给苏婉讲他在海上训练的趣事,讲他如何带领炮艇躲避台风,讲他第一次出海时晕船晕得一塌糊涂的糗事。苏婉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发出笑声,有时还会担心地问:海上训练是不是很危险啊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放心吧,我们有严格的训练,不会有事的。林卫东拍拍胸脯,语气坚定。他喜欢苏婉的关心,这种关心不像母亲那样带着担忧,而是带着一种平等的牵挂,让他心里很踏实。
有一次,苏婉感冒了,声音沙哑,还发着低烧。林卫东知道后,立马从卫生所拿了药,又让炊事班煮了姜汤,送到苏婉的宿舍。他看着苏婉喝完姜汤,又看着她吃了药,才放心地离开。临走前,他还特意嘱咐:要是晚上烧得厉害,就去营区卫生所,或者给我打电话,我随时都在。
苏婉看着林卫东离开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阵涟漪。她在上海的时候,也有过追求者,但他们大多只会说些甜言蜜语,像林卫东这样实实在在关心她的,还是第一个。她觉得,这个不善言辞的海军艇长,虽然看起来粗犷,但心里却很细腻。
第三章
风波乍起
随着两人感情的升温,林卫东决定向苏婉求婚。他特意托去市里办事的战友,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又准备了一个红布包,把手表放在里面。
那天晚上,林卫东约苏婉去海边。夕阳已经落下,天空变成了深蓝色,星星渐渐冒了出来,洒在海面上,像无数颗碎钻。林卫东紧张地握着红布包,手心都出汗了。他深吸一口气,对苏婉说:苏婉,我这个人嘴笨,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我知道,我想和你过一辈子。你愿意嫁给我吗
苏婉愣住了,她看着林卫东紧张的样子,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红布包,眼眶瞬间红了。她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我愿意。
林卫东听到答案,激动地把手表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戴在苏婉的手腕上。手表的表盘在月光下泛着光,苏婉看着手腕上的手表,心里满是幸福。
然而,他们的婚事却遭到了苏婉家人的反对。苏婉的父母在上海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希望女儿能找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对象,过安稳的日子,而不是嫁给一个常年待在岛上的军人。苏婉的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婉儿,你要是嫁给那个军人,以后就要跟着他在岛上受苦,想见你一面都难。妈不同意,你赶紧跟他分了,回上海来,妈再给你介绍好的。
苏婉拿着电话,心里很委屈。她知道父母是为她好,但她已经爱上了林卫东,爱上了这个充满海腥味的小岛。她跟父母解释,说林卫东是个好人,岛上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很充实,可父母根本听不进去。
林卫东知道苏婉的难处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苏婉说:要不,我们再等等等你父母想通了再说。
不行,我不想等。苏婉摇摇头,眼神坚定,林卫东,我认定你了,不管我父母同不同意,我都要嫁给你。
看着苏婉坚定的眼神,林卫东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紧紧握住苏婉的手: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着你。
不久后,苏婉的父亲特意从上海来到岛上,想亲自劝说苏婉回心转意。林卫东知道后,特意请假,陪着苏婉去见她父亲。苏婉的父亲看到林卫东,脸色很不好,语气也很冷淡:林艇长,我知道你是个军人,可能觉得自己很光荣,但我女儿跟着你,不会幸福的。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卫东没有生气,他平静地说:叔叔,我知道您担心苏婉受苦。我向您保证,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照顾她,不会让她受委屈。岛上的条件虽然不如上海,但我会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生活。
苏婉的父亲看着林卫东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一脸坚定的女儿,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女儿的脾气他最清楚,一旦认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他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好吧,我不反对你们了。但你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要是以后你敢对婉儿不好,我饶不了你。
听到这句话,林卫东和苏婉都松了一口气。苏婉挽着父亲的胳膊,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第四章
海岛婚礼
1983年的元旦,林卫东和苏婉在岛上举行了婚礼。婚礼很简单,就在部队的家属院食堂里办的。炊事班的老张做了一桌子菜,有新鲜的海鱼、海虾,还有岛上难得一见的红烧肉。部队的战友们都来了,子弟学校的老师们也来了,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苏婉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是她自己在上海买的,头发上别着一朵红色的绒花,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林卫东穿着崭新的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看起来格外精神。
婚礼上,教导员作为证婚人,说了很多祝福的话。他说:林卫东同志是我们部队的好干部,苏婉同志是我们岛上的好老师。他们的结合,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最好体现。希望他们以后互敬互爱,白头偕老。
大家纷纷鼓掌,起哄让他们喝交杯酒。林卫东端起酒杯,小心翼翼地碰了碰苏婉的酒杯,两人一起喝下了杯中的酒。苏婉的脸颊红红的,眼神里满是爱意。
婚礼结束后,林卫东带着苏婉回到了他们的新房。新房是营区家属院分配的一间小平房,虽然不大,但被苏婉收拾得很干净。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窗户上挂着白色的窗帘,桌子上摆着苏婉从上海带来的收音机和台灯,还有林卫东给她买的那盆仙人掌。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林卫东从背后抱住苏婉,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声音温柔。
苏婉靠在他的怀里,点了点头:嗯,我们的家。
晚上,海风从窗户缝里吹进来,带着淡淡的海腥味。苏婉躺在林卫东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里很踏实。她知道,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有林卫东在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
婚后的生活很平淡,但却充满了温馨。林卫东依旧忙着部队的训练和值班,有时候会很晚才回家。苏婉总会等他回来,给他留着热饭热菜,还会给他泡一杯热茶。
有一次,林卫东带队出海执行任务,遇到了大风浪,炮艇在海上颠簸得很厉害。苏婉在家里坐立不安,整夜都没睡。她一会儿走到门口看看,一会儿又打开收音机,听着天气预报。直到第二天早上,听到炮艇安全返航的消息,她才松了一口气,连忙跑到码头去接林卫东。
看到林卫东平安回来,苏婉再也忍不住,扑进他的怀里哭了起来。林卫东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别哭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没事了。
以后不许你再这么让我担心了。苏婉抬起头,泪眼婆娑地说。
好,以后我一定注意安全,不让你担心。林卫东点点头,心里满是愧疚。他知道,作为一名军人,他欠家人太多了。
第五章
添丁之喜
1984年的秋天,苏婉生下了一个儿子。林卫东高兴得像个孩子,抱着儿子爱不释手,还特意给儿子取名叫林海风,希望儿子能像海风一样勇敢、自由。
有了孩子后,家里的气氛更加热闹了。林卫东只要一有空,就会帮苏婉照顾孩子。他会给孩子换尿布、喂奶,虽然动作很笨拙,但却很认真。苏婉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幸福。
海风渐渐长大,继承了林卫东的性格,调皮好动,像个小猴子一样。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着林卫东去海边玩。林卫东会教他游泳、钓鱼,还会给他讲海上的故事。海风也喜欢听苏婉讲故事,苏婉会给他讲上海的外滩、南京东路,讲她小时候的趣事。
然而,随着海风渐渐长大,教育问题成了苏婉的心病。岛上的子弟学校只有小学,初中就要去市里读。苏婉希望海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把他送到上海去读书。但林卫东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离开岛上,这让两人第一次产生了分歧。
卫东,海风明年就要上初中了,岛上的条件有限,我想把他送到上海去,让我爸妈帮忙照顾,这样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苏婉坐在桌子旁,语气认真地说。
林卫东皱了皱眉:不行,孩子还小,离开我们身边怎么行再说,你爸妈年纪也大了,照顾孩子也不方便。市里的初中也不错,我们可以把海风送到市里去读,周末还能回来。
市里的教育怎么能和上海比苏婉有些激动,我不想海风输在起跑线上。你总是想着你的工作,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未来
我怎么没考虑过孩子的未来林卫东也提高了声音,我是一名军人,我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保卫这个岛。如果我离开了,谁来守护这里的渔民,谁来守护我们的家
两人吵了起来,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吵得这么凶。苏婉哭了,她觉得林卫东不理解她的苦心;林卫东也很委屈,他觉得苏婉不理解他的工作。
那天晚上,林卫东没有回家,住在了部队的宿舍。苏婉一个人坐在家里,看着海风熟睡的脸庞,心里很矛盾。她知道林卫东说得有道理,但她也真的为海风的教育担心。
第二天早上,林卫东回到家,看到苏婉眼睛红红的,心里也很不好受。他走到苏婉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对不起,昨天我不该跟你吵架。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海风的教育问题,好吗
苏婉抬起头,看着林卫东,点了点头。两人静下心来,认真地商量着。最后,他们决定,先把海风送到市里的初中去读,苏婉周末去市里陪他。如果市里的教育确实不行,再考虑把他送到上海去。
就这样,海风顺利地进入了市里的初中。苏婉每周都会坐两个小时的船去市里看他,给她带些好吃的,帮他洗衣服。林卫东也会尽量抽出时间,和苏婉一起去市里看海风。虽然辛苦,但一家人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
第六章
潮起潮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990年。林卫东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营级干部,调到了市里的海军基地工作。苏婉也跟着他一起搬到了市里,在市里的一所中学继续当老师。海风也转到了市里的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搬到市里后,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林卫东却更忙了。他经常要加班、出差,有时候一个月都回不了几次家。苏婉一个人照顾家里,还要忙着学校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
有一次,苏婉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了讲台上。送到医院后,医生说她是因为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低血糖和贫血。林卫东接到消息后,立马从外地赶了回来。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苏婉,脸色苍白,林卫东心里满是愧疚。
对不起,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你。林卫东握着苏婉的手,声音哽咽。
苏婉笑了笑,虚弱地说:没事,我就是太累了,休息几天就好了。你别担心,工作要紧。
工作再要紧,也没有你重要。林卫东摇摇头,以后我会多抽时间回家,帮你分担家里的事情。
从那以后,林卫东确实减少了加班和出差的次数,只要一有空,就会回家帮苏婉做家务、做饭。他还特意学了几道苏婉喜欢吃的上海菜,虽然味道不如正宗的上海菜,但苏婉却吃得很开心。
1995年,海风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名牌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一家人都很开心。林卫东特意做了一桌子菜,还开了一瓶红酒。饭桌上,林卫东看着海风,语重心长地说:海风,到了上海以后,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你妈这辈子为你操了不少心,有空多给她打电话。
海风点点头,眼眶有些红:爸,我知道了。您和妈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苏婉看着父子俩,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她给海风夹了一块红烧肉,轻声说:在上海要是想吃家里的菜了,就回来,妈给你做。
送海风去上海上学的那天,林卫东和苏婉一起去了火车站。火车开动的时候,海风从车窗里探出头,挥手喊着:爸,妈,你们回去吧!
苏婉忍不住哭了起来,林卫东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别哭了,孩子长大了,总要离开家的。再说,上海离咱们这儿也不远,想他了咱们就去看他。
海风去上海上学后,家里一下子安静了很多。苏婉心里空落落的,经常坐在沙发上发呆,看着海风小时候的照片。林卫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特意买了一只小狗,送给苏婉做伴。苏婉给小狗取名叫浪花,有了浪花的陪伴,她的心情好了很多。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林卫东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往抗洪救灾前线。出发前,林卫东回家收拾行李,苏婉默默地帮他整理着衣物,眼眶红红的。
到了前线,一定要注意安全,别逞强。苏婉声音哽咽着说。
林卫东点点头,紧紧抱住苏婉: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家里就交给你了,你也要注意身体。
林卫东去抗洪救灾前线后,苏婉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抗洪救灾的新闻。她看到战士们在洪水里奋战的身影,心里既担心又骄傲。她知道,林卫东也在其中,和其他战士一起,守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一天,苏婉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了林卫东的身影。他穿着救生衣,扛着沙袋,浑身湿透,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却依旧坚定。苏婉看着电视里的林卫东,忍不住哭了起来。她给林卫东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安心在前线抗洪,注意安全。
一个月后,林卫东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他黑了很多,也瘦了很多,身上还带着几处划伤。苏婉看到他,立马跑过去,抱住他,哭着说: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林卫东轻轻拍着苏婉的背:我回来了,让你担心了。
回家后,苏婉给林卫东做了他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和糖醋鱼。林卫东吃得很香,他对苏婉说:还是家里的饭好吃,在前线天天吃压缩饼干和方便面,都快忘了肉是什么味道了。
苏婉笑着说:那你就多吃点,把在前线瘦的肉都补回来。
第七章
岁月静好
2000年,林卫东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那天,部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退休仪式。看着熟悉的营区,看着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林卫东心里满是不舍。苏婉站在台下,看着林卫东,脸上满是骄傲。
退休后,林卫东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苏婉。他们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在家做饭,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去上海看海风。海风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还交了一个上海本地的女朋友,叫陈瑶。
陈瑶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很讨苏婉的喜欢。苏婉经常给陈瑶讲她和林卫东在岛上的故事,讲海风小时候的趣事。林卫东则会和海风聊工作上的事情,给海风一些建议。
2005年,海风和陈瑶结婚了。婚礼在上海举行,林卫东和苏婉特意从市里赶到上海参加婚礼。看着儿子穿着西装,牵着新娘的手,林卫东和苏婉都很开心。苏婉给陈瑶戴上了一个玉镯,那是她母亲传给她的,她对陈瑶说:以后海风就交给你了,你们要好好过日子,互敬互爱。
陈瑶点点头,眼眶红红的:妈,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海风的,也会好好孝敬您和爸。
婚后,海风和陈瑶住在上海。2008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林念汐。念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林卫东和苏婉只要一有空,就会去上海看念汐。林卫东很喜欢念汐,经常抱着念汐,给她讲他在岛上的故事,讲他抗洪救灾的经历。念汐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会问:爷爷,岛上真的有很多漂亮的贝壳吗洪水是不是很可怕呀
林卫东笑着说:是啊,岛上有很多漂亮的贝壳,等你长大了,爷爷带你去岛上捡贝壳。洪水是很可怕,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苏婉则会给念汐做很多好吃的,还会教念汐唱上海的童谣。念汐很喜欢苏婉做的菜,也很喜欢听苏婉唱童谣,每次苏婉要走的时候,念汐都会抱着苏婉的腿,舍不得她走:奶奶,你不要走好不好,我还想听你唱童谣,还想吃你做的红烧肉。
苏婉抱着念汐,心里暖暖的,她笑着说:奶奶下次还来,给你带很多好吃的,还给你唱童谣。
第八章
故地重游
2012年,青屿岛举办了一场海岛风情文化节,邀请了曾经在岛上生活过的人回去看看。林卫东和苏婉看到消息后,决定一起回青屿岛看看。
时隔多年,再次回到青屿岛,林卫东和苏婉都很激动。岛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楼房,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码头也新建了很多设施,看起来比以前繁华了很多。但不变的是,岛上的海水依旧湛蓝,沙滩依旧干净,木槿花依旧开得鲜艳。
他们先去了曾经住过的家属院。曾经的小平房已经被拆除,建成了一栋栋楼房。林卫东和苏婉站在曾经的家的位置,心里满是感慨。他们想起了在这里举行的简单婚礼,想起了海风在这里出生、长大的点点滴滴。
接着,他们去了子弟学校。学校比以前大了很多,新建了教学楼、操场和图书馆。他们遇到了曾经一起工作的老师,大家看到他们,都很开心,拉着他们聊了很久。苏婉还去了曾经教过的教室,教室里的桌椅已经换成了新的,但她仿佛还能看到曾经的学生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听她讲课的样子。
然后,他们去了海边。海边还是老样子,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响。林卫东和苏婉沿着沙滩慢慢走着,像年轻时一样。苏婉捡起一个漂亮的贝壳,递给林卫东:你看,这个贝壳和我们年轻时捡到的那个多像啊。
林卫东接过贝壳,看着它,笑着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但这海、这贝壳,还是老样子。
他们还去了部队营区。营区里的战士们看到他们,都很热情地打招呼。林卫东看着熟悉的营区,想起了曾经在这里训练、工作的日子,心里满是怀念。他还去了曾经服役过的炮艇,炮艇已经退役,停在码头边,作为纪念。林卫东登上炮艇,抚摸着熟悉的舵盘,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驾驶着炮艇在海上训练、执行任务的日子。
晚上,他们住在了岛上的民宿。民宿的老板是曾经岛上渔民的后代,知道他们的故事后,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还给他们做了很多新鲜的海鲜。林卫东和苏婉坐在民宿的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听着海浪声,聊着年轻时的往事,心里满是幸福。
苏婉靠在林卫东的肩膀上,轻声说:卫东,能和你一起回来看一看,真好。
林卫东紧紧握住苏婉的手,笑着说:是啊,以后我们每年都来看看,看看这岛的变化,也回忆回忆我们的青春。
第九章
相伴到老
2020年,林卫东和苏婉都已经年过七旬。他们的身体还算硬朗,每天都会一起去公园散步、打太极。海风和陈瑶经常带着念汐来看他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念汐已经上了初中,像苏婉年轻时一样,文静又懂事,学习成绩也很好。她很喜欢听林卫东和苏婉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每次来都会缠着他们讲。林卫东和苏婉也很乐意讲,他们觉得,这些故事不仅是他们的回忆,也是留给孩子们的宝贵财富。
有一次,念汐问林卫东:爷爷,您和奶奶年轻时,有没有想过会一起过这么多年啊
林卫东看着苏婉,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们能一起过这么多年。但我知道,我想和你奶奶过一辈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一起克服。
苏婉也笑着说:是啊,年轻时的日子虽然苦,但有你爷爷在身边,我就觉得很踏实。现在老了,日子好了,我们更要好好在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念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觉得爷爷奶奶的爱情真美好,她以后也要找一个像爷爷一样爱她、疼她的人,和他一起相伴到老。
2023年,林卫东和苏婉迎来了他们的结婚40周年纪念日。海风和陈瑶特意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纪念仪式,邀请了他们的亲朋好友。
仪式上,海风看着林卫东和苏婉,动情地说:爸,妈,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付出,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你们的爱情,是我和陈瑶学习的榜样。祝你们结婚40周年快乐,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大家纷纷鼓掌,向林卫东和苏婉送上祝福。林卫东牵着苏婉的手,走上台,他看着苏婉,眼里满是爱意:苏婉,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么多年。这40年,有苦有甜,但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觉得很幸福。以后的日子,我还想和你一起走下去,直到永远。
苏婉眼里含着泪水,笑着说:卫东,我也是。能和你一起走过这么多年,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以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散步聊天,一起相伴到老。
台下的亲朋好友们都被他们的深情打动,纷纷鼓掌。念汐看着爷爷奶奶,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和自己爱的人一起,相守一生,相伴到老。
夕阳下,林卫东和苏婉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微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看起来那么温馨,那么幸福。这对相伴了40年的夫妻,用他们的爱情,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相守一生。他们的故事,就像青屿岛的潮水,潮起潮落,却永远充满着温暖和力量,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