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姐的手艺真是没话说,比供销社卖的点心好吃一百倍!”
梁晓慧一边说着,一边又拿了两块饼干。
“我得拿回去给我们家老李尝尝。”
其他军嫂们也纷纷要求带一些回家。
姜知夏大方地让大家随便拿。
反正空间里原料充足,这点小恩小惠换来的人心,绝对值得。
正在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这是哪家做的点心?味道真不错。”
“是知夏做的,她手艺特别好。”
梁晓慧热情地介绍道。
“我是老张,在供销社工作。”
男人自我介绍着,“能请教一下配方吗?我们食堂的师傅对这个很感兴趣。”
姜知夏眼珠一转。
机会来了。
“配方倒是不复杂,就是普通面粉、菜籽油,再加点糖。”
她故意说得很简单,“关键是比例和火候。”
“那能不能写个详细点的方子?”
老张期待地看着她。
“当然可以。”
姜知夏爽快地答应了。
她回屋拿来纸笔,写了一个简化版的配方。
用料都是本地能买到的,只是在比例和制作工艺上稍作调整。
“谢谢了,改天我让食堂师傅试试。”
老张拿着方子,满意地离开了。
梁晓慧凑过来,好奇地问道:“知夏姐,你怎么这么大方?这可是独门手艺呢。”
“手艺这东西,藏着掖着有什么意思?”
姜知夏笑笑,“能让更多人吃到好东西,不是更有意义吗?”
她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直接卖成品风险太大,容易引起怀疑。
但是“卖方子”或者提供技术指导,这条路或许更安全。
毕竟,在这个年代,有一技之长的人总是受人尊敬的。
夜里,陆砚舟回来时,家里还弥漫着淡淡的香甜气息。
“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
他看着桌上剩下的几块饼干。
“给院子里的孩子们做了点小零食。”
姜知夏把白天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陆砚舟尝了一块饼干,眉头微微皱起。
“味道确实不错,但是”
“但是什么?”
“这个年代,太出风头不一定是好事。”
陆砚舟的语气有些担忧。
姜知夏心头一紧。
她差点忘了,这个时代最忌讳的就是“与众不同”。
“我知道分寸的。”
她握住陆砚舟的手,“以后会注意的。”
陆砚舟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总觉得,妻子身上还有很多秘密。
但只要她平安快乐,其他的,他都愿意守护。
第二天一早,梁晓慧兴冲冲地跑来找姜知夏。
“知夏姐,昨天那个老张真的让食堂按你的方子做了饼干!”
“怎么样?”
“虽然味道差了不少,但也很受欢迎。”
梁晓慧压低声音,“老张说,如果你愿意去食堂指导一下,他们愿意付报酬。”
姜知夏心头一动。
这是一个新的机会。
但同时,她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风险。
赵嫂子那双恶毒的眼睛,还在暗中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任何异常,都可能成为攻击她的武器。
姜知夏深深看了一眼不远处赵嫂子的房门。
那扇紧闭的门后,究竟在酝酿着什么样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