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十夜,赵率教令火炮连夜开轰,数百弹丸飞射城墙,直震得城楼垮塌三角,敌兵再无死守之心。
翌日,多尔衮求降之意起,但为稳后金威望,仅派亲信出城议和。赵率教不允,回书:“投降可赦,将领仍保职;若再拖延,火铳再响。”
十四日,多尔衮、多铎率残部焚毁城中部分军械库、铸炮所,自东门突围西逃。
赵率教留一军进城,收缴军械粮草,斩敌军三千,得铠甲四万具、战马七千匹、铁料五百石、粮草千车。
沈阳告捷!捷报飞马三骑,昼夜不歇,直达京师奉天殿。
朱由检手接军报,朗声道:“赵率教破盛京外城,斩敌再万。可谓百年来之功!”
当日召见群臣。
“封卢象升为定辽公,赐银百万,俸禄世袭三代;赵率教升骠骑大将军,加爵安北侯,赐宝剑一口。”
朝堂欢腾。
左光斗尚欲谏言:“边功虽盛,然内政亦不容忽”
朱由检沉声打断:“内外一体,岂容区分?若今日我边疆丢一城,京中书生敢挺身赴死否?”
刘宗周拱手低头:“陛下言之有理。”
朱由检复令:
“兵部设定辽督署,赵率教镇辽东,守沈阳;魏忠贤调度内政粮银支应,不得有误;太子即日起阅边疆战报,每旬上奏。”
工部尚书卢九德奏道:“格物院有新式火铳样机,命匠工改良火管,可在寒地稳定连射,拟送往辽地试用。”
朱由检点头:“准奏。山海之战尚未终止,辽东需立重镇。”
南洋再传捷音,郑芝龙平定海寇残部,琉球王遣使再贡;苏杭商贾因边功大喜,献银十万两助边军补给。
朱由检令:“设辽地民商招募局,募苏杭工匠入辽地筑营设仓。”
一时间,北地大振,民心齐向。
而后金境内,皇太极久卧不起,闻盛京动荡、兵败如山倒,终叹息:“此一败,三十年功业,灰飞烟灭。”
辽东战事虽未全止,然后金元气大伤,再无力南侵。
大明皇旗,再次插上辽地城头,自万历中叶后,头一遭。
朱由检夜坐奉天殿,灯下批阅战报,太子奉茶于侧。
“你记着,江山不是纸上文章,是铠甲铁炮,是赵率教勒马城下,是卢象升挡鞑于山海。”
太子叩首:“儿臣谨记。”
朝阳初升,辽东新雪尚未尽融,战后的土地上,隐约已有耕牛足迹,军营之外,更有锄头铲土之声。
朱由检自奉天殿下诏以来,辽地上下,渐渐脱离硝烟气,转向农耕烟火。
“辽东战后,百废待兴。朕意已定,三年免赋,军屯复地。”
一道圣旨传至山海关外,赵率教、卢象升当即照办,各镇兵马依照兵部调度,在辽西平原设立军屯十六所,择地而耕,屯兵而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