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烈街巷,孤槊血痕,白旗飘扬。城内哭声动地,悲壮一片。
北边鼓声持续加重,赵率教援军已逼近蓟州,红夷炮齐发,击退先锋大队。
山海关血战仍未停歇,八旗勇士虽凶悍,却面对火铳密阵竟露怯色。正是“武器、士气、防线三位一体”,才让大明勉强顶住外敌。
九月,朝廷再次下诏、聚银,庚款五百万两,专拨供战。
工部、兵部合制警备器械三批,太子每旬听政一次,必要时具上战务题目,加速政令,太后亦下旨,让京师百官与官民均设防人丁,疏散乡勇协助后方秩序。
东林党仍争议纷纷:“杀伐太急、伤农心;虚费兵书,非文治救国之道。”朱由检冷淡一句:“还没打赢,你就说‘太杀’?”戳破气势,令左光斗等宗论派再次噤声。
同时,南洋郑芝龙护援船只两支直抵琉球,成功压制建文后裔势力;顺化王国听闻建文余党失势,也停运献礼。
北伐战事持续胶着——山海关未破,后金却已知晓“烧钱换血”的局势。大明节奏虽重,但胜在进退有度、军民团结、制度稳定。
这一仗,是大明一口气赢下的,也是太子与朝堂同心协力的
朱由检收起锦衣卫奏报,对朝臣说:“朕虽疲,但大明不能亡。内外皆需自立,不能靠天意。今有忠烈公相守,边军与朝廷未曾破裂。这,就是国之命脉。”
话音未落,文华殿外忽然风声骤紧——
外头急报传来,京中竟发生兵变。吕宋传来的密信说,原来天机阁早在禁军里安插了内应,如今叛军趁乱起事,一时间军营混乱,直扑皇宫,直指太子宫。状况紧迫得如火燎原。
朱由检眉头微攒,沉声道:“皇宫告急,朕随即入宫。”
说完,他跨步飞奔御道,魏忠贤领着东厂锦衣卫两侧护送,一路斩风提速。
入殿前,传言满天飞:哪边兵士不听号令?哪派将领突然倒戈?谣言乱起,但骏马踏殿前石,声音震人心扉,太后与内臣皆惊。
忽门破,叛兵带着冷冷火光冲入,他们手持钺刀,嚷道:“今天太子必须跟我们走!否则京城都要毁了!”震得殿内人群一时哀嚎,一片回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着亮甲的腾骧四卫冲进宫殿——他们是朱由检私人重卫,忠诚护主。
叛兵尚未占据太子侧殿,四卫马刀一挥,已插在门槛里,火光照出钢刃寒芒。
周遇吉、黄得功两将领领衔起兵平叛。
周遇吉拔出火铳,一声厉喝:“为陛下护驾!”火铳一响,殿前石柱震颤,人喊马嘶,叛兵乱作一团。
黄得功率士冲锋,刀光中闪跃,破敌斩将。乱兵忽然退散,四卫与重卫屹立殿前,厮杀场面惨烈,却又果断坚决。
半夜,天微亮,战尘尽染朱墙,太子守在殿中,天子与魏忠贤、温体仁并肩走来,面庞虽倦,却目光如炬。
太子尚小,却知道朝局动荡。朱由检第一句话不是训责,而是声如钟磬:“如此混乱之时,有你安驾,朕心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