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布政使、巡抚三司一齐迎接,香案香炉齐备,朱由检不入衙门,径往龙井山茶园。
此处为杭州贡茶之地。
春茶未出,工部安排提前采样。朱由检登园观制茶流程,命人记录流程,交格物院研究蒸气蒸青与烘焙火候,望能大规模推广。
其后,检阅钱塘江水利,查看河堤工事,命补修龙山段旧堤,并提出:“须预设洪槽,江南堤防不可光靠堤。”
王应麟奏曰:“此议极佳,臣请绘图十日内呈上。”
朱由检点头:“从今年起,凡开水利,皆绘图存档,以备他人继任时不致荒废。”
正月二十六,朱由检转入南京。
入城第一件事,不是召见官员,而是直奔明孝陵。
朱由检身穿素服,步行三里,亲至太祖陵前,率百官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朱由检站起身,望着“治隆唐宋”四字,说:“太祖开国,扫胡虏、安百姓、兴律法,如今大明能走到这一步,是他打下的地基。”
他回头看着满地青砖,只一句话:“江山不是天给的,是祖宗打下来的。”
随即命人重新修缮陵前石像生,刷洗宫门石狮,再命礼部设“太祖陵年祭专礼”,每年正月由礼部官员亲行致祭。
次日,朱由检在南京设“官绅茶会”。
出席者有南京府商人、士子、织工头、银号东家、仓储庄主。
朱由检不坐高堂,只设圆桌小席,亲言亲问。
“你们卖什么、挣什么、交多少税、给多少银、有没有人刁难、有没有人逼捐?”
问题犀利,众人本欲应对含糊,见皇帝如此直白,反而打开心扉。
一位织坊主说:“税虽轻了,但催税之人仍有贪念。”
一位银庄东家说:“百姓愿用银票,但村中不信,难以推广。”
朱由检一一点头,记下关键之处。
“催税者贪,即调出;银票难信,即让官出示背书。”
命南京三司设“商税纠察所”,直属户部,专门受理百姓控税之案,商家可直接上报,不必逐级。
又命格物院南京分院,印制防伪银票样本一千张,先供江南试用。
三月初四,朱由检巡视完南京各大军仓、火器营、南洋商司,准备返京。
回程途中,再次途经苏杭之间,无预告、无仪仗,微服巡查。
见街市货足、茶楼满座、道中车马如梭。
一日夜宿常熟,百姓见其微行模样,不知是皇帝,只觉其人亲切,有长者邀其入席共食。
朱由检笑而应之,席间听闻民间传言:
“皇上今年下江南,不住宫,不收礼,还查账、管地、修河,是真来干事的。”
朱由检未言,拱手作别。
就在大明看似一片大好之时,一场从北到南、从朝堂到海外的突如其来的风暴骤然掀起。
正当崇祯七年三月末,京中忽接急报:皇太极撕毁和约,亲率二十万大军直逼山海关,兵锋直指京城门户!
且不只是北方紧张,锦衣卫密报更添变乱:
“天机阁残党,散布于江南、湖广,多处发动乡勇起事,欲里应外合!”
等人刚消灭一处,消息又来:“南洋建文后裔称‘皇统复兴’,据说有船队未卜先行,疑欲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