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孙传庭相信,那头目还供出了他和福王府谋士耿精忠的联络暗号,以及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这份口供送到孙传庭面前时,他知道,鱼,终于要咬钩了。
洛阳的这张网,可以收了。
他连夜写下密奏,将所有的人证物证,以及福王勾结流寇、里应外合的详细计划,全部封入铜管,交给了最可靠的信使。
“告诉陛下,时机已到。臣已在洛阳城中布下三千精兵,分守各处要隘。只等陛下一声令下,臣,便可为国,清除此獠!”
做完这一切,孙传庭走到悬挂在墙上的洛阳城防图前。他伸出手,拿起一枚代表福王府的黑色棋子,在指尖缓缓摩挲。
他的眼神,冰冷而平静。
“朱常洵,你的死期,到了。”
这句话,他没有说出口,只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他站在舆图前,手指在那枚代表福王府的棋子上,轻轻叩了叩。杀一个藩王,尤其是一个没有举旗造反的亲叔叔,兹事体大,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收网时机,以及一个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完美罪名。
孙传庭已经把刀递到了他的手上,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一个最合适的出刀时机。
而就在这山雨欲来的肃杀气氛中,一缕温柔的风,从后宫吹进了乾清宫。
这天深夜,朱由检处理完苏州和洛阳的两份密折,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无论是晋商的贪婪,还是福王的愚蠢,都像是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王承恩端上一碗安神的莲子羹,轻声劝道。
朱由检摆了摆手,正想说再看一本奏折,却听殿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皇帝还在忙国事吗?”
是懿安皇后张嫣。
除了皇后周氏,也只有这位名义上的嫂子,实际上的长辈,可以不经通传,自由出入乾清宫了。
“皇嫂怎么来了?”朱由检起身相迎,紧绷的臉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在这个冰冷的紫禁城里,张嫣是他为数不多可以完全信任并感到亲切的人。
张嫣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仪态端庄,她看了一眼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看了看朱由检眼中的血丝,柔声说道:“国事是忙不完的,但龙体要紧。你登基快一年了,整日紧绷着一根弦,铁打的人也受不住。”
她示意宫人退下,亲自接过那碗莲子羹,递到朱由检面前。
“我来,不全是劝你歇息的。”张嫣看着朱由检喝下羹汤,才缓缓开口,“是为了另一件国事。”
“哦?皇嫂请讲。”
“开枝散叶,也是国事。”张嫣的语气很认真,“陛下如今膝下只有太子和两位公主,子嗣略显单薄。大明这棵大树,想要根深蒂固,就必须枝繁叶茂。充实后宫,诞育皇嗣,是历朝历代的规矩,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前次选秀,你心烦意乱,只略作补充。如今朝局已稳,是时候再选一批秀女,为皇家延绵血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