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上殿辩。”王承恩扶着他,声音仍平,“皇上还在等你。”
“等我什么?”袁崇焕冷,“等我死?”
“等你说。”王承恩道,“你若有话,此刻不如留着。路上风大。”
他手腕一翻,绣春刀自锁回鞘,内侍们一拥而上,铁索卡住袁崇焕的肩肘,膝后筋被人一碰,他双腿一软,跪在冰上。
冰冷透骨,寒气从腿缝直冲心。他忽然有点恍惚,像又看见辽西的风,广宁的雪,宁远城外那片冻得像石的田。他闭了一下眼睛,眼底某处像断了一根看不见的弦。
“绑牢。”王承恩低声,“不要伤。”
禁军两侧让出一条道,满桂勒马侧身,长枪立起。赵率教收刀,握拳。二人一左一右,护着押解之列。堤外冰火渐熄,风把烟吹成了一条灰白的带子,飘过城的屋脊。
“报!”一个锦衣小旗从巷子那头奔来,单膝触地,“何可纲、李九成已擒。祖大寿重伤,系缚。”
“好。”王承恩点头,“全活的。”
“进宫。”王承恩回首,“请卢大人先护午门,满将军、赵将军,你们守城两翼。今夜不许有第二声乱。”
“得令!”满桂枪尾一点地,枪锋抬起,杀气未尽,收得极快。赵率教拱手,转身带人回巷,搜残部。
押队缓缓动了。袁崇焕被两名禁军架着,铁索在身,手腕被冰冷的铁咬住,皮肉火辣。他低着头,不看旁人,像在看脚下每一块石。每跨一步,他心里就响一声,响的不是鼓,是他自己的心。
沿途有百姓悄悄探头,眼神复杂。有人咬牙,有人咂舌,有人低泣。也有人在黑暗里轻声道了一句:“袁大帅!”
声音极轻,被风一吹就碎。
袁崇焕没有回头。他很清楚,这一刻,他不是谁的大帅,他是一个犯军令的人,是一个押解的犯人。他肩背上那条长血线还在往外渗,渗到半冷的甲片里,黏得他皮疼。
午门鼓依次敲响。鼓楼上的内侍一板一眼,鼓槌不快不慢,每一下都像把夜里的雾敲开一寸。
朱由检站在殿前台阶的阴影里,眼睛很亮,亮到看得见队列里每一个人的面。他没穿盔甲,披黑龙袍,腰间挂一柄短刀。他背后半步,魏忠贤垂手而立,脸色阴白,眼神却沉,像把旧铁锚在水底。
王承恩远远俯身,“陛下,人已至。”
“好。”朱由检点头,目光落在那一道血线,落在那张倔到最后一刻还不肯弯的脸。他开口,声音极稳,“解。”
铁索撤去一环,仍留两环。袁崇焕被推着跪下。他没挣,膝盖着地的声音很轻。他抬起头,看了朱由检一眼,那一眼里有风沙,有盐碱地的苦味,也有一种死撑的直。他开口,嗓音沙,像砂砾在喉咙里擦,“皇上。”
“朕在。”朱由检看他,“你可知罪。”
“我不知。”袁崇焕说,“我只知兵出清君侧。”
“君侧何人?”朱由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