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太子之后,朱由检威望如日中天;再加之宫中连得一子一女,更是被视为天命人主。
这一年春,东宫已立,边帅渐控,清流闭口,东厂、锦衣如织,内宫安稳。
大明,在风雨欲来中,悄然走向新的权力极点。
而远在辽东的袁崇焕,面对王承恩的步步试探,终于也感到了那种无法忽视的寒意。
他知道,陛下动了杀心。
宫中连日喜讯频传:先有皇后诞下太子朱慈烺,旋即贵妃沈氏又产长公主朱景宜,朱由检亲为命名,天颜大悦,宫廷上下皆洋溢着久违的祥和与欢喜。
但紫禁城再如何金砖玉瓦、琼楼玉宇,也掩不住其中潜藏的暗流。德妃杨婉儿的大病初愈,便是其中最令人心惊的一件事。
这位出身辽西将门的妃子,原本因貌美、气质英爽、骑射俱佳,深得朱由检器重。她自入宫以来便不似寻常妃嫔,日日勤习刀枪弓马,甚至在御马场练马时亲自摔断过肋骨。宫中女眷对她既钦服又暗忌,许多贵人嬷嬷背后私语称她女阉将军。
但也正因如此,她成了某些人眼中最不该存在的异类。
就在半月前,杨婉儿于御苑中习武时遭遇刺杀,刺客动作极快,出手狠辣,若非她武艺尚可、反应极快,当场便命丧园中。即便如此,她仍被划伤左肩,鲜血直流。
朱由检震怒,当即下旨:东厂入宫,彻查刺客来历。不日查明,刺客乃是昔年九千岁客氏的余党。
此人潜伏于景仁宫之中,冒名顶替为洒扫女官,藏身多年,蓄意复仇,而目标,竟皇后、各妃子,与及太子。
朱由检闻报之后,面无表情,只说了两个字:“彻查。”
随后客氏余党连根拔起,连通风报信的内务府两名主事、一名尚衣监副官,皆发配辽东,实则途中已密诛。
景仁宫之变,表面已平,实则余波未止。
三名刺客伏法,内务府三主事遭发配,途中被密诛,连一声冤枉都未喊出;御前值日太监三日三夜换了三批,连烧炭的宫人也重新清点了名册。
朱由检说的彻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场真正的雷霆肃清。而真正的漩涡中心,德妃杨婉儿,此刻却仍静养于景阳宫内。
左肩虽未伤及要害,但因被淬毒短刃划破肌理,几番高热不退,太医院连夜调来三味解毒良药,才堪堪稳住病情。
沈贵妃曾亲来探望,皇后也遣了人送来温补药膳,但出人意料的是,杨婉儿伤才稍愈,便主动请旨,欲觐见圣驾。
彼时朱由检方才于文华殿与温体仁议完辽东兵事,正准备移步乾清宫休息,忽闻王承恩来报。
“陛下,德妃娘娘求见。”
“她伤未痊,如何上殿?”
“娘娘说,事关六宫安危,不得不面君一言。”
朱由检听完沉默片刻,吩咐道:“宣她来。”
不多时,杨婉儿一袭绯红锦衣,步履稳健,左肩缠绷带,却仍仪态端凝,神色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