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裂痕
林薇推开家门时,玄关的感应灯还在闪烁,昏黄的光线忽明忽暗,像极了她此刻不安的心情。下午三点,幼儿园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急促地说林念在午睡时突然哭闹不止,还攥着胳膊不肯松手,让她尽快过去一趟。彼时她正在报社赶一篇社会新闻的收尾,听到消息后,键盘上的手指顿了顿,心头瞬间涌上一股莫名的慌乱。
她提前半小时下班,赶到幼儿园时,林念正坐在老师办公室的小椅子上,背对着门口,小小的身子微微发抖。班主任张老师看到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林小姐,你可算来了。念念睡醒后就不对劲,问她怎么了也不说,就一直哭,我想看看她胳膊,她还躲。
林薇轻手轻脚走过去,蹲在林念面前,声音放得极柔:念念,姐姐来了,告诉姐姐,怎么了
六岁的林念缓缓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核桃,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她抿着嘴,看了看林薇,又飞快地低下头,小手紧紧抓着袖口,把胳膊藏在身后。林薇的心一沉,慢慢伸出手,轻轻握住林念的手腕:念念不怕,姐姐在呢,让姐姐看看好不好
林念犹豫了一下,终于松开了手。当林薇挽起她的衣袖,看清胳膊上的痕迹时,呼吸骤然停滞——白皙的小臂上,赫然印着几道平行的、浅浅的抓痕,已经结了痂,周围的皮肤泛着不正常的淡红色。更让她心口发紧的是,林念的锁骨下方,还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青紫瘀痕,形状不规则,像是被人用力掐出来的。
这……这是怎么弄的林薇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发颤,她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可指尖还是控制不住地发抖。
林念咬着嘴唇,眼泪又开始往下掉,却只是摇头,嘴里反复念叨着:我不知道……不是老师弄的……姐姐别问了……
张老师在一旁连忙解释:林小姐,我们园里的老师绝对不会伤害孩子,今天午睡时,念念旁边的小朋友也说没看到异常。会不会是孩子在家不小心磕碰到的
林薇皱紧眉头,她这几天因为加班,晚上回家时林念已经睡了,早上又匆匆送她去幼儿园,确实没仔细留意孩子的身体。但这些痕迹,怎么看都不像是意外造成的。她没再多说,只谢过张老师,牵着林念的手走出幼儿园。
回家的路上,林念一直低着头,不说话。林薇几次想再追问,看到孩子怯生生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六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强行逼问,只会让她更加害怕。
回到家,林薇先给林念洗了手,又拿了些她爱吃的小饼干,试图让她放松下来。等林念吃了两块饼干,情绪稍微平复后,她才再次开口,语气尽量温柔:念念,告诉姐姐,胳膊上的伤,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不管是谁,姐姐都会保护你,不用怕。
林念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摇着头说:没有……没有人欺负我……是我自己不小心摔倒的……
这话明显是假的,平行的抓痕和锁骨处的瘀痕,绝不可能是摔倒造成的。林薇看着妹妹躲闪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父母三年前因车祸去世,她刚大学毕业就扛起了照顾妹妹的责任,在报社做社会新闻记者,见过太多人性的黑暗,却从没想过,这种黑暗会降临在自己最疼爱的妹妹身上。
当晚,林念睡觉时格外不安稳,夜里惊醒了好几次,每次都紧紧抱着林薇的胳膊,嘴里喃喃地喊着:别抓我……别过来……
林薇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林念去了医院。儿科医生仔细检查后,脸色凝重地把她叫到办公室,递过诊断报告:孩子身上除了新的抓痕和瘀痕,还有几处陈旧性的皮下出血,应该是近一个月内陆续出现的。这些伤不是意外造成的,更像是人为虐待导致的。
虐待两个字像重锤一样砸在林薇心上,她强忍着眼泪,立刻报了警。负责案件的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李警官,一个四十多岁、眼神锐利的男人。他在医院询问林念时,孩子始终低着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叫,问起关键问题就开始哭,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说出来。
林小姐,李警官结束询问后,对林薇说,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有人虐待孩子,孩子也无法指认嫌疑人。我们已经联系了幼儿园,会去调阅监控,但幼儿园的监控只覆盖公共区域,宿舍和活动室的角落可能拍不到。后续我们会继续调查,但你这边也要多留意孩子的状态,试着让她放松,或许能回忆起更多细节。
林薇点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警方的调查需要时间和证据,而妹妹的恐惧,容不得她慢慢等待。她暗下决心,就算警方暂时没有头绪,她也要亲自找出那个伤害念念的人。
第二章
迷雾中的线索
回到家,林薇把林念安顿好,开始梳理思路。嫌疑人会是谁从林念的生活轨迹来看,每天接触的人只有幼儿园老师、同学,以及偶尔帮忙接送的表姐苏晴,还有小区里认识的几个邻居。
她先从表姐苏晴入手。因为工作忙,她偶尔会让住在同一个小区的苏晴帮忙接林念放学。苏晴性格大大咧咧,对林念一直很疼爱,林薇从未怀疑过她。但为了严谨,她还是旁敲侧击地问了苏晴最近接林念时的情况。
念念挺好的啊,每次接她都挺开心的,还会跟我说幼儿园里的事。苏晴在电话里说,对了,前两周有一次,我接她的时候,她好像有点不开心,问她怎么了,她说跟小朋友吵架了,我还安慰了她几句,没多想。
吵架跟哪个小朋友林薇连忙追问。
她说叫豆豆,是个小男孩,具体因为什么吵架,她没说。苏晴说,怎么了念念出什么事了吗
林薇没说虐待的事,只说孩子最近有点胆小,想多了解下她在幼儿园的情况。挂了电话,她把豆豆这个名字记在笔记本上,打算第二天去幼儿园问问。
第二天,林薇提前下班,去了幼儿园找张老师。提到豆豆,张老师想了想说:豆豆是我们班的孩子,性格比较活泼,有时候会跟小朋友打闹,但平时挺有礼貌的,没听说过他欺负同学啊。我可以把豆豆叫过来,你问问他
林薇点点头。不一会儿,张老师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带了过来。豆豆看到林薇,有点怯生生的。林薇蹲下来,笑着问他:豆豆,你认识林念吗前两周你们是不是吵架了
豆豆低下头,小声说:认识……我们吵架了,因为她不让我玩她的画笔。
那你有没有抓她、或者掐她呀林薇继续问。
豆豆连忙摇头:没有!我就跟她抢了一下画笔,没碰她别的地方,后来老师还批评我了。
张老师在一旁补充道:那天我确实看到他们抢画笔,批评了豆豆,之后就没事了。豆豆这孩子虽然调皮,但不会主动打人。
看来豆豆的嫌疑可以排除了。林薇又问了张老师班里其他老师的情况,张老师说班里有三个老师,除了她,还有两个年轻的老师,一个负责教学,一个负责生活,都是有教师资格证的,平时对孩子也很有耐心,从没发生过体罚孩子的情况。
从幼儿园出来,林薇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小区物业。她住在一个老旧的开放式小区,只有几栋楼门口装了摄像头,其他地方都是监控盲区。她想看看林念放学回家这段时间,有没有陌生人跟她接触。
物业工作人员很配合,调出了近一个月的监控录像。林薇坐在监控室里,一帧一帧地看着,眼睛都看酸了,也没发现异常。直到看到一周前的一段录像,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那天下午四点半,苏晴把林念送到小区门口,林念自己往家走。走到3号楼拐角时,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的人从旁边的小巷子里走了出来,拦住了林念。因为角度问题,监控只能拍到那人的背影,看不到脸,只能看到他戴着白色的手套,弯下腰似乎在跟林念说话。林念往后退了一步,显得很害怕,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大约半分钟后,那人转身走进了小巷子,林念则飞快地跑回了家。
这个人是谁林薇指着监控里的人,问物业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摇摇头:这小巷子通向小区外面的马路,里面没装监控,不知道他是谁。我们小区人比较杂,平时也有不少外人进来,不好查。
林薇把这段监控拷贝下来,回到家后,反复看着那段视频。灰色连帽衫、白色手套——这两个特征很明显,对方显然是不想被人认出来。她突然想起林念夜里惊醒时说的别抓我,结合孩子胳膊上的抓痕,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伤害林念的凶手。
晚上,林念睡着后,林薇翻出自己手机里近一个月和林念的聊天记录。因为工作忙,她有时会让张老师拍些林念在幼儿园的日常发给自己。她逐张翻看照片和视频,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在一段十天前拍的视频里,林念正在美工区画画。视频里,林念画了一间小房子,房子里有一个小人,而小人的旁边,画着一个戴着白色手套的黑影,黑影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看起来很吓人。当时她只觉得孩子的画天马行空,没在意,现在想来,这或许是林念对伤害她的人的模糊印象。
白色手套……灰色连帽衫……林薇把这两个线索记在笔记本上,心里有了初步的调查方向。她知道,对方既然敢在小区里拦截林念,很可能就住在附近,或者经常在这一带活动。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每天下班后都会在小区里转悠,留意有没有穿灰色连帽衫、戴白色手套的人。同时,她也在试着引导林念回忆更多细节。每天晚上,她都会给林念讲故事,等孩子情绪放松后,小心翼翼地提起那个戴手套的人。
一开始,林念还是不肯说,后来有一天晚上,林念听完故事后,突然小声说:姐姐,那个戴手套的人身上有香香的味道,像妈妈以前用的护手霜。
林薇心里一动,父母去世后,她把母亲的遗物都收在了柜子里,林念很少提起母亲,却对护手霜的味道有印象。她立刻起身,从柜子里翻出母亲生前用的护手霜,拧开盖子递到林念面前:念念,是这个味道吗
林念凑近闻了闻,摇了摇头:有点像,但不一样,那个人的味道更浓,还有点像医院里的味道。
护手霜的味道加医院的味道林薇在笔记本上补充了线索。她想,对方可能是医护人员,或者是经常接触药品、护肤品的人。
第三章
可疑的租客
为了查清香香的味道的来源,林薇利用记者的身份,走访了小区周边的药店、化妆品店和社区医院。她拿着监控里灰色连帽衫的截图,询问店员最近有没有见过类似打扮的人。
大多数店员都表示没印象,直到走到小区西门外的一家连锁药店,一个年轻的女店员看着截图,想了想说:这个人看着有点眼熟,好像是上周来过几次,每次都买消毒水和护手霜,而且总是戴着口罩和手套,说话声音很低,听不出是男是女。
他买的是什么牌子的护手霜林薇连忙问。
女店员查了一下销售记录,说:是‘润安’牌的,这款护手霜滋润度高,很多医护人员都爱用,我们店里卖得挺好的。
润安牌护手霜,加上消毒水的味道,正好对应林念说的香香的味道加医院的味道。林薇立刻买了一支润安牌护手霜,回到家让林念闻。林念闻了闻,点点头:就是这个味道!和那个人身上的一样!
线索终于有了进展。林薇拿着药店的销售记录和监控截图,找到了李警官。李警官看完后,皱着眉说:这个人刻意伪装自己,显然是有备而来。我们先从‘润安’护手霜和消毒水入手,排查周边有医护背景的人。
警方通过药店门口的监控,追踪到了那个灰色连帽衫的人的去向——他每次买完东西,都会走进小区旁边的一栋老旧居民楼。这栋楼是典型的合租房,里面住的大多是租客,人员复杂。
李警官带着队员对这栋居民楼进行了排查,重点排查有医护背景的租客。排查到4楼时,一个名叫周明的租客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周明是一家私立医院的护士,男性,三十岁左右,身形和监控里的人相似。警方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润安牌护手霜和几瓶消毒水,和药店销售记录上的型号一致。
更可疑的是,周明的租房合同显示,他三个月前租了这里的房子,而林念开始出现异常,正好是在两个月前。李警官立刻对周明进行了询问。
面对警方的询问,周明显得很镇定:我是护士,每天接触病人,用消毒水很正常,润安护手霜是我们医院同事推荐的,很多人都在用。监控里的人穿得是和我一样的连帽衫,但不能凭这个就说我伤害孩子吧我根本不认识那个小女孩,而且那天我在医院值夜班,有同事可以作证。
警方核实了周明的说法,他值夜班的那天,确实有同事看到他在医院,没有离开过。这样一来,周明的不在场证明就成立了,线索再次陷入僵局。
林薇得知消息后,有些不甘心。她觉得周明虽然有不在场证明,但他的镇定太过反常,而且很多巧合叠加在一起,让她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她决定自己去那栋居民楼调查,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线索。
第二天,林薇以租房的名义,联系了那栋楼的房东。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很热情,带着她一栋一栋地看房子。走到4楼时,林薇故意提起周明:阿姨,4楼住的是什么人啊我怕遇到不好相处的邻居。
房东叹了口气:4楼住了两户人,一户是那个护士周明,人挺安静的,就是话少。另一户是个女的,叫赵琳,听说以前是幼儿园老师,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辞职了,天天待在家里,很少出门,有时候晚上还能听到她房间里有哭声,怪吓人的。
赵琳前幼儿园老师林薇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问:她以前是哪个幼儿园的老师啊
好像就是你们小区附近的阳光幼儿园,跟你家孩子上的是不是一个房东随口说道。
阳光幼儿园,正是林念就读的幼儿园!林薇强压着心里的激动,假装平静地说:是啊,真巧。能带我看看4楼的房子吗
房东带着林薇走到4楼,赵琳的房间门紧闭着,门口堆着几个没拆的快递盒。林薇扫了一眼,发现其中一个快递盒上印着润安护手霜的字样,还没来得及扔。她趁房东不注意,用手机偷偷拍了下来。
离开居民楼后,林薇立刻去了阳光幼儿园,找到张老师,打听赵琳的情况。张老师听到赵琳的名字,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赵琳以前是我们园的中班老师,半年前因为体罚孩子被家长投诉,园长为了平息事态,把她开除了。听说她之后精神状态不太好,一直没找到工作,没想到她住在那里。
体罚孩子、被开除、精神状态差、住在周明隔壁、使用润安护手霜……这些信息串联起来,让林薇觉得赵琳的嫌疑比周明更大。但监控里的手套人穿着男装,身形也偏壮,而赵琳看起来身材瘦小,怎么看都不像监控里的人。这让她有些疑惑,难道赵琳和周明是同伙
为了查清真相,林薇决定蹲守在那栋居民楼附近,观察赵琳和周明的行踪。连续蹲守了三天,她发现赵琳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会出门,戴着口罩和帽子,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连帽衫——和监控里的手套人穿的款式一模一样!她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每次都会走到小区3号楼拐角的盲区,停留十几分钟才离开。
第四天下午,林薇看到赵琳又提着黑色袋子出门,她悄悄跟了上去。走到3号楼拐角时,赵琳果然停了下来,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玩具小熊,放在地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别害怕……
林薇趁机绕到赵琳身后,轻声说:赵老师,你在跟谁道歉
赵琳猛地转过身,看到林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玩具小熊掉在了地上。你……你是谁她的声音带着颤抖。
我是林念的姐姐,林薇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念念身上的伤,是你弄的吧
赵琳的身体开始发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不是……不是我……我只是……只是想跟她道歉……
第四章
真相的重量
林薇看着赵琳慌乱的样子,知道她在说谎。她没有逼问,而是蹲下来,捡起地上的玩具小熊,轻声说:这个小熊,是给念念的吧你既然想道歉,为什么不亲自交给她,反而要偷偷放在这里
赵琳咬着嘴唇,沉默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我不敢……我怕她看到我会害怕,也怕她姐姐知道是我伤害了她,会恨我……
所以,真的是你林薇的心沉了下去。
赵琳点点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是我……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我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在林薇的追问下,赵琳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半年前,赵琳还是阳光幼儿园的中班老师。她很喜欢孩子,工作也很认真,但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与人沟通。有一次,班里一个孩子调皮,把颜料涂在了她的教案上,她一时没控制住情绪,拉着孩子的胳膊,把他拉到了墙角罚站,还说了几句重话。没想到孩子的家长不依不饶,闹到了幼儿园,说她体罚孩子,要求开除她。
园长为了平息家长的怒火,没有给她辩解的机会,直接把她开除了。这件事对赵琳打击很大,她觉得自己明明是为了教育孩子,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从那以后,她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患上了焦虑症,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不配当老师。
三个月前,她搬到了周明隔壁的合租房。每天看着孩子们从楼下经过,她心里既羡慕又嫉妒,羡慕那些老师能继续和孩子相处,嫉妒那些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两个月前的一天下午,她看到林念一个人在小区里走,觉得林念长得很像当初那个调皮孩子的妹妹(其实只是她的错觉),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一下子爆发了。
她想起自己以前买的灰色连帽衫(是她弟弟的,平时很少穿)和白色手套(冬天骑车用的),觉得穿上能掩盖自己的身份,就戴着这些,拦住了林念。她本来只是想吓唬一下林念,让她以后听话,没想到林念反应很激烈,哭着想要逃跑。她一时失控,抓住林念的胳膊,把她推倒在地,还不小心抓伤了她的小臂,掐到了她的锁骨。
我当时太害怕了,看到她哭,就赶紧跑回了家。赵琳捂着脸,声音哽咽,但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睡不着觉,总觉得对不起她。我知道她在阳光幼儿园上学,就天天偷偷观察她,看到她变得那么胆小,我更难受了。我不敢跟她当面道歉,只能买她可能喜欢的玩具,放在她经常经过的地方,希望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那你为什么要穿男装为什么要用润安护手霜林薇追问。
我怕被人认出来,就穿了我弟弟的连帽衫,戴了口罩,想让别人以为是男人做的。赵琳说,周明是护士,他经常用润安护手霜和消毒水,我看到后,就也买了一样的,想着如果有人调查,会怀疑到他身上,不会查到我这里……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真的很害怕……
林薇看着赵琳悔恨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她既痛恨赵琳伤害了念念,又对她的遭遇有一丝同情。但无论如何,伤害孩子都是不可原谅的。她拿出手机,拨通了李警官的电话,把赵琳带到了公安局。
在公安局,赵琳对自己虐待林念的行为供认不讳。警方根据她的供述,找到了她藏在家里的灰色连帽衫和白色手套,手套上还残留着林念的毛发,经过DNA比对,确认与林念的一致。证据确凿,赵琳因涉嫌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案件告破的那天,林薇带着林念去了公园。阳光洒在林念脸上,她手里拿着气球,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林薇看着妹妹,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她知道,赵琳的行为固然可恨,但幼儿园在处理教师问题时的简单粗暴,以及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忽视,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之一。
回到家后,林薇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写一篇关于儿童虐待的报道。她不仅写了林念的遭遇,还采访了儿童心理专家,呼吁社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同时也提到了教师群体的心理压力,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晚上,林念睡着后,林薇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知道,妹妹心里的创伤需要时间才能愈合,但她会一直陪着她,用爱和陪伴,慢慢抚平那些伤痕。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林念脸上,安静而美好。林薇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保护好妹妹,不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几天后,林薇的报道发表了,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家长留言说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有教师留言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持。林薇看着这些留言,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知道,一个案件的告破,只是开始,要真正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童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她,会一直走在这条路上,用自己的笔,为孩子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