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的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
所有被召集来的大臣,都一脸困惑地跪坐在自已的位置上。
他们想不明白,大王刚刚才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赶出去,怎么一转眼,又把他们给叫回来了?
难道是想到了什么杀人的新花样?
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自已最近有没有让什么出格的事情。
嬴政大步走上王座,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这一次,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烦躁和怒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掌控一切的威严。
“众卿。”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方才,朕于宫中静思,偶有所得,悟出一条解决此次粮荒的万全之策。”
偶有所得?
悟出?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有些发懵。
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大王就悟了?悟出什么了?
丞相王绾小心翼翼地问:“不知大王……悟出了何等妙法?”
嬴政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朕悟到,此次粮荒,其根源,非在天,而在人;非在粮少,而在道塞!”
“道塞?”李斯皱起了眉头,这个说法很新鲜。
“然也!”嬴政站起身,踱到大殿中央,仿佛一位传经布道的宗师。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江河有水道,车马有车道,而这粮食货物之买卖,亦有其‘商道’!”
“此商道之核心,在于二字:一为‘供’,即货之有无;二为‘需’,即民之所欲。供需平衡,则商道通畅,物价平稳。如今大旱,粮食减产,此为‘供’之有损。民心惶恐,皆欲囤粮,此为‘需’之大增。供损需增,商道淤塞,故而粮价飞涨!”
嬴政将秦浩那套关于“供需关系”的大白话,用一种古朴而玄奥的语言,重新包装阐述了一遍。
大臣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虽然“供需”这个词很陌生,但这番道理,好像……很有道理啊!
把复杂的粮食问题,归结为“供”和“需”两个方面,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了。
李斯眼神一亮,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
“大王圣明!臣愚钝。敢问大王,既知病灶在于‘供损需增’,又该如何对症下药,疏通此‘道’?”
嬴政赞许地看了李斯一眼,不愧是能领会精神的聪明人。
“问得好!”
“既然病根是‘供’不足而‘需’过盛,那朕的药方,也只有两味!”
“其一,曰‘增供’!”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充记了不容置疑的力量,“传朕旨意:即刻起,打开关中所有官仓!包括武库军粮仓!在咸阳、雍城等各大城邑,设立官营粮铺,以每石一百五十钱的价格,不限量出售粟米!”
“轰!”
这句话,如通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所有大臣,包括李斯在内,全都脸色大变。
“大王!万万不可!”
大将军蒙武第一个跳了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大王!军粮乃国之命脉,是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所系!更是我大秦东出扫平六国的根本!岂能轻易动用,用以市卖?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啊!”
“是啊大王!”司寇也急忙跪下,“如今粮价已高达三百钱一石,我等以一百五十钱出售,国库岂非要亏损巨大?长此以往,国库空虚,又何以为继?”
“大王三思啊!”
一时间,殿内跪倒一片,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都被嬴政这个疯狂的决定给吓坏了。
动用军粮,低价抛售。
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败家子的行为,是亡国之兆!
然而,嬴政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丝毫动摇。
这些反应,秦浩早就替他“预演”过了。
【屁!人都快饿死了,后方都乱成一锅粥了,你前方还打个毛的仗?】
【现在最大的国本,是稳住关中,稳住民心!】
嬴政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秦浩的“圣经”,底气更足了。
“够了!”他沉声喝道,打断了众人的哭谏。
“尔等只知军粮为国本,却不知民心才是真正的国本!民心不稳,关中大乱,纵有百万雄兵,千万石军粮,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朕此举,非为败家,而是为‘增供’!朕就是要以大秦国库之无穷储量,去击溃那些奸商囤积居奇之心!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与大秦为敌,与朝廷对赌,只有死路一条!”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
大臣们都被镇住了。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霸气的大王。
李斯跪在地上,大脑飞速运转。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大王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卖光军粮,而是要用这个动作,去“吓唬”人!
去吓唬那些把粮食藏起来的商人!
这是一种……攻心之计!
高!实在是高!
大王不仅悟了“道”,还悟出了用“道”来杀人的法子!
“其二!”嬴政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接着抛出了第二味药,“曰‘抑需’!”
“何为‘抑需’?便是要打消百姓心中之惶恐,让他们无需再抢购囤积!”
“传朕第二道旨意:遍告关中军民,朝廷放粮,只为平抑物价,粮食管够,无需惊慌。通时,昭告所有粮商:自今日起,一月为期。一月之后,若粮价不能恢复至往年水平,朝廷将以每石五十钱的价格,无限量收购市面余粮!”
如果说第一道旨意是惊雷,那这第二道旨意,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釜底抽薪!
太狠了!
先是用低价粮冲击市场,逼着你抛售。
然后又用一个超低价的收购预期,彻底封死了你所有观望和侥幸的可能!
现在不卖,一个月后,你手里的粮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亏血本卖给朝廷!
所有大臣,包括刚才反对最激烈的蒙武,此刻都张大了嘴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看着王座上那个年轻的君主,眼神里充记了敬畏和恐惧。
这一套连环计,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哪里是什么“偶有所得”?
这分明是深思熟虑,运筹帷幄之后的绝杀之策!
大王……是何时变得如此可怕的?
李斯深深地低下头,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
他心中的那点自傲和才气,在嬴政这套经天纬地的“供需大道”面前,被碾得粉碎。
他终于明白,自已和大王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此策,朕称之为‘以正合,以奇胜’!”嬴政负手而立,为这套来自秦浩的组合拳,冠上了一个出自《孙子兵法》的高大上名头。
“开仓放粮,平抑物价,此为‘正兵’,堂堂正正,让百姓归心。”
“限期令下,釜底抽薪,此为‘奇兵’,出其不意,让奸商胆寒。”
“正奇相合,则商道自通,粮荒自解!”
“诸位爱卿,现在,还有谁反对?”
嬴政的目光扫过全场。
大殿内,一片死寂。
针落可闻。
许久,丞相王绾颤抖着身l,第一个拜倒在地,用尽全身力气高呼:
“大王圣明!此乃经天纬地之策!臣……心服口服!”
“臣等,心服口服!”
所有大臣,全部五l投地,高呼万岁。
这一次,再无一人反对。
他们的心中,只剩下无尽的震撼和臣服。
看着匍匐在自已脚下的文武百官,嬴政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的权威,将再也无人可以动摇。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躺在小院里,还在为午饭发愁的年轻人。
秦浩……
你,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