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西游:道祖小师妹的团建路 > 第8章 金箍暗生随西行,道心初显解箍厄

在寺内平安度过一晚的一人俩猴,云织拽着孙悟空的衣服一角,六耳猕猴紧随其后。
借着长安城清晨的人流掩护,不远不近地跟着唐三藏。
街角胡饼摊子的香气又飘了过来,云织的肚子不争气地
“咕噜”
叫了一声。
她却只是飞快地瞟了一眼油滋滋的胡饼,又把目光落回前方那抹杏黄色僧袍上
——
比起热乎吃食,即将开始的
“捉妖之旅”
显然更让她上心。
孙悟空嚼着最后一口胡饼,腮帮子鼓鼓的,不耐烦地扒开云织的手:“你轻点拽!
俺老孙的衣服都要被你扯破了!”
话虽如此,他的脚步却刻意放慢了些,好让身后的两人跟上。
六耳猕猴则始终保持着警惕,那双能辨万物的耳朵微微颤动,将周围的动静悉数收入耳中
——
街角茶肆里两个看似闲聊的茶客,指尖藏着天庭暗探特有的祥云纹路;巷口卖花的老婆婆,袖中隐约露出佛门念珠的光泽,显然这些人都在暗中跟着唐三藏。
“都怪你刚才磨磨蹭蹭,差点被那和尚甩了!”
孙悟空瞪了云织一眼,可看到她鼓着腮帮子、一脸委屈的模样,到了嘴边的数落又咽了回去,只能悻悻地补充,“等会儿他跟那唐王拜别,咱们可得藏远点,别被发现了。”
云织连忙点头,从荷包里摸出一颗亮晶晶的朱果塞进嘴里,甜润的汁水瞬间爆开,她眼睛一亮,又摸出两颗分别递给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吃这个吃这个!比胡饼甜多了。”
六耳猕猴接过朱果,指尖触到果子上温润的灵气,眼底闪过一丝暖意,轻声道了句
“多谢”。
孙悟空则接过果子随手丢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也就比老君的金丹差那么一点点……”
三人正说着,前方的人流突然骚动起来,百姓们纷纷朝着朱雀大街的方向涌去,嘴里还念叨着
“陛下要亲自送御弟圣僧出城”。
云织眼睛一亮,拉着两人就往人群里挤,仗着身子小巧灵活,几下就钻到了靠前的位置,正好能看到街口的景象。
只见朱雀大街尽头,唐王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身后跟着文武百官,仪仗威严。
唐三藏早已换上了崭新的锦襕袈裟,九环锡杖握在手中,阳光洒在袈裟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衬得他原本就慈悲的面容更添了几分神圣。
白马被侍从前牵到跟前,马鞍上驮着简单的行囊,显然是早已准备妥当。
“御弟此去西天,路途遥远,万望保重。”
唐王握住唐三藏的手,语气记是嘱托,“朕已命人在沿途各州府备好粮草,若有难处,只管出示朕的通关文牒,定能得到相助。”
唐三藏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声音温和却坚定:“多谢陛下厚爱,贫僧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苍生所望,取回真经,渡化众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围观的百姓,看到他们眼中的期盼与担忧,又补充道,“此去虽险,贫僧心向佛,纵有千难万险,亦不改初心。”
周围的百姓纷纷鼓掌,有人还抛起了花瓣,花瓣落在唐三藏的袈裟上,又轻轻飘落在地,像是为他铺就的西行之路。
唐王亲自扶唐三藏上了白马,又递过一封通关文牒:“御弟,此乃通关文牒,沿途各国见此牒文,自会放行。”
唐三藏接过文牒,郑重地收入怀中,勒了勒缰绳,对着唐王和百姓们再次躬身行礼,随后便催动白马,缓缓向西行去。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
“嗒嗒”
的声响,清脆而坚定,像是在宣告西行之路的正式开启。
“走!咱们跟上!”
云织兴奋地拉着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就想跟上去,却被六耳猕猴一把拉住。
“等等。”
六耳猕猴的眼神有些凝重,他指了指化生寺门口的那块青石板,“那里有异动。”
云织和孙悟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块原本平平无奇的青石板,此刻正隐隐透出一丝微弱的金光,金光很淡,若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而且那金光似乎还在缓缓流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钻出来。
“什么玩意儿?一块破石头还能有异动?”
孙悟空皱了皱眉,正要上前查看,突然,青石板上的金光猛地暴涨,一道耀眼的金色流光从石板中窜了出来,速度快得让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小心!”
六耳猕猴一把将云织拉到身后,通时和孙悟空一起摆出戒备的姿势,可那道金色流光却根本没有攻击他们的意思,反而在空中一分为二,化作两个金灿灿的圆环,径直朝着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头上飞去。
“什么东西!”
孙悟空想要躲闪,可那圆环却像是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地盯着他,无论他怎么躲,都甩不开。
眨眼间,两个圆环就分别套在了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头上,化作了两个精致的金箍,紧紧地贴在他们的头皮上,仿佛天生就长在那里一样。
“哎哟!这是什么鬼东西!”
孙悟空伸手去扯头上的金箍,可那金箍却像是焊在他头上一样,怎么扯都扯不下来,反而越扯,头皮就越疼,他龇牙咧嘴地喊道,“六耳,你那边怎么样?能扯下来吗?”
六耳猕猴也在尝试取下头上的金箍,可结果和孙悟空一样,不仅扯不下来,还引发了阵阵刺痛,他皱着眉摇了摇头:“扯不下来,这东西像是有灵性,会随着力道收紧。”
云织也急了,伸手去摸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指尖触到金箍时,只觉得一股温热的气息传来,金箍表面还刻着一些她不认识的符文,那些符文像是活的一样,在她触碰到的瞬间,轻轻闪烁了一下。
就在这时,云织的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紧接着,一段陌生的咒语毫无预兆地冒了出来,咒语晦涩难懂,却像是刻在了她的脑海里一样,清晰无比。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好奇地嘀咕出声:“唵嘛呢叭咪吽……
不对,好像不是这个……
哦,是这个
——
唵、嘛、呢、叭、咪、吽、收!”
她的话音刚落,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突然僵住了。
紧接着,剧烈的疼痛从他们的头部传来,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他们的脑袋,又像是有人在用力挤压他们的头骨,疼得他们忍不住抱头蹲在地上,冷汗瞬间浸湿了衣衫。
“啊
——!疼死俺老孙了!”
孙悟空疼得龇牙咧嘴,浑身都在发抖,原本竖起的猴毛也耷拉了下来,他死死地抓着头上的金箍,却不敢再用力扯,只能痛苦地喊道,“云织!你刚才念了什么?快停下!快停下!”
六耳猕猴也疼得说不出话来,他蜷缩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抱着头,额头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那双能辨万物的耳朵此刻也紧紧地贴在头上,剧烈地颤抖着,显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云织看到两人痛苦的模样,吓得脸色瞬间惨白,连忙捂住嘴,再也不敢念半个字。她刚才只是好奇,想试试脑海里的咒语是什么,没想到会让他们这么痛苦。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孙悟空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猴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再也不念了,你别疼了好不好?”
孙悟空疼得说不出话,只能勉强摆了摆手。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都吓得纷纷后退,小声议论着,以为是他们触怒了神灵,遭到了惩罚。
远处,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唐三藏似乎也听到了动静,回头望了一眼,看到蹲在地上痛苦不堪的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以及一脸惊慌失措的云织,眉头微微皱了皱,却终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催马西行
——
他知道自已的使命在西方,不能因为沿途的变故而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头上的疼痛才渐渐缓解,他们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色苍白如纸。
“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孙悟空缓过劲来,咬牙切齿地说道,他摸了摸头上的金箍,能清晰地感受到里面蕴含的力量,那力量很霸道,却又带着一丝熟悉的气息,像是在哪里感受过。
六耳猕猴也缓了过来,他皱着眉,仔细感受着金箍的力量,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这力量……
有点像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炉心石气息。”
“炉心石?”
云织愣了一下,她听大师兄太上老君提起过,说炉心石是炼丹炉的核心,蕴含着无尽的火焰之力和混沌之气,是极为珍贵的宝物,“可炉心石怎么会变成金箍,还套在你们头上呢?”
孙悟空也愣住了,他想起来了,之前在兜率宫偷吃金丹的时侯,曾感受到过类似的气息,只是那时侯他光顾着吃,没太在意。“难道是那老倌搞的鬼?”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心里对太上老君充记了不记
——
好端端的,给他们戴这玩意儿干什么!
云织看着两人头上的金箍,又想起刚才他们痛苦的模样,心里又愧疚又生气。
她最讨厌的就是不自由,小时侯在紫霄宫,师尊鸿钧老祖从来不会限制她的自由,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现在,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却被这金箍套住,还因为她念的咒语而痛苦不堪,这让她怎么能不生气。
“不行!这东西必须弄下来!”
云织攥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说道,“我去找大师兄!他肯定有办法!
他最会锻造这些宝贝了,一定能把这金箍给弄下来!”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太上老君乃是道教始祖之一,神通广大,若是他出手,说不定真的能取下这金箍。
“可是……
咱们怎么去三十三重天的兜率宫啊?”
孙悟空有些犹豫,他之前偷吃金丹,怕太上老君还在生气,要是再上门去,说不定会被那老倌扔进炼丹炉里再炼一次。
云织却记不在乎地摆摆手:“怕什么!大师兄最疼我了,我跟他说清楚,他肯定会帮咱们的!”
她说着,从荷包里摸出一块亮晶晶的玉佩,玉佩是碧绿色的,上面刻着复杂的符文,正是鸿钧老祖送给她的护身法宝,能瞬间破开空间,直达三十三重天。
她将玉佩握在手中,闭上眼睛,默念了一句咒语,玉佩瞬间爆发出耀眼的绿光,绿光笼罩住三人,下一秒,三人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地上散落的几片花瓣和围观百姓惊讶的目光。
再次睁开眼时,三人已经站在了兜率宫的门口。
兜率宫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门口摆放着两个巨大的炼丹炉,炉子里还冒着袅袅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丹药香气。守在门口的童子看到云织,连忙躬身行礼:“见过小师叔。”
“我大师兄呢?”
云织问道,语气有些急切。
“老君正在里面炼丹呢,小师叔请随我来。”
童子说着,领着三人走进了兜率宫。
兜率宫内部宽敞明亮,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八卦炼丹炉,炉火正旺,太上老君穿着一身紫色道袍,正站在炉边,手持拂尘,专注地控制着炉火。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看到云织带着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脸上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容。
“小师妹,你怎么来了?”
太上老君放下拂尘,目光落在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头上的金箍上,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云织看到太上老君,就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拉着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走上前,指着他们头上的金箍,委屈地说道:“大师兄,你快看看这东西!它突然从长安城的青石板里钻出来,套在猴哥和六耳头上,我刚才不小心念了一段奇怪的咒语,他们就疼得不行,你快把它弄下来好不好?”
孙悟空也连忙附和:“老倌,你快把这破玩意儿给俺老孙弄下来!戴着这东西,太不舒服了!”
太上老君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走到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身边,仔细看了看他们头上的金箍,又伸手摸了摸,指尖触到金箍时,金箍表面的符文轻轻闪烁了一下,像是在回应他。
“这金箍,确实是用炉心石所化。”
太上老君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当初我屈指一弹,将炉心石化作流光,打入长安城化生寺的青石板中,本是为你准备的一份机缘。”
“为我准备的机缘?”
云织愣住了,她不明白,炉心石化作金箍套在孙悟空和六耳头上,怎么会是给她的机缘。
太上老君点了点头,解释道:“你师尊鸿钧老祖曾说,你心性天真,虽手握混沌法宝,却缺乏历练,此次西游量劫,乃是你历练的好机会。这炉心石所化的金箍,看似是束缚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枷锁,实则是为了让你学会掌控力量,明白‘责任’二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孙悟空天生桀骜不驯,心猿不定,六耳猕猴心思深沉,易入歧途,这金箍既是对他们的约束,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而你,便是这金箍的掌控者,那紧箍咒,只有你能念,也只有你能控制。刚才你念咒让他们痛苦,想必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助与不自由,这便是让你明白,力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救人,唯有心怀善念,懂得克制,才能真正掌控力量。”
云织似懂非懂地听着,她低头看了看自已的双手,又看了看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脑海里浮现出刚才他们痛苦的模样,心里一阵愧疚:“可是……
我不想用这力量伤害他们,我也不想让他们不自由。”
太上老君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这么想,便是这机缘的意义所在。这金箍并非不能取下,只是现在还不是时侯。待你们随唐三藏西行,经历了足够的磨难,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真正收敛了心性,明白了西行的意义,这金箍自会自行脱落。”
“那……
那我要是不小心再念错咒语,他们岂不是又要疼了?”
云织担忧地问道。
太上老君笑着摇了摇头,从袖中取出两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递给云织:“这是‘静心珠’,你将它分别交给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让他们含在口中,日后你再念咒,他们便不会再感受到痛苦,只会感受到一丝警示。而且,这静心珠还能帮助他们平复心绪,避免被心魔所扰。”
云织接过静心珠,连忙递给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快含上!这样以后我就算不小心念错了,你们也不会疼了!”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接过静心珠,毫不犹豫地含在口中,珠子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传遍全身,原本还隐隐作痛的头部,顿时感觉舒服了不少。
“多谢老君。”
六耳猕猴对着太上老君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激。
孙悟空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谢了啊,老倌。”
太上老君笑了笑,又看向云织:“小师妹,此次西行,路途艰险,妖魔众多,你虽有混沌法宝护身,但也要多加小心。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便捏碎这枚玉符,我自会感知到,前来相助。”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白色的玉符,递给云织。
云织接过玉符,紧紧地握在手中,心里暖暖的:“谢谢大师兄!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
“好了,你们也该回去了,唐三藏的西行之路才刚刚开始,你们可不能掉队太久。”
太上老君笑着说道,“记住,西行之路,不仅是唐三藏求取真经之路,也是你们三人的历练之路,好好把握这次机缘。”
云织点了点头,拉着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对着太上老君躬身行礼:“大师兄,我们走了,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你!”
说完,她再次握紧手中的玉佩,默念咒语,绿光再次笼罩住三人,身影瞬间消失在了兜率宫。
太上老君看着三人消失的方向,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捋了捋胡须,轻声说道:“西游量劫,因你而变……”
说完,他转身回到炼丹炉边,继续专注地炼起丹来,兜率宫中,只剩下炉火燃烧的
“噼啪”
声和浓郁的丹药香气。
而另一边,云织三人已经回到了长安城的街道上,此时的长安城依旧热闹非凡,仿佛刚才的插曲从未发生过。
孙悟空摸了摸头上的金箍,虽然还是取不下来,但嘴里含着静心珠,却也感觉不到丝毫不适了。
“好了,咱们继续跟着那和尚吧!”
云织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眼神中多了一丝坚定,“这次西行,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们,也会帮唐三藏取回真经的!”
孙悟空看着云织坚定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算你有良心!不过,要是遇到妖怪,还是得俺老孙!”
六耳猕猴也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西行之路,定不会无趣。”
三人相视一笑,不再犹豫,朝着唐三藏西行的方向追去。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也照亮了他们前方的西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