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病危世子,我一胎多宝成婆家团宠
1
代嫁冲喜
苏卿卿被塞进大红嫁衣时,指尖还沾着药圃里的泥土。
卿卿,算娘求你了!继母刘氏哭天抢地,你妹妹下个月要嫁入侯府,苏家不能在这时候断了与镇北侯府的婚约!那世子虽病重,可你嫁过去,至少能保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啊!
苏卿卿扯了扯沉重的嫁衣,眼底一片清明。谁不知道镇北侯府的世子萧玦,三年前在战场被毒箭射中,缠绵病榻,如今已是油尽灯枯让她代妹出嫁,不过是替苏家给那将死之人冲喜,顺便占住侯府的姻亲位置。
我嫁。她平静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但我有条件,苏家欠我的那二十亩药田,须得还我。
刘氏喜出望外,连声道:还!一定还!
红盖头落下,遮住了苏卿卿眼底的冷意。她自小在药圃长大,跟着过世的生母学了一身医术,本想安稳度日,可继母步步紧逼,如今更是要把她推入火坑。
也罢,镇北侯府好歹是将门世家,总比在苏家受气强。至于那位病危的世子……若他真活不成,她便守着嫁妆和药田,做个自在寡妇也不错。
花轿抬进侯府时,没有鼓乐喧天,府里静得能听见风吹过灯笼的声响。拜堂时,她甚至没见到新郎,只有侯府老夫人颤巍巍地扶着她,声音沙哑:好孩子,委屈你了。
送入洞房,苏卿卿摘下盖头,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桌冷掉的合卺酒。直到深夜,才有两个小厮抬着一张病床进来,床上躺着个面色苍白、气息微弱的男人。
他便是萧玦。即便病成这样,眉眼间仍透着一股凌厉的英气,只是眼下乌青,嘴唇干裂,显然已病入膏肓。
苏卿卿走过去,搭住他的手腕。指尖触及的皮肤冰凉,脉象更是紊乱如丝,确是油尽灯枯之相。但她仔细一探,却发现他体内除了毒素,竟还有一丝微弱的生机被压制着。
还有救。她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2
死马当活马医
第二天,侯府上下都等着看新妇哭丧,却见苏卿卿提着药箱进了萧玦的房间,还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你要干什么守在门口的世子心腹秦风警惕地拦住她。
救他。苏卿卿言简意赅,信我,就让开;不信,我现在就走。
恰逢老夫人过来,看着苏卿卿沉静的眼神,竟鬼使神差地点了头:让她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吧。
苏卿卿关上门,取出银针,毫不犹豫地刺入萧玦身上的几处大穴。她的手法极快,稳准狠,与她柔弱的外表截然不同。片刻后,萧玦原本苍白的脸上竟泛起一丝潮红,呼吸也粗重了些。
她又取出随身携带的药丸,撬开他的嘴喂了进去,动作轻柔了许多。
这一忙就是三天。苏卿卿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亲自煎药、施针,累了就在旁边的软榻上靠一会儿。
第三天傍晚,萧玦的手指忽然动了动。苏卿卿立刻上前,发现他的脉象虽仍虚弱,却比之前平稳了不少,那丝被压制的生机,竟在缓缓复苏。
水……一声沙哑的低语响起,萧玦缓缓睁开了眼。
那双眼睛深邃如寒潭,映出苏卿卿惊喜的脸,带着一丝茫然。
苏卿卿连忙倒了杯温水,用小勺喂他喝下。
你是谁萧玦的声音还有些虚弱。
我是苏卿卿,你的妻子。她坦然回答。
萧玦沉默片刻,似乎想起了自己被冲喜的事,眼神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
3
婆家态度转变
萧玦醒了的消息传遍侯府,上下一片震惊。老夫人提着拐杖亲自来看,见孙子虽然虚弱,却能睁眼说话,当场就红了眼眶,拉着苏卿卿的手不放:好孩子!真是我侯府的福星!
侯府众人对苏卿卿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以前看她是替嫁来的,又是个没背景的庶女,多有轻视;如今见她竟能把必死的世子从鬼门关拉回来,个个都变了脸色。
二房的婶母端来亲手炖的鸡汤:卿卿啊,这几天辛苦你了,快补补。
三房的小姑子送来一匹上好的云锦:嫂子,这料子适合你,做件新衣裳吧。
苏卿卿一一谢过,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因为萧玦醒了。她依旧每天守着萧玦,给他施针、喂药,偶尔陪他说说话。
萧玦话不多,但每次苏卿卿给他施针时,都会安静地看着她。她的侧脸很柔和,认真时睫毛微微颤动,和平日里那副清冷的样子判若两人。
你懂医术这天,萧玦忽然问。
略懂一些,家母教的。苏卿卿一边收拾银针一边回答。
那你可知,我中的是什么毒
苏卿卿顿了顿,道:是‘寒骨散’,慢性毒药,会一点点侵蚀你的五脏六腑,让你看似病死,实则是毒发。这种毒极为罕见,她也是在生母留下的医书上见过记载。
萧玦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果然是人为。
苏卿卿没多问,只道:这毒难解,需得慢慢调理。我会尽力。
萧玦看着她,忽然说了句:多谢。
苏卿卿愣了一下,抬头对上他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之前的疏离,多了些别的东西。她微微颔首,转身去煎药,耳根却悄悄红了。
4
有喜了
萧玦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已经能下床走动。苏卿卿的医术在侯府彻底传开,连外面的人都知道,镇北侯府的新世子妃是个妙手回春的女医。
这天,苏卿卿给萧玦诊脉时,脸色忽然变了。
怎么了萧玦注意到她的异样。
苏卿卿指尖微颤,又仔细探了探,抬头看向萧玦,眼神复杂:你……你身体没大碍了,只是……
只是什么
我……苏卿卿深吸一口气,我好像有了。
萧玦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苏卿卿也有些懵。她和萧玦只有新婚那夜(虽然他当时昏迷),之后一直分榻而眠,怎么会……
老夫人得知消息时,正在佛堂祈福,当场就把佛珠盘断了,踉跄着跑到苏卿卿面前,抓住她的手摸了又摸:真的快让太医来看看!
太医一来,诊脉后笑得合不拢嘴:恭喜老夫人!恭喜世子、世子妃!是喜脉!而且看这脉象,怕是……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老夫人眼睛瞪得溜圆,你的意思是……双胞胎
太医捋着胡须:有可能是双胎,甚至……三胎也未可知!
侯府彻底炸了锅!萧玦这一脉人丁稀薄,他又是长子,如今苏卿卿一来就怀了多胎,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老夫人当即下令:从今天起,卿卿就是我们侯府的祖宗!谁敢惹她不高兴,我打断谁的腿!
萧玦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一脸无措的苏卿卿,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他走上前,把她护在身后:都散了吧,别累着她。
苏卿卿靠在他身后,闻着他身上淡淡的药香,心里忽然觉得,这趟替嫁,似乎也没那么糟糕。
5
团宠模式开启
有了身孕后,苏卿卿彻底开启了被侯府上下捧在手心里的日子。
老夫人每天亲自监督厨房,顿顿都是安胎的药膳,还把传家的暖玉给她戴上;侯爷和侯夫人虽不常理事,却也时常送来各种珍稀补品;二房三房更是把自家最温顺的丫鬟送来伺候,连走路都嘱咐她慢着点。
萧玦更是紧张得不行。以前他还能在书房处理些军务,现在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苏卿卿。她走快了,他会提醒;她想吃酸的,他立刻让人去买;晚上她起夜,他总能第一时间醒来扶她。
你不用这样紧张的。苏卿卿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有些无奈,我身体好着呢,孩子们也乖。
萧玦却皱着眉:书上说,怀多胎风险大,马虎不得。他最近看了一堆孕产的书,比苏卿卿这个孕妇还紧张。
这天,苏卿卿想吃城南那家铺子的糖糕,萧玦二话不说,披上外衣就亲自去买。刚走到门口,就撞见了来拜访的苏家继母刘氏。
刘氏看到萧玦,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哎哟,世子爷康复了真是可喜可贺!我来看看卿卿……
萧玦冷冷地看着她,语气疏离:她怀着孕,需要静养,不见客。
刘氏碰了一鼻子灰,不甘心地说:世子爷,卿卿毕竟是我苏家的女儿,我……
她现在是我萧玦的妻子,侯府的世子妃。萧玦打断她,苏家从她替嫁那天起,就与你们无关了。说完,径直出门,留下刘氏在原地气得发抖。
萧玦买回糖糕,苏卿卿正靠在窗边看书。他把糖糕递过去,语气放柔:刚出炉的,尝尝。
苏卿卿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眉眼弯了弯:好吃。
萧玦看着她的笑容,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忽然觉得,当年中那毒箭,或许是件幸事,否则,他怎会遇到她
6
毒计败露
苏卿卿怀孕五个月时,肚子已经像揣了个小西瓜。这天,她的妹妹苏婉儿突然上门,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姐姐,我来看看你和孩子们。
data-fanqie-type=pay_tag>
苏卿卿对这个妹妹向来没好感,淡淡道:有事说事。
苏婉儿装作委屈的样子:姐姐,你还在怪我吗当初要不是我……
过去的事不必提。苏卿卿打断她,你的东西,拿走吧,我不需要。
苏婉儿却打开食盒,拿出一碟精致的点心:这是我亲手做的杏仁酥,姐姐尝尝看在我们姐妹一场的份上。
苏卿卿看着那杏仁酥,鼻尖微动,眼神一冷。里面掺了少量的落胎草,虽不足以致命,却可能引发早产。
她没动,只是看着苏婉儿:你就这么不想我生下孩子
苏婉儿脸色一白,强装镇定:姐姐说什么呢,我怎么会……
这杏仁酥里的东西,是你自己加的,还是刘氏让你加的苏卿卿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压迫感。
苏婉儿被她看得心慌,竟说漏了嘴:是娘让我……不,不是!姐姐你别冤枉人!
这时,萧玦和老夫人走了进来。刚才的对话,他们在外头听得一清二楚。
老夫人气得拐杖都跺断了:好个毒妇!竟敢害我侯府的子孙!秦风,把这恶毒的丫头给我打出去!以后再敢踏入侯府半步,打断她的腿!
苏婉儿被拖出去时,还在哭喊着求饶,却没人理她。
萧玦走到苏卿卿身边,握住她的手:吓到了
苏卿卿摇摇头:早就料到他们不会安分。
老夫人心疼地摸着她的肚子:好孩子,以后别再理那些豺狼虎豹!有祖母在,看谁敢动你一根手指头!
经此一事,侯府对苏卿卿的保护更严密了。而苏家,因为这事彻底得罪了侯府,没过多久就被查出偷税漏税,家道中落,刘氏和苏婉儿的日子凄惨无比,也算自食恶果。
7
三胎降世
怀胎十月,苏卿卿终于到了临盆之日。产房里传来她痛苦的呻吟,产房外,萧玦急得团团转,老夫人和侯府众人也都守在外面,个个面色凝重。
生了!生了!是个小公子!稳婆抱着一个红襁褓出来,满脸喜色。
众人刚松了口气,里面又传来一声啼哭。
又生了!是个小公主!
还没等大家高兴完,第三声啼哭紧接着响起。
我的天!还有一个!也是个小公子!
三胞胎!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夫人当场就哭了,双手合十:谢天谢地!我萧家有后了!
萧玦冲进产房,看到苏卿卿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旁边放着三个皱巴巴的小家伙。他走过去,握住她的手,声音哽咽:卿卿,辛苦你了。
苏卿卿笑了笑,眼神温柔:你看,他们多可爱。
三个孩子的到来,让侯府彻底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老夫人给三个孩子取了小名:大宝、二宝、小宝。大宝沉稳,像萧玦;二宝活泼,像个小皮猴;小宝是唯一的女孩,最受宠,粉雕玉琢的,像个小团子。
苏卿卿坐月子时,简直被当成了国宝。萧玦推掉了所有应酬,每天陪着她,给她擦手、喂饭,甚至学着给孩子换尿布,笨手笨脚的样子惹得苏卿卿直笑。
侯府的其他人也没闲着,轮流来看孩子。二房婶母织了一堆小衣服,三房小姑子买了无数玩具,连一向严肃的侯爷,看孩子时也笑得合不拢嘴。
苏卿卿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暖洋洋的。她曾经以为自己会孤独一生,没想到,一场替嫁,竟让她收获了如此多的温暖和幸福。
8
一世安稳
三个孩子满月时,侯府大摆宴席,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大家看着被萧玦护在怀里的苏卿卿,以及那三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无不羡慕。
镇北侯府这是走了大运了,娶了这么个好世子妃!
可不是嘛,不仅救了世子的命,还一下生了三个,这福气,谁比得上
苏卿卿听着这些话,只是淡淡一笑。她靠在萧玦身边,看着他温柔地逗着怀里的小宝,心里一片安宁。
萧玦的身体早已痊愈,重新回到了军营。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心只有军务,每天都会准时回家,陪苏卿卿和孩子们吃饭、散步。
他查明了当年下毒的人,是朝中的政敌联合他身边的叛徒所为,早已将其绳之以法,永绝后患。
苏卿卿则开了一家小小的药铺,偶尔给人看诊,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带孩子,研究医术。她的医术越来越高,却从不张扬,只在需要时伸出援手。
三个孩子渐渐长大,成了侯府的活宝。大宝跟着萧玦学武,二宝喜欢跟着苏卿卿在药圃里玩,小宝则被老夫人宠上了天,走到哪儿都有人跟着。
有一天,苏卿卿看着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的孩子们,和坐在旁边含笑看着他们的萧玦,忽然问:你当初……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萧玦转过头,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从你告诉我,我还有救的时候。
从那时起,他就知道,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骨子里藏着坚韧和温暖,是他生命里唯一的光。
苏卿卿笑了,靠在他的肩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和煦。
这场始于算计的替嫁,最终成了她一生的幸运。她不仅救了他的命,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和一世安稳的幸福。往后余生,有他,有孩子们,有这满院的欢声笑语,便足够了。
9
萌娃趣事多
三个小家伙长到周岁,性子愈发鲜明。
大宝学走路时最稳,摔倒了也不哭,自己撑着小胳膊小腿爬起来,拍掉手上的灰继续走,那股韧劲像极了萧玦。有次萧玦在院子里练剑,他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小手攥着木剑比划,眼神严肃得像在研究什么军机大事。老夫人看了直乐:这孩子,天生就是吃军饷的料!
二宝却是个混世魔王。刚学会爬就没闲着,一会儿拽掉老夫人的佛珠,一会儿把侯爷的砚台扣在头上,最爱的就是往苏卿卿的药圃里钻,抓着草药叶子往嘴里塞。苏卿卿每次发现,都得捏着他的小脸念叨:这是黄连!苦的!不能吃!他却眨巴着大眼睛,咯咯笑个不停,下次照犯不误。
小宝是全家的心头肉,性子却最刁。要吃奶时只认苏卿卿,别人喂的辅食一口不碰;睡觉要抱着老夫人给的暖玉,少了就哭个没完;偏偏嘴又甜,见了萧玦就喊爹爹抱,伸出小胖胳膊要举高高,把萧玦的心都喊化了,再忙也得先陪她玩会儿。
这天,苏卿卿在药房配药,二宝趁奶娘不注意,溜进去抓起一把晒干的山楂果就往嘴里塞,吃得满脸通红。大宝看到了,迈着小短腿跑去告状:娘,二弟偷吃东西!
二宝一听,急得把嘴里的山楂果咽下去,奶声奶气地喊:不是偷!是拿!
苏卿卿又气又笑,走过去捏捏他的脸:谁教你说‘拿’的没经过允许就是偷。
二宝眼珠一转,指着刚被奶娘抱进来的小宝:妹妹也拿!
小宝正啃着萧玦给她做的木兔子,闻言举着兔子晃了晃,含糊不清地说:爹爹给的!
得,还学会攀咬了。苏卿卿点了点二宝的额头:罚你中午不许吃点心。
二宝立刻瘪起嘴,眼看就要哭,大宝却突然说:娘,我把我的点心分给他一半吧。
苏卿卿挑眉看向大宝,这孩子向来有原则,今天倒转性了。大宝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他是我弟弟。
苏卿卿心里一暖,摸了摸两个儿子的头:大宝懂事,那二宝知错了吗
二宝连忙点头,抱住苏卿卿的腿:娘,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一旁的小宝也跟着点头,奶声奶气地附和:错了!
看着三个闹成一团的小家伙,苏卿卿忽然觉得,再多的辛苦,都值了。
10
夫妻情渐浓
萧玦痊愈后虽回了军营,但只要不出征,每晚必定准时回家。他话不多,却总把苏卿卿放在心上。
知道她喜欢清静,就把后院的小花园改造成了药圃,种满了她常用的草药;知道她夜里偶尔会因梦到生母而惊醒,就每晚睡前给她按揉太阳穴,直到她睡熟;甚至连她随口提过一句城东那家铺子的胭脂颜色好看,第二日就会让小厮买齐全套回来。
苏卿卿也并非不知冷热。萧玦在军营受了伤,她会亲自上药,一边数落他不爱惜自己,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伤口;他处理军务到深夜,她会温着汤羹等他,陪着他说说话,驱散他眉宇间的疲惫。
这天是苏卿卿生辰,萧玦特意推了应酬,从外面回来时,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木盒子。
生辰快乐。他把盒子递给她,耳根微红。
苏卿卿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木簪,簪头雕着一朵栩栩如生的金银花——那是她生母最爱的花,也是她药圃里种得最多的。
你……苏卿卿抬头看他,眼里泛起潮气。
前几日看到你药圃里的金银花开了,就想着刻一支。萧玦有些不自在地说,手艺不好,你别嫌弃。
这支木簪雕得不算精致,甚至能看出些许刻痕,却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让苏卿卿心动。她拿起木簪,让他为自己戴上,轻声说:我很喜欢。
窗外月光正好,萧玦看着她鬓边的金银花簪,忽然低头,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
苏卿卿的脸瞬间红透,心跳得像要蹦出来。她推了推他:孩子们还在外面呢。
萧玦却握住她的手,眼底带着笑意:让奶娘带他们去睡觉了。
那晚,两人说了很多话,从她小时候跟着生母学医的趣事,到他年少时在军营的历练。苏卿卿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看似冷漠的男人,心里藏着这么多温柔。
11
医术扬名
苏卿卿的医术,渐渐从侯府传到了外面。
起初只是府里的下人有个头疼脑热,她给几服药就好了;后来邻居家的孩子出天花,太医都束手无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求她,她几针下去,竟稳住了病情,慢慢调理好了。
消息传开,来找她看诊的人越来越多。萧玦担心她累着,特意在府外开了家小药铺,让她每日去坐诊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在家休息。
有一次,宫里的李太妃得了怪病,浑身发冷,太医们开了无数方子都没用。皇帝急得不行,听闻镇北侯府的世子妃医术高超,便下旨宣她入宫。
苏卿卿抱着小宝,跟着太监进了宫(她怕小宝哭闹,索性带在身边)。给李太妃诊脉后,她发现对方并非生病,而是中了一种罕见的寒障,是被人用特殊手法封住了经脉,才导致气血不畅,畏寒不止。
太妃娘娘这不是病,是被人动了手脚。苏卿卿低声对皇帝说。
皇帝又惊又怒,立刻让人彻查。苏卿卿则取出银针,在李太妃身上施针,又开了一副活血通络的方子。不出三日,李太妃的寒气就散了,能正常下床走动。
皇帝大喜,要封苏卿卿为女医官,让她常驻宫中。苏卿卿却婉拒了:陛下,臣妇只想守着家人,安稳度日。若宫里有需要,臣妇随叫随到便是。
皇帝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勉强,赏赐了她许多金银珠宝,还亲自题了块仁心妙手的匾额,送到了她的药铺。
这下,苏卿卿更是名声大噪,连外乡都有人慕名而来。但她始终保持着本心,对穷苦人分文不取,对富人也只收合理的诊金,药铺的口碑越来越好。
萧玦看着她每日被人感激,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心里比自己打了胜仗还高兴。他知道,他的卿卿,本就该是这样闪闪发光的。
12
阖家团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个孩子长到了五岁。
大宝已经能跟着萧玦练一套完整的剑法,小脸上满是认真;二宝成了药铺的小帮工,每天跟着苏卿卿认草药,虽然偶尔还是会偷吃几颗蜜饯,但已经懂事了不少;小宝则成了京城里有名的小美人,跟着老夫人学女红,绣出来的帕子像模像样。
这年除夕,侯府张灯结彩,一片热闹。苏家那边早已败落,刘氏和苏婉儿听说在乡下过得十分潦倒,再也没来过侯府。
饭桌上,老夫人看着满桌的儿孙,笑得合不拢嘴,端起酒杯:这杯酒,敬我们侯府的福星——卿卿!
众人纷纷举杯,苏卿卿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萧玦握住她的手,替她挡了酒:她不能喝酒,我替她喝。
大宝学着大人的样子,举起果汁杯:祝爹娘平安,祝祖母长寿!
二宝跟着喊:祝娘的药圃长好多好多草药!
小宝最机灵,扑到老夫人怀里:祝祖母天天开心!
满屋子的笑声,温暖了整个寒冬。
饭后,萧玦拉着苏卿卿的手,站在院子里看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映亮了彼此的脸。
卿卿,萧玦忽然说,谢谢你。
苏卿卿转头看他:谢我什么
谢你肯嫁过来,谢你救了我,谢你……给了我一个家。他的声音低沉而真诚。
苏卿卿笑了,靠在他怀里:我也要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知道,原来家是这么温暖的地方。
远处,三个孩子在雪地里追逐打闹,老夫人和侯府众人站在廊下看着他们,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苏卿卿看着这一幕,心里一片安宁。她曾以为自己的人生会是一片灰暗,却没想到,一场阴差阳错的替嫁,竟让她收获了如此多的幸福。
往后的日子,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身边有他,有孩子们,有这满院的温情,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13
初入学堂风波
三个小家伙到了启蒙的年纪,侯府特意请了位学识渊博的老夫子来教他们读书。
开学第一天,大宝背着小书包,腰杆挺得笔直,像个小大人似的跟着夫子行礼,听得格外认真,夫子提问总能对答如流,看得老夫子连连点头。
二宝却坐不住,没半柱香就开始东张西望,偷偷把夫子案上的戒尺藏到了桌下,还冲旁边的小宝挤眉弄眼。小宝被他逗得咯咯笑,手里的毛笔在宣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哪还有半点学写字的样子。
夫子气得胡子发抖,敲着桌子喊:萧二宝!萧小宝!你们两个,给我站到墙角去!
二宝脖子一梗:我没错!是夫子的戒尺太碍事了!
小宝也跟着噘嘴:哥哥画的小狗好看!
夫子被这对活宝气得说不出话,只能让人去请苏卿卿。
苏卿卿过来时,就见二宝叉着腰跟夫子对峙,小宝躲在哥哥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偷看。她无奈地扶额,先让两个小家伙给夫子道歉,又罚他们抄《三字经》十遍。
二宝不情不愿地拿起笔,写了没两个字就开始磨磨蹭蹭,趁苏卿卿不注意,偷偷往大宝的砚台里加水。大宝眉头一皱,没作声,只是把自己的干净砚台推了过去,继续认真写字。
苏卿卿看在眼里,等放学时单独把二宝叫到跟前:知道错在哪了吗
二宝低头抠着手指:不该捣乱,不该藏戒尺……
还有呢苏卿卿引导他,大宝有没有对你不好
二宝摇摇头:哥哥把砚台给我了。
那你呢
二宝的脸慢慢红了,小声说:我不该往哥哥砚台里加水。
知道就好。苏卿卿摸了摸他的头,你们是兄妹,要互相帮衬,不是互相捣乱。下次再这样,娘就罚你去药圃拔草了。
二宝最怕拔草,连忙点头:我再也不了!
自那以后,二宝虽还是调皮,却懂得了分寸,上课不再故意捣乱,还会偷偷帮小宝捡掉在地上的毛笔。小宝也学着大宝的样子,慢慢坐得住了,偶尔还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
夫子私下对苏卿卿说:三位小公子小姐各有灵气,大宝沉稳,二宝聪慧,小宝敏慧,将来定有出息。
苏卿卿听着,心里像揣了蜜似的甜。
14
边关急报
初夏时节,边关忽然传来急报——北狄部落集结大军,频频挑衅,边境百姓深受其扰,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朝堂上,皇帝下旨让萧玦挂帅出征。消息传回侯府,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老夫人拉着萧玦的手,眼圈泛红:玦儿,此去一定要万事小心,娘在家等你回来。
萧玦点头:祖母放心,孙儿定会平安归来。
苏卿卿默默帮他收拾行囊,把他常用的伤药分门别类包好,又在他的铠甲内侧缝了个小香囊,里面装着安神辟邪的草药。
到了那边,记得按时换药,夜里天冷,别着凉。她叮嘱着,声音有些发颤。
萧玦握住她的手,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里一紧:卿卿,等我回来。
我等你。苏卿卿仰头看他,强忍着泪意,我和孩子们都等你。
出征前一晚,萧玦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大宝挺着小胸脯说:爹爹放心,我会保护娘和妹妹弟弟。二宝难得正经:爹爹要打跑坏人!小宝抱着萧玦的腿,舍不得撒手:爹爹早点回来给我讲故事。
萧玦挨个摸了摸他们的头,目光温柔又坚定。
第二日,萧玦率军出发。苏卿卿带着孩子们站在城门口相送,看着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在路的尽头,她握紧了孩子们的手:爹爹会赢的。
15
后方的坚守
萧玦走后,苏卿卿成了侯府的主心骨。她一边照看着三个孩子,打理府中事务,一边关注着边关的消息。
起初,战报还算平稳,萧玦率军打了几个小胜仗,挫败了北狄的锐气。可没过多久,就传来粮草短缺的消息——负责押运粮草的官员中饱私囊,送往前线的粮草竟有一半是发霉的粗粮。
老夫人急得病倒在床,侯府上下人心惶惶。苏卿卿却异常镇定,她一边请太医给老夫人诊治,一边让人查那押运官的底细,发现他竟是朝中某位大臣的亲信。
这事不能等朝廷查办。苏卿卿当机立断,张叔,你带些人手,拿着我的帖子去城外粮仓,先调一批粮食出来,我亲自押送去边关。
张叔是侯府的老人,有些犹豫:世子妃,您带着小主子们,去边关太危险了……
危险也得去。苏卿卿眼神坚定,将士们在前线拼命,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仗。
她把三个孩子托付给二房婶母照看,自己带着张叔和一队护卫,装上满满十车粮草,日夜兼程赶往边关。
一路上风餐露宿,苏卿卿却没喊过一声累。护卫们看她一个女子如此坚韧,都暗自佩服。
半个月后,粮草终于送到了萧玦的军营。当萧玦看到风尘仆仆的苏卿卿时,又惊又喜,快步上前扶住她:你怎么来了多危险!
再危险,也没有将士们饿着肚子危险。苏卿卿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那押运官贪赃枉法的证据,我已经让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了。
萧玦看着她眼中的疲惫,又心疼又感动,紧紧抱住她:辛苦你了。
不辛苦。苏卿卿靠在他怀里,只要你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有了充足的粮草,将士们士气大振。萧玦趁机制定新的作战计划,苏卿卿则留在军营,帮着军医处理伤员,她的医术在军营里派上了大用场,不少重伤员都在她的救治下转危为安。
将士们都称她是战神夫人,说有她在,军心都稳了。
16
凯旋与新生
三个月后,萧玦率军大败北狄,不仅击退了敌军,还收回了几座被侵占的城池,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侯府上下张灯结彩,就等着萧玦和苏卿卿归来。
当萧玦牵着苏卿卿的手,走进侯府大门时,三个孩子像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抱住他们的腿。
爹爹!娘亲!
萧玦一把将三个孩子都抱起来,哈哈大笑。老夫人看着平安归来的孙子孙媳,激动得抹眼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二宝抱着萧玦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说他在学堂得了夫子的夸奖,小宝则献宝似的拿出自己绣的平安符,大宝虽然没多说,却一直挨着萧玦坐,眼神里满是孺慕。
苏卿卿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忽然觉得一阵恶心,捂住了嘴。
萧玦连忙扶住她:怎么了
老夫人眼睛一亮,拉过苏卿卿的手就要把脉:卿卿,你该不会是……
苏卿卿脸一红,点了点头。
侯府再次沸腾!
太好了!又要添丁了!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萧玦紧紧握住苏卿卿的手,眼底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他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谢谢你,卿卿。
谢谢你,让这个家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温暖。
苏卿卿抬头看他,笑靥如花。
窗外的月光温柔如水,照亮了满院的欢声笑语。这场始于替嫁的缘分,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酿成了最醇厚的酒,醉了岁月,暖了余生。往后的日子,还会有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故事,更多的温暖,在这座侯府里,慢慢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