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尘仙叩道 > 第2章 柴米风霜

夏日的山峦是丰饶而慷慨的,层林尽染的翠色下,藏着养活一村人的珍宝。林九安的日子,便在这份慷慨与随之而来的辛劳中,如溪水般平稳淌过。
晨雾依旧,林间依旧。只是林大山腿上的旧伤,似被连日的潮气侵得更深了些,步伐较往日更显沉滞。林九安默默跟在父亲身后,目光扫过父亲微跛的左腿,心头像被细藤缠绕,勒出一丝隐痛。他愈发专注地侧耳倾听,目光如炬,试图将父亲肩上的重担,分润些许到自已的耳目之中。
“爹,东面坡上,有片菌子,刚冒头,嫩得很。”他压低声音,指向一处背阴的腐木。
林大山停下脚步,望了一眼,嗯了一声。父子二人便转了方向。打大猎物需运气,而这些山菌、野果、偶尔能掏到的鸟蛋,才是日常饭桌上更实在的添补。林九安蹲下身,用小木刀仔细地将一朵朵肥厚的褐色菌子撬下,放入腰间的藤筐里。动作轻柔而熟练,生怕惊扰了这片土地的休养生息。
日头升高,林子里闷热起来。汗水沿着林九安的额角滑落,滴在泥土里。林大山靠在一边的树干上,捶了捶酸胀的膝盖,看着儿子忙碌的背影,目光深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归家的路上,气氛沉默却不算压抑。林九安偶尔会指着一株罕见的草药,告诉父亲其效用,这是从石爷爷那些杂书里看来的。林大山大多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父子间的交流,便在这山风与脚步声间,缓慢流淌。
村口的老桑树下,依旧聚着些闲话的人。张虎也在,正唾沫横飞地比划着什么,引得几个年纪相仿的少年阵阵哄笑。看见林家父子回来,他那戏谑的目光便又扫了过来,尤其在林九安那半记的藤筐上停留片刻,嘴角撇了撇。
“哟,大山叔,今儿没碰上黑瞎子?尽捡些娘们娃娃吃的玩意儿了?”他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都听见。
林大山脚步未停,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只是听见一阵无关紧要的风声。林九安紧随父亲,学着他的样子,将那些刺耳的声音摒除在外。只是垂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了些。他知道,与张虎争执,徒劳无益,反会引来更多的麻烦。父亲的沉默,是一种保护。
然而,张虎见他们不接茬,似觉无趣,又将话头引向了别处,声音却故意扬得更高:“……听我爹说,郡城里的老爷们又要加征‘山狩税’了!说是要补什么军资!今年这数目,嘿嘿,怕是难喽……”
“山狩税”三个字,像块冷硬的石头,投入林九安心湖,激起一层不安的涟漪。他下意识地看向父亲。林大山的背影依旧挺直,步伐也未见紊乱,但林九安却敏锐地感觉到,父亲周身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回到家院,母亲王氏正坐在门槛上缝补一件旧衣,见他们回来,露出温婉的笑意,随即又是一阵压抑的轻咳,忙用袖子掩了口。
“回来了?灶上温着水,快喝些解解渴。”
林九安放下藤筐,先去倒了碗水,递给父亲,又给母亲端了一碗。王氏接过,喝了一小口,便又将碗递回给儿子,柔声道:“九安多喝些,正长身l呢。”
午饭后,林大山罕见地没有立刻去整理猎具,而是坐在院里,拿着块磨石,一遍遍地,极其缓慢地打磨着那柄猎叉的尖头。磨石与铁器摩擦的声音,单调而持久,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沉闷。
王氏在一旁安静地择着林九安采回的菌子,偶尔抬头看看丈夫,眼中藏着难以掩饰的忧色。她犹豫了片刻,才轻声开口:“他爹……方才在村口,听张虎那孩子说……税赋的事……”
林大山打磨的动作顿了顿,旋即又继续,只从喉间沉沉地嗯了一声。
“今年……果真又要加征?”王氏的声音更轻了,像怕惊扰了什么。
“官府文书,还没到。”林大山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目光依旧落在猎叉上,“便是来了,总有法子。”
话虽如此,但那愈发用力的打磨声,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去年的税赋已是勉强凑齐,若再加征,这家徒四壁的境况,又能有什么“法子”?无非是再去深山搏命,或是贱卖那几张存了许久、本打算给九安换件新袄的皮子。
林九安坐在一旁,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那点不安渐渐扩散开来。他低头看着自已磨破的鞋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