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有一计,但需要陛下和朝廷的支持。”柳如依站起身,“臣妾愿以‘江南忆’的名义,联合江南商会,成立‘护国商会’。”
“护国商会?”
“是。此商会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商会成立后,愿出资五十万两,与工部合作,疏通河道,修建水利,改良农具。未来三年内,所有京畿附近的荒地,都将变为沃土。”
小皇帝震惊地站了起来,“五十万两?皇婶,这可不是小数目。”
“钱财乃身外之物,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臣妾受封‘护国夫人’,当思报效国家,为陛下分忧。此举名为商会投资,实为利国利民。”
柳如依继续说道:“商会只求两件事。第一,新开垦的田地,前三年收成,商会与国库三七分成,国库七,商会三,以作成本。三年之后,所有田地与水利设施,尽归国有。”
“第二,请陛下下旨,授予‘护国商会’督办之权,可与工部官员一同管理项目,确保银钱都用在实处。”
小皇帝听完,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朝廷不用出一分钱,就能解决心头大患,还能充盈国库。
“好!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善之举!”小皇帝当即拍板,“朕不仅准了,还要亲自下旨,昭告天下!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谁才是真正为国为民的‘护国夫人’!”
第二日,一则由宫中发出的皇榜,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摄政王妃,护国夫人柳氏,感念皇恩,心系民生,成立“护国商会”,自出白银五十万两,助朝廷兴修水利,开垦农田。
消息一出,满城哗然。
那些前几日还在传播柳如依闲话的百姓,此刻脸上只有愧色和敬佩。
“原来护国夫人不是敛财,是要为我们修水渠啊!”
“五十万两!我的天,那得是多少钱!说捐就捐了!”
“这才是真正的护国夫人!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老爷们,谁做过这样的实事?”
舆论瞬间反转。
陈望的园林里,昨日还谈笑风生的几位掌柜,此刻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
“她她怎么敢的?”孙掌柜的声音干涩。
“五十万两就这么投进去了?连个响声都听不见的水利农田?”赵粮商无法理解。
陈望端着茶杯的手,停止了动作。
他错了。
他以为柳如依是个只看重利益的商人,所以他用商人的手段去对付她。
可她根本没接招。
她直接跳出了商斗的棋盘,站到了家国大义的高度。
他们联合抵制,取消订单,在她这五十万两的壮举面前,渺小得像个笑话。
他们的“下马威”,成了给她垫脚的石块。
“陈兄,现在我们怎么办?”孙掌柜没了主意。
陈望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
“怎么办?”他站起身,“备一份厚礼,去‘护国商会’,请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