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瑜站在楼下,看着车尾灯消失的方向,怔忡了几秒,才转身上楼。
洗了个热水澡,氤氲的水汽稍稍驱散了身体里积攒的凉意和疲惫。
她擦着头发走出浴室,一眼就看到了飘荡在卧室天花板下的那只粉色兔子气球,它安静地待在那里,给这个过于冷清的房间增添了一抹突兀又奇异的生气。
就在这时,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微信新消息的提示音。
任子瑜走过去拿起手机,是顾林深发来的。
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照片。
她点开。
照片拍的是今晚的江边夜景,灯光碎在墨色的江面上,拉出长长的、朦胧的光影,构图很美,透着一种安静的疏离感。
她正准备回复一句“拍得很漂亮”,指尖却猛地顿住。
她将照片放大,仔细地看向角落。
在照片的右下角,靠栏杆的位置,有一个模糊的、穿着浅色外套的女孩背影。
女孩微微仰着头,侧脸的线条柔和,手里牵着一只气球的细线,那只粉色的、胖乎乎的兔子气球,在夜景的灯光下,成了一个温暖又清晰的光点。
是她。
他什么时候拍的?她竟然毫无察觉。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捏了一下,不疼,只是一种猝不及防的酸软。
这时,聊天框里才慢悠悠地跳过来一句话。
顾林深:「很美。」
这两个字,像是在说夜景,又像是在说别的什么。
任子瑜握着手机,指尖微微发烫。
她抬起头,再次看向那只飘在房间里的气球,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慢慢涌上来,裹挟着白天被迫相亲的尴尬、江边散步的恍惚、以及此刻看到照片的悸动。
但最终,这些情绪沉淀下来后,她发现,心底那片荒芜的冻土,似乎真的裂开了一丝微小的缝隙。
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
她没有回复那条消息,只是将手机放在一边,躺上床,关掉了大灯,只留一盏昏暗的床头灯。
她望着天花板上那只安静陪伴的兔子气球,在昏暗的光线里轮廓模糊又柔软。
或许一切也不是那么糟。
这个念头悄然滑过脑海,她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任子瑜醒得比平时早一些。
她没想到,顾林深来得更早。
她刚吃完早餐,就听到门铃响。
任母喜笑颜开地去开门,门口站着正是神情清爽的顾林深。
“阿姨早,初次登门,这是给二老的礼物,还请不要责备没有早点来拜访。”他语气温和有礼,手里还提着几盒精致的点心。
任子瑜有些局促地站起来,疑惑道:“怎会这么早,话剧不是晚上才”
“我知道。”顾林深接过话,笑容自然,“白天天气不错,听说文化坊那边有个传统集市,有很多手工小玩意和话剧周边,想去看看吗?可以提前逛逛。”
他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的安排有何不妥,仿佛带她去逛集市是一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
任母在一旁连连点头:“去去去!年轻人就该多出去走走!子瑜,快去换身衣服!”
任子瑜被赶鸭子上架,只好回房间换了衣服。
临出门前,她犹豫了一下,鬼使神差地,搬了把椅子,小心翼翼地把那只飘了一夜有些耷拉气的兔子气球解了下来,攥在手里。
走到门口,顾林深看到她还牵着那只气球,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很自然地朝她伸出手:“给我吧,先放车上,拿着不方便。”
他的态度太过坦然,任子瑜只好把气球递给他。
去文化坊的路上,气氛比昨天轻松了不少。
顾林深聊起一些集市上的趣闻,说他小时候也常去,那里还保留着很多老手艺。
集市很热闹,人头攒动,两旁是各式各样的摊位,卖糖画的,吹糖人的,剪纸的,还有不少与当地戏曲、话剧相关的周边产品,脸谱、泥人、手工扇子等等。
顾林深护在她身侧,避免她被行人撞到,但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不会让她感到被侵犯。
在一个卖手工缠花发簪的摊位前,任子瑜多看了两眼。那发簪做得极为精致,花瓣层次分明,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