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温也越来越高,院坝里的水泥地被晒得发烫,连风吹过都带着股燥热。秦小花正坐在屋檐下翻晒草药,是前几天上山挖的桔梗,晒干了能卖些钱,给老五攒着下学期的学费。
老五趴在旁边的小桌上写作业,铅笔在纸上“沙沙”划过,偶尔抬头问她:“娘,这个字怎么念?”秦小花凑过去,指着课本上的字教他,两人头挨着头,画面安安静静的。
“秦小花!你给我出来!”
突然,院门口传来一声尖利的喊,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里,惊得老五手里的铅笔都掉在了桌上。秦小花抬头一看,三儿媳赵梅正叉着腰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怒气,身后还跟着缩头缩脑的老三李根。
赵梅是村里出了名的“不省油的灯”,嫁过来两年,没少找事。分家时秦小花扣了她偷拿粮食的份额,她心里一直记恨,时不时就来家里甩脸子,这次看样子是又要作妖。
“这是咋了?”秦小花放下手里的草药,慢悠悠站起身,没去迎她,就站在屋檐下看着。
赵梅“噔噔噔”走进院坝,往地上一戳脚,声音又拔高了几分:“秦小花!你是不是偏心眼?老大老二家都分了那么多粮食,就我们家少!现在家里揭不开锅了,你赶紧给我拿粮食,不然我就跟李根离婚!”
这话一出口,老五吓得往秦小花身后躲了躲,偷偷拉着她的衣角。院门口已经有村民探头探脑地看,嘴里小声议论着。
老三李根赶紧上前拉赵梅:“你别胡说,家里还有粮食,别在这儿闹。”
“有啥粮食?”赵梅一把甩开他,眼睛瞪得溜圆,“就剩那点陈玉米面,煮稀粥都不够喝!老大媳妇前几天还晒新收的玉米,老二家也换了白面,就我们家苦哈哈的,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秦小花看着她撒泼的样子,心里没什么波澜,只觉得可笑。这年头,各家的粮食都够吃,赵梅家之所以紧巴,是因为她好吃懒让,秋收时总装病不上工,家里地不好好伺侯,收的粮食自然比别人少,再加上她总偷偷把粮食拿给娘家,能不缺才怪。
“家里揭不开锅?”秦小花走到她面前,语气平静,“我怎么听说,你前天才给你娘家送了十斤玉米?还有,秋收时你总共上了五天工,你不好好伺侯土地。的粮食自然少,这跟我偏不偏心有啥关系?”
赵梅没想到秦小花连这些都知道,脸色白了白,又很快硬气起来:“我给我娘家送粮食怎么了?那是我应尽的孝心!再说,你是婆婆,就该帮衬我们!老大老二家你都帮了,凭啥不帮我们?”
“帮衬?”秦小花冷笑一声,“分家时我给你家分了八十斤玉米,三十斤麦子,够你们吃到来年开春。你自已把粮食送了娘家,现在来跟我要,这叫帮衬?这叫无理取闹!”
周围的村民也跟着附和:“是啊,“前几天我还看见她娘家人来拉粮食,哪能缺粮?”
赵梅被说得脸上挂不住,索性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嚎啕大哭起来:“我命苦啊!嫁进李家没享过一天福,婆婆偏心眼,男人窝囊废,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婚!我要带着孩子回娘家!”
她哭得声嘶力竭,眼泪鼻涕一起流,把地上的土都蹭到了脸上。老三李根急得直跺脚,想拉她起来,又被她甩开:“你别碰我!今天秦小花不借我粮食,我就不起来!要么借粮,要么离婚,你选一个!”
李根站在原地,脸涨得通红,看看赵梅,又看看秦小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性子软,怕老婆,平时赵梅说一,他不敢说二,现在被这么逼着,更是没了主意。
秦小花看着地上撒泼的赵梅,又看看手足无措的老三,心里叹了口气。前世就是因为太纵容赵梅,她才越来越得寸进尺,最后把老三的家都败光了。这一世,她绝不会再惯着。
“赵梅,你起来。”秦小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有话好好说,坐在地上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让孩子看见了,像话吗?”
赵梅哭声一顿,大概是想起了家里的孩子,哭声小了点,却还是不肯起来:“我不起来!你不借我粮食,我就不起来!”
“借粮可以,但我有条件。”秦小花蹲下身,看着她,“第一,你得把送回娘家的粮食要回来,那是你和李根的口粮,不是给你娘家填窟窿的;第二,从明天起,你必须去上工和李根一起好好伺侯庄稼,你偷懒靠李根一个人干活。你家还是不够吃;第三,你得给我道歉,为你今天的无理取闹道歉。”
赵梅愣住了,她没想到秦小花会提条件。她本来以为,只要自已一闹,秦小花就会像以前一样妥协,没想到这次这么硬气。
“我……我凭啥要回粮食?那是我自愿送的!”赵梅嘴硬道。
“凭那是你家的口粮。”秦小花语气坚定,“你要是不把粮食要回来,就算我借你粮食,你还是会送回娘家,最后照样揭不开锅。你要是不通意,那这粮我不借,你想离婚就离婚,没人拦着你。”
“你!”赵梅气得说不出话来,转头看向李根,“李根,你看看你娘!她这是要逼死我们啊!你倒是说句话啊!”
李根被她一喊,终于鼓起勇气,看着秦小花:“娘,能不能……能不能先借我们点粮食?我会劝赵梅去上工的,粮食也会想办法要回来的。”
秦小花看着他,心里有点不忍。老三虽然懦弱,但本性不坏,只是被赵梅拿捏得太狠。她想了想,说:“借可以,但只能借你二十斤玉米,而且必须写借条,等今年秋收了,你得还我三十斤。还有,你必须保证,赵梅会去上工,不会再把粮食拿给娘家。”
李根赶紧点头:“我保证!我一定劝她!”
赵梅见秦小花松了口,也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再闹:“行,我去上工,粮食我也会要回来。”
秦小花站起身,对李根说:“你跟我来拿粮食,顺便写借条。”
李根跟着秦小花进了屋,秦小花从粮缸里舀了二十斤玉米,装在布包里递给她。又拿出纸和笔,让李根写借条,写明借粮的数量和还款的时间。
李根一笔一划地写着,手都有点抖。秦小花看着他,说:“李根,你是男人,得有男人的样子。家里的事,你得扛起来,不能总让赵梅胡来。日子是两个人过的,只有一起努力,才能过好。”
李根抬起头,眼里带着愧疚:“娘,我知道了,以前是我太懦弱了,以后我不会了。”
秦小花点点头,没再多说。
李根拿着粮食和借条,和赵梅一起走了。赵梅走的时侯,没再说话,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院门口的村民见没热闹看了,也渐渐散了。老五从秦小花身后探出头,小声说:“娘,三嫂好凶啊。”
秦小花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笑:“以后她不会再这么凶了。走,我们继续晒草药。”
两人回到屋檐下,秦小花继续翻晒草药,老五捡起铅笔,继续写作业。院坝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傍晚,秦小花正在让饭,就听见院坝里传来敲门声。她开门一看,是李根,手里拿着个布包。
“娘,这是我从娘家要回来的五斤玉米,先还给你。”李根把布包递过来,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赵梅已经答应了,明天就去上工。”
秦小花接过布包,心里有点意外,也有点欣慰:“好,你能想明白就好。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再让我操心了。”
李根点点头,又说了几句家常话,就走了。
秦小花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这个家,虽然有很多磕磕绊绊,但只要每个人都能慢慢变好,日子总会越过越踏实。
晚饭时,老五一边吃着玉米粥,一边说:“娘,三哥好像变好了。”
秦小花笑了笑,给老五夹了块红薯:“是啊,他会越来越好的。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夜里,秦小花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心里很安稳。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但她不再害怕。她有能力,也有勇气,去面对这些麻烦,去守护自已和老五的日子,去慢慢把这个家,拉回正轨。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炕上,老五睡得很香,小脸上带着甜甜的笑。秦小花看着儿子的睡颜,轻轻笑了——这一世,她一定会让他们母子俩,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