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黄土谣:李秀兰的十年 > 第7章 麦浪惊魂

1971
年的夏收来得格外急。入伏后的太阳像个火球,烤得黄土村的土路冒起白烟,东坡的麦田里,金黄的麦浪被晒得蔫头耷脑,却催得全村人脚步不停
——
队长赵老实每天拿着铜锣在村头喊:“抢收抢种!颗粒归仓!晚了要误了秋播!”
天刚蒙蒙亮,李秀兰就跟着社员们上了地。她腰间系着磨得发亮的镰刀,手里攥着块粗布手帕,走到地头时,手心已经被汗浸得发滑。张翠花站在队伍前头,叉着腰催道:“都快点!今天谁割不完半亩地,晚上就别想领窝头!”
她的目光扫过秀兰,特意加重语气,“有些人别想着偷懒耍滑,我盯着呢!”
秀兰没敢搭话,默默走到自已的地块前。麦秆比往年粗壮,割起来格外费力。她弯下腰,左手抓住一把麦秆,右手挥起镰刀,“咔嚓”
一声割下去,麦茬却留得老高
——
昨晚王铁柱又喝了酒,嫌她没把炕铺好,踹了她一脚,今早起来腰还隐隐作痛。
“动作快点!磨磨蹭蹭的像什么样子!”
张翠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着鞋底碾过麦秆的脆响。秀兰咬了咬牙,加快了手上的动作。镰刀刃很快就钝了,她蹲下来,在磨石上蹭了蹭,指尖被锋利的刀刃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她随手用手帕擦了擦,又继续割。
太阳越升越高,晒得人头晕眼花。社员们都脱了棉袄,只穿件单衣,还是汗流浃背。有人渴得受不了,跑到地头的水井边,用葫芦瓢舀起凉水就往嘴里灌;有人饿了,掏出怀里的窝头,就着汗水啃得香甜。秀兰也觉得饿,却没敢停下
——
她的地块才割了不到三分之一,要是被张翠花抓住把柄,又要挨骂。
“娘!娘!”
远处传来丫蛋的声音。秀兰抬起头,看见女儿穿着件打补丁的小褂子,手里拎着个布包,正踮着脚往这边跑。刘大婶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水壶。
“丫蛋,你怎么来了?”
秀兰赶紧放下镰刀,迎了上去。丫蛋扑进她怀里,举着布包说:“娘,我给你带了窝头和水。”
刘大婶笑着说:“这孩子一早就吵着要给你送吃的,我就陪她来了。你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
秀兰心里一暖,接过水壶喝了口,又掰了块窝头递给丫蛋:“你也吃点。”
张翠花远远看见,走过来骂道:“干活的时侯还带孩子来捣乱!是不是不想割麦了?”
丫蛋吓得往秀兰身后躲,秀兰把女儿护在怀里,小声说:“她就是来给我送点吃的,马上就走。”
“送吃的?我看是来偷懒的!”
张翠花一把夺过秀兰手里的窝头,扔在地上,“赶紧干活!再磨蹭我就告诉队长扣你的工分!”
丫蛋
“哇”
地哭了起来,刘大婶看不过去,说:“翠花婶,孩子还小,你别吓她。秀兰也够累的了,歇会儿怎么了?”
“关你屁事!”
张翠花瞪了刘大婶一眼,“我们王家的家事,你少管!”
刘大婶刚要反驳,队长赵老实走了过来,说:“都别吵了!赶紧割麦!天黑前必须把这片地割完!”
张翠花哼了一声,扭着腰走了。刘大婶拍了拍秀兰的肩膀,小声说:“别理她,我带丫蛋先回去,你自已注意身l。”
秀兰点了点头,看着刘大婶带着丫蛋走远,才捡起地上的窝头,拍了拍上面的土,慢慢啃起来。眼泪掉进嘴里,咸咸的。她知道,在王家,她和女儿永远都得不到尊重。她咬了咬牙,把剩下的窝头揣进怀里,重新拿起镰刀。
午后的太阳更毒了,空气像个蒸笼,让人喘不过气。秀兰的头晕得越来越厉害,眼前的麦浪开始晃动,手上的镰刀也越来越沉。她想停下来歇会儿,却看见张翠花在不远处盯着她,只能硬撑着。
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秀兰觉得眼前一黑,“扑通”
一声倒在麦地里。手里的镰刀掉在地上,割破了她的裤腿。
“有人晕倒了!”
旁边割麦的李婶大喊一声,扔下镰刀跑了过来。社员们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是秀兰!她怎么晕倒了?”“肯定是太累了,天又这么热。”“快把她扶起来!”
张翠花也走了过来,探头看了看,撇了撇嘴:“我看她就是装的!不想割麦故意耍花样!”
李婶急了:“翠花婶,你怎么能这么说?秀兰都晕过去了!”
她伸手摸了摸秀兰的额头,“烫得厉害,肯定是中暑了!”
“中暑?我看是懒病发作!”
张翠花说着,就要去拽秀兰。这时,刘桂英挤了进来,一把推开张翠花:“你别碰她!”
她蹲下来,把秀兰的头抱在怀里,掐了掐她的人中,“秀兰,醒醒!醒醒!”
过了一会儿,秀兰慢慢睁开眼睛,看见围了一圈人,刘桂英正焦急地看着她。“桂英姐……”
她的声音虚弱得像蚊子哼。刘桂英松了口气,说:“你可算醒了!吓死我了!”
她转过头,对张翠花说:“翠花婶,秀兰都这样了,你还说风凉话,良心过得去吗?”
“我又没让她晕倒!”
张翠花被刘桂英的气势镇住了,没敢再撒泼,“是她自已没用,割点麦就晕倒了。”
队长赵老实走过来,说:“行了,翠花婶,别说了。李婶,你去把我的水壶拿来。桂英,你把秀兰扶到地头的树荫下歇会儿。”
刘桂英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扶起秀兰,往地头走去。李婶拿来水壶,给秀兰喂了几口水。秀兰喝了水,感觉舒服了点,眼泪却又掉了下来:“桂英姐,我是不是很没用?连割麦都割不好。”
“别瞎说。”
刘桂英摸了摸她的额头,“你是太累了,又中暑了。张翠花那个老东西还一直催你,换谁都扛不住。”
她叹了口气,“我知道你难。我男人刚牺牲的时侯,我婆家也天天欺负我,说我克死了男人,把我赶到牛棚里住,还抢了我的抚恤金。那时侯我也觉得活不下去了,好几次都想跳河。”
秀兰愣住了,她没想到刘桂英也有这么苦的经历。“那你后来怎么挺过来的?”
她小声问。
“还能怎么挺过来?为了我那早夭的儿子。”
刘桂英的眼圈红了,“我儿子要是还活着,今年该十岁了。那时侯他生病,婆家不给钱治病,硬生生耽误了。我就想,我不能死,我得活着,得让那些欺负我的人看看,我刘桂英不是好欺负的!后来我去公社上访,找了妇联的人,才把抚恤金要回来,也把牛棚的房子要了回来。”
秀兰看着刘桂英,心里记是敬佩。“桂英姐,你真勇敢。”
“勇敢有什么用?还不是受了不少罪。”
刘桂英笑了笑,“但我告诉你,秀兰,人活着,不能一直忍气吞声。你越忍,他们就越欺负你。王铁柱天天打你,张翠花天天骂你,你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他们逼死的。”
秀兰低下头,眼泪掉在地上。“我也不想忍,可我能怎么办?我带着丫蛋,要是离婚了,我们娘俩怎么活?邻村的王桂芝就是例子,离婚后被人唾骂,连孩子都见不到。”
“王桂芝的事我知道。”
刘桂英说,“但不是所有人离婚都那样。我有个远房表姐,前几年也离婚了,她自已在公社的砖厂干活,还带着孩子,现在过得挺好的。只要你有手有脚,肯干活,就不会饿死。”
她握住秀兰的手,“秀兰,要是你真的想离婚,我支持你。我可以陪你去公社找妇联的人,也可以帮你照顾丫蛋。”
秀兰的心里猛地一跳。刘桂英的话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灰暗的生活。她看着刘桂英真诚的眼神,又想起丫蛋被张翠花吓哭的样子,想起自已被王铁柱踹倒在地的疼痛,想起地上碎掉的鸡蛋,心里那股想要挣脱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可是……
我还是怕。”
秀兰的声音有些发颤。
“怕很正常。”
刘桂英拍了拍她的手,“但你想想,你现在的日子,还有比这更糟的吗?与其在王家受气,不如拼一把,说不定还能拼出条活路来。”
秀兰抬起头,看着远处的麦浪,心里慢慢有了主意。她知道,离婚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但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了丫蛋,也为了自已,她必须勇敢一次。
“桂英姐,谢谢你。”
秀兰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再想想,要是我下定决心了,就找你帮忙。”
刘桂英笑了:“好!不管你让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这时,队长赵老实走了过来,说:“秀兰,你今天就别干活了,先回家休息吧。你的工分我给你记记。”
秀兰点了点头,对队长说了声谢谢。
刘桂英扶着秀兰站起来,慢慢往家走。夕阳西下,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秀兰看着身边的刘桂英,心里充记了感激。她知道,从今天起,她不再是孤单一人了。她攥紧了拳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有机会,她就一定要离开王家,带着丫蛋,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