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法外之地》 > 第一章

雨滴敲打着法院的玻璃窗,模糊了外面世界的轮廓。我站在走廊尽头,看着法警将一个戴手铐的老人带进来。他叫李文昌,六十七岁,灰白头发,驼背,走路时有点跛,脸上却挂着不合时宜的微笑。
张医生,这就是你们的新‘客人’。王法官递给我文件夹,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精神病证明齐全,法律上无懈可击。十年啊,那个女孩才十五岁,余生都得挂着尿袋生活...
我翻开案卷,文字冰冷而客观地记录着罪行:从女孩八岁到十五岁,长期性侵,多次导致怀孕流产,精神彻底崩溃。照片中的女孩眼神空洞,身上插着管子。另一页是李文昌的精神病鉴定报告——边缘型人格障碍伴反社会倾向,法律上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他知道自己来了什么地方吗我问。
王法官冷笑:他觉得这里是法外之地。听说他到处吹嘘,说找到了不用坐牢的好去处。
我抬头看向那个老人,他正朝我眨眼,仿佛我们是同谋。
这里不是法外之地,法官先生。我轻声说,这里只是另一种监狱。
---
青山精神病院坐落于偏远的山区,四周被高墙和森林环绕。作为国内最高安全级别的司法精神病治疗机构,这里收容的都是犯了重罪却因精神问题免于普通监狱的精神病患者。
李文昌被带到三区,那是专门关押性犯罪者的区域。在入院检查时,他表现得异常配合。
医生,我知道我有病。他诚恳地说,眼睛却狡猾地转动,我需要治疗,我愿意配合一切治疗。
我点头,在表格上做着记录。这里的治疗不像普通医院,李文昌。你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参加所有治疗项目,否则会失去特权,甚至会被单独隔离。
当然当然,我明白。他连连点头,然后压低声音,听说这里的人都有‘办法’提前出院
我直视他的眼睛:那得看治疗进展。但对你这样的重罪案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他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时间我有的是,医生。
第一周,李文昌表现得像个模范病人。他参加所有团体治疗,按时服药,对医护人员彬彬有礼。但监控录像显示,晚上他会在房间里仔细研究员工换班时间,测量走廊距离,甚至在食堂偷偷收集塑料餐具。
一天下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适应得怎么样我问。
很好,医生。这里的大家都很专业。他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我翻开他的档案:你的案子...很特别。法院给了你在这里接受强制治疗的机会,而不是监狱。
他眼睛亮起来:是的,我很感激法律的宽容。
不是宽容,我纠正道,是认为治疗比惩罚更有利于社会。但你要知道,如果你在这里表现不佳,法院会重新考虑判决。
他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当然,我明白。
我递给他一张纸:这是你的新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每周两次的心理咨询。
他接过计划书,目光突然停留在最后一项上:‘神经反馈疗法’这是什么
新技术,帮助患者建立同理心,控制冲动。我解释道,从下周开始。
当他离开后,我的助手小林疑惑地问:张医生,我们什么时候引进了神经反馈疗法
我望着李文昌远去的背影:我们还没有。但他不需要知道这点。
第二周,李文昌开始暴露真实面目。他在团体治疗中嘲笑其他患者的罪行不够聪明,偷偷倒掉药物,甚至试图贿赂护工给他带烟。
周三下午,他突然冲到走廊大喊:我要见律师!这里的人虐待病人!我要曝光你们!
我赶到时,他正对着保安吐口水:你们不敢碰我!我有精神病证明!法律保护我!
带他去镇静室。我平静地说。
他瞪大眼睛:你们不能这样!我有权利!
当他被带走后,我在他的档案上记录下这次事件。法外之地不,这里只是用治疗代替惩罚的地方,而治疗有时比惩罚更加痛苦。
那天深夜,我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是雨滴,内容是那个受害女孩的最新医疗报告。她尝试第三次自杀,现在被转移到更严格的监护病房。
我闭上眼睛,想起第一次见到那女孩的情景。她蜷缩在病床一角,身上插着管子,眼睛像两个空洞。她母亲握着我的手泣不成声:医生,求您,至少让他不能再伤害别人了。
我回复邮件:计划进行中。保持希望。
一个月后,神经反馈疗法设备准备好了。实际上那是一台经过改造的脑波监测仪,加上一些闪烁的灯和旋转的部件,看起来十分高科技。
李文昌被带进治疗室,怀疑地打量着设备:这安全吗
完全安全。我保证道,只是监测你的脑波活动,同时给你看一些图像,评估你的情绪反应。
当他被连接到机器上后,我展示了第一组图片:中性风景照。机器发出柔和的嗡嗡声。
现在,我会展示不同图片,告诉我你的感受。我说着切换图像——受害女孩的照片。
李文昌面无表情:下一个。
我注意到仪器上他的脑波有轻微波动,但很快平静下来。他受过某种训练,能够控制表面反应。
接下来的几周,我们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展示受害者图片或相关词语,他的生理反应都越来越弱。他甚至在一次治疗后得意地说:医生,我觉得我快痊愈了,那些东西再也影响不到我了。
他不知道的是,真正的治疗正在别处进行。
我悄悄调整了他的药物,加入了一种尚在实验阶段的化合物,能够增强情绪记忆的提取。同时,我安排他在艺术治疗中反复用黏土塑造小女孩的形象,在戏剧治疗中重演犯罪场景——但从受害者视角。
慢慢地,变化出现了。
他开始在夜里惊醒,汗流浃背。白天他变得易怒,对突然的声音过度反应。有一次在食堂,一个护工不小心掉了托盘,他吓得钻到桌子底下。
我做噩梦,医生。在一次会谈中,他终于承认,眼睛下有深重的黑眼圈,梦见那个女孩...她看着我...
这说明治疗起效了,我温和地说,你开始感受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恐慌:不,不是这样!那只是梦!
那天晚上,监控显示他在房间里喃喃自语,来回踱步。凌晨三点,他突然尖叫起来:走开!我不是故意的!走开!
第二天,我给他看了女孩最近的照片——躺在特殊病床上,身上插满管子,眼睛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她还活着,李文昌。她每天都要重新体验你带给她的痛苦。现在,你也在体验了。
他浑身颤抖,突然扯掉头上的电极:停止!我命令你停止这一切!
这不是惩罚,是治疗。我平静地说,记住,你正在变得更好。
两个月后,李文昌几乎变了一个人。他体重下降了十五公斤,头发大把脱落,经常在会谈中突然哭泣。神经反馈仪显示,现在只要看到受害者的图像,他的生理反应就会极度剧烈。
她永远不会好了,是吗一次会谈中,他哑声问。
不会。我诚实回答,她余生的每一分钟都将活在创伤中。
他双手捂脸,肩膀颤抖:我当时觉得她不会记得...觉得小孩子不懂...
现在你知道了。
那天夜里,监控捕捉到他在房间里用床单试图上吊。保安及时介入救下了他。
在医务室,他抓着我的白大褂哀求:让我死吧,医生,求你了。那些画面一直在我脑子里,她的眼睛...
我摇摇头:自杀不符合治疗目标,李文昌。我们要教你面对自己的行为,不是逃避。
当他被绑在床上接受镇静剂注射时,他喃喃自语:这不是法外之地...这是地狱...
我俯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不,这里只是让你行为产生应有后果的地方。法律原谅了你,但你的大脑不会。
走出医务室,小林担忧地看着我:张医生,这样真的符合伦理吗他进来时虽然是个混蛋,但至少神志清醒。
我看着窗外连绵的雨,想起那个永远需要挂着尿袋生活的女孩。
有些伤口太深,无法用常规方法治疗。我轻声说,有时候,正义需要穿上白大褂。
一年后,李文昌被转移到长期护理区。他大部分时间蜷缩在椅子上,盯着墙壁喃喃自语。当展示受害者图片时,他会缩成一团哭泣。法院年度审查认为他治疗进展不佳,仍需长期关押。
那天我收到另一封加密邮件:她今天笑了一次。很少,但是个开始。
回复邮件后,我走向三区。新来的病人正在大叫大闹,声称自己的精神病证明能够保护他。
我拿起新的档案,深吸一口气,走向那间熟悉的诊疗室。
雨还在下,但某些伤口终于开始结痂。在这个被称为法外之地的地方,治疗仍在继续,以一种不同于法庭的方式,丈量着罪与罚的距离。
data-fanqie-type=pay_tag>
《法外之地》-

时间在青山精神病院里呈现出一种粘稠的质感,既缓慢又沉重。李文昌的崩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缓慢的凌迟,由他自已的罪孽亲手执刀。
他被转移到了低安保区的单人房间,并非因为他不再危险,而是因为他已不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除了他自己。他大部分时间蜷缩在靠窗的椅子上,花白的头发变得稀疏枯槁,眼神浑浊,盯着窗外同一片山林,四季更迭,他似乎毫无察觉。他的手指总是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抠挖,直到皮开肉绽,护工不得不给他戴上柔软的限制手套。
反馈疗法仍在每周进行,已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现在甚至不需要展示真实的照片,只需一个关键词——雨、放学、女孩——就足以触发他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窒息般的喘息,不受控制的战栗,有时是失禁,有时是歇斯底里的哀求,求那些总是盯着他的眼睛离开。
他开始出现严重的躯体化症状,抱怨腹部绞痛,下体疼痛。全身检查显示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phantom
pain
(幻痛),我在病历上记录,一种对受害者经历的病态认同和罪恶感躯体化表现。
他似乎真的在体验那个女孩所承受的痛苦的影子。
偶尔,在较为清醒的片刻,他会抓住我的袖口,声音破碎不堪:医生…结束吧…让我走吧…我认罪,我什么都认,送我去监狱,求你了…
我只是平静地抽出袖子,调整着他的点滴速度。监狱治不了你的病,李文昌。这里才是你该待的地方。我们需要根治它。
根…根治他眼神涣散地重复。
是的。我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确保你即使离开这里,每一次看到下雨,每一次看到校服,甚至每一次产生类似的冲动,都会体验到现在这种痛苦。直到那种痛苦成为比欲望更强大的条件反射。这就是治疗的目的。
他绝望地呜咽一声,再次缩回自己的世界。
院里并非铁板一块。年轻的助理医生小林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不安。她找到了我,眉头紧锁。
张医生,李文昌的状况…这真的是治疗吗他现在的情况比进来时糟糕十倍。PTSD症状严重,重度抑郁,有严重的自毁倾向。我们像是在…她斟酌着用词,…系统地摧毁他的心智。
我放下笔,看着她:小林,你认为他进来时的心智是健康的吗
当然不!他是个人渣,一个罪犯!但法律…
法律把他送到了这里,交给我們进行‘治疗’。我打断她,我们的职责不是让他感觉良好,不是让他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因为‘精神病’而逃脱了惩罚。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他绝不会再犯。对于他这种高智商、缺乏共情、善于利用规则的惯犯,传统方法无效。我们必须在他的大脑里建立一道无法逾越的疼痛屏障,将他的罪行与极致的痛苦直接挂钩。这很残酷,但这是唯一可能有效的‘治疗’。
但这符合伦理吗
那小女孩的一生符合伦理吗我的反问很轻,却让她哑口无言。有时候,伦理需要重新定义,为了更大的正义。
小林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低头离开了办公室。我知道她并未被说服。这很好,说明她还有作为一个普通医生的良知。而我的良知,早已交给了那个挂着尿袋、永远活在雨天的女孩。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文昌越来越沉默,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法院的年度审查再次到来。审查员看着李文昌行尸走肉般的状态,翻看着记录他
nightmares、恐慌发作、自杀倾向的病历,皱了皱眉。
治疗似乎…副作用很大。审查员谨慎地说。
对于根深蒂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治疗过程往往是痛苦而漫长的。我展示着最新的脑波监测图,但请看,他对特定刺激的生理反应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以前是愉悦兴奋,现在是极度恐惧和回避。这表明治疗在神经层面上是有效的。
审查员合上档案:看来仍需长期关押和观察。批准继续治疗。
审查员离开后,我回到三区。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绝望混合的味道。在走廊尽头,我看到了新来的赵医生正在和另一个病人谈话。那个病人同样因暴力犯罪入院,同样试图表现得配合以获得特权。赵医生年轻,理想主义,相信言语和药物的力量。
我经过时,听到那位病人正在熟练地背诵忏悔词,眼神却飘忽不定,计算着得失。
赵医生满意地点点头。
我脚步未停,心中毫无波澜。我知道,很快,赵医生就会学到这一课:有些恶魔,无法用常规的方式驱赶。这座山中的医院,这片被称为法外之地的领域,自有它残酷的运行法则。
它并非逃脱制裁的天堂,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地狱。一座用白大褂、药物和看似先进的仪器精心构筑,专门吞噬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罪人的地狱。
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这座地狱的火焰,持续而精准地燃烧。
我推开李文昌的房门。他正对着窗户喃喃自语,窗外,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下雨了…他哆嗦着说,眼神惊恐地望向我,仿佛寻求庇护。
我没有回答,只是记录下他的生命体征。
雨声敲打玻璃,不绝于耳。
《法外之地》
-
雨滴的后续
加密邮件里的代号是雨滴。
每隔几周,雨滴的更新会准时抵达我的加密邮箱。发件人是女孩的母亲,一位被无尽的悲伤和坚韧淬炼成钢铁的女性。我们之间的通信,是我在这灰色地带行走时,为数不多能触摸到的真实温度。
日期:
10月12日
主题:
雨滴-月度更新
张医生,
希望您一切安好。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
嘉嘉(女孩的名字,我第一次知道)最近情况…算是略有平稳。身体上的感染控制住了,新的尿管适配得更好,减少了部分不适。但这只是物理层面的。
她大部分时间依旧沉默,像一尊易碎的瓷娃娃,望着窗外(她的房间看不到雨,我们特意选的)。但有时,尤其是阴雨天,即使看不到,她似乎也能感知到。她会开始无声地流泪,身体轻微颤抖,无法安抚。护士说这是躯体记忆。
有一个微小的变化。艺术治疗师上周带来了一种新的软陶泥。嘉嘉没有像以前那样推开或捏碎,她无意识地用手捏了很久,最后…看起来像是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治疗师哭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第一次,她创造出了某种东西,而不是纯粹的破坏或退缩。
这算希望吗我不知道。可能只是无意识的动作。但我把它烤制保存起来了。
她母亲的字里行间,是一种被漫长折磨稀释后的绝望和抓住任何一丝微小可能的倔强。
日期:
12月24日
主题:
回复:雨滴-月度更新
收到。小花是重要的进步,即使是偶然。请继续提供安全的创作材料,不期待结果。她的躯体记忆需要时间淡化,急不来。保重自身。
———张
日期:
2月14日
主题:
雨滴-更新
张医生,
冬天很难熬。嘉嘉生了场褥疮,因为长期卧床。疼痛让她更加封闭。
但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解读。昨天我在她床边读一本很旧的故事书(她小时候最喜欢的),读到一个关于森林里小兔子的段落时,她的手指…非常轻微地动了一下,搭在了我的手背上。持续了大概几秒钟。
我屏住呼吸,不敢动。然后她移开了。
这是巧合吗还是她听见了甚至…想起了什么
她母亲仍在捕捉任何一丝可能的意识微光。
日期:
3月30日
主题:
回复:雨滴-更新
不是巧合。听觉和触觉的记忆可能埋藏很深,但存在。继续和她说话,读她熟悉的东西。不必强求回应。让熟悉的声音成为她感到安全的背景音。疮口护理务必仔细,疼痛会加剧退缩。
———张
日期:
6月15日
主题:
雨滴-紧急
张医生,
抱歉深夜打扰。今天下午雷雨很大。嘉嘉反应非常剧烈,不是往常的哭泣颤抖,而是…尖叫。持续了很长时间,嘶哑的,不像人的声音。她抓伤了自己的手臂和脸。
我们不得不使用了镇静剂。
她睡着后,我崩溃了。这么多年,我以为眼泪早就流干了。原来没有。
她是不是永远都好不了了那个恶魔是不是永远地从她这里偷走了晴天
我很少收到她母亲如此情绪失控的邮件。绝望像潮水一样涌出屏幕。
日期:
6月16日
主题:
回复:雨滴-紧急
收到。应激反应升级,但这也是一种宣泄,比完全内缩要好。伤口处理好。下次提前预判天气,在雷雨前使用抗焦虑药物,不要等发作。这不是倒退,是进程的一部分。
他也在雨里。每一天。
保重。你不是一个人。
———张
我放下鼠标,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青山的连绵雨雾。李文昌在他的房间里,大概正对着雨声瑟瑟发抖,被phantom
pain和罪恶感撕裂。
一边是施加者,在法外之地承受着内心炼狱的煎熬。
一边是承受者,在真实的世界里,挣扎着从破碎的躯壳和灵魂中寻找一丝拼凑回去的可能。
法律的判决将他们分开,但痛苦却以某种残酷的方式将他们扭曲地连接在一起。
我没有告诉嘉嘉母亲李文昌的具体情况,只模糊地暗示他受到了应有的制约。她也不再问。对我们而言,那个男人的具体下场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嘉嘉能否在下一次雨停时,呼吸能稍微顺畅一点。
希望渺茫,微如萤火。但在这样的黑暗里,一点萤火已是全部。
我回复完最后一封邮件,从锁着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复印件。那是嘉嘉出事前一年学校活动的照片,穿着小裙子,对着镜头笑得毫无阴霾,眼睛亮得像星星。
我把复印件放在李文昌最新的脑波监测报告旁边。报告上那些剧烈波动的曲线,显示着他正承受的巨大痛苦。
我看着照片里女孩的笑容,又看看报告上的曲线。
然后我继续写下一次的治疗计划。
雨还在下。治疗尚未结束。
《法外之地》
-
最终章:雨何时停
三年过去了。
青山精神病院的走廊依旧弥漫着消毒水和陈旧情绪混合的味道,一成不变。但有些东西,还是在时间无声的侵蚀下,发生了变化。
李文昌彻底垮了。不是那种戏剧性的、轰轰烈烈的崩溃,而是一种无声的、彻底的湮灭。他不再对治疗有剧烈反应,只是终日蜷缩在轮椅里,眼神空洞地望着墙壁某一点,口水沿着嘴角流下也毫无知觉,需要护工定时擦拭。他的大脑似乎启动了一种终极保护机制,彻底烧断了那根连接现实与痛苦的回路的保险丝。他活在一片虚无的混沌里,对外界的刺激只剩下最原始的生理反射。
医学上,这可能是最糟糕的结果之一——一个无法交流、无法认知、需要全天候护理的精神废人。
但对我,对那个永远活在雨天里的女孩而言,这是一种终结。一种残酷的、代价高昂的终结。他再也无法思考他的罪行,无法感受得意或忏悔,当然,也再也无法构成任何一丝一毫的威胁。那道疼痛屏障已彻底固化,甚至超越了他意识所能承载的极限。
法院的最新审查结论是:患者病情极度恶化,丧失基本认知及行为能力,无改善可能,建议转为永久性监护关怀,不再进行积极治疗。
他被移出了三区,送到了后院一栋安静的小楼,那里收容着那些再也无法回归社会、只需维持最基本生命体征的灵魂。他的法外之地,最终变成了一间放着单人床、带护栏和消毒柜的安静房间。
我的工作,在他身上,算是结束了。
另一边,雨滴的邮件依旧定期到来。
日期:
9月10日
主题:
雨滴-近况
张医生,
希望您安好。
嘉嘉今年二十岁了。我们在一个安静的咖啡馆角落,给她吃了一小块不带蜡烛的蛋糕。她没什么反应,但也没有抗拒。
最大的进展是,经过长期反复的物理治疗和神经调控,她对膀胱的部分感知似乎恢复了一点点。这意味着她有时能意识到需要排空,虽然仍然无法自主控制,但至少减少了因完全无感而导致的反复感染风险。这大大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医生说这是个奇迹。
她仍然沉默,但尖叫和自伤行为越来越少。艺术治疗里,她捏的小花形状越来越多了,虽然依旧抽象。
秋天了,窗外的叶子变了颜色。有时候,她会盯着看很久。
她母亲的字里行间,不再只有绝望,开始掺杂进极微小的、关于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的细节。奇迹这个词,第一次出现。
日期:
9月11日
主题:
回复:雨滴-近况
收到。奇迹是你们永不放弃的结果。为她感到高兴。秋天的色彩是很好的刺激。保重。
———张
我关掉邮件,走到办公室的窗前。外面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敲打着这片被高墙围起来的法外之地。
雨幕中,我看到护工推着李文昌的轮椅,匆匆穿过庭院,从一栋楼前往另一栋楼。他裹在厚厚的毯子里,头歪向一边,对落在脸上的雨滴毫无反应。那些曾让他恐惧尖叫的雨,如今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水分子。
他曾聪明地找到了这里,以为找到了逃脱惩罚的天堂。
他却不知道,这里只是用一种他无法理解、无法承受的方式,执行了另一种形式的正义——或者说是了结。
那个被他摧毁的女孩,在亲人无尽的爱的支撑下,正以毫米为单位,艰难地从废墟中向外爬行。
而这个施加摧毁的人,则在专业的治疗下,滑入了意识的黑洞,永远地停留在了自己的罪孽所化的暴雨里。
雨还在下。
但一场雨,似乎终于快要走到了尽头。
另一场雨,则永无停歇之日。
这或许,就是关于法外之地最终的回答。
我转身离开窗口,拿起下一份新病人的档案。又一个试图利用系统漏洞的灵魂即将到来。
这里的雨,从不会真正停止。而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场雨,都落在它该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