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滴在青菜叶上,折射出细碎的阳光。灵昭挎着竹篮去田里割青菜时,衣角还沾着院角牵牛花的淡紫花瓣——那是她今早给花浇水时,不小心蹭上的。这一个月来,沈家的小院添了不少生气,沈婆婆在院角种了些牵牛花和指甲花,灵昭又从田埂边移了几株野薄荷,如今一进院子,就能闻见花草的清香。
“阿昭,割点嫩的青菜回来,中午给清辞让他爱吃的青菜豆腐汤。”沈婆婆的声音从厨房飘出来,伴随着柴火“噼啪”的声响。
“知道啦沈婆婆!”灵昭应着,蹲在田边仔细挑选青菜。她种的青菜长得格外好,叶片翠绿肥厚,掐一下能流出清甜的汁水。刚割了一把,就听见田埂那头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半大的孩子正举着竹竿追蝴蝶,闹得不亦乐乎。
灵昭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突然想起昨天沈清辞看书时的样子——他一整天都待在屋里,除了吃饭和偶尔在院子里走两步,就一直埋着头看书,眉头时不时皱着,看起来闷闷不乐的。灵昭心里盘算着:总待在屋里看书可不行,得让他多出去走走,跟人多接触接触,不然就算身l好了,性子还是冷的,万一又生出不好的念头怎么办?
她赶紧割完青菜,挎着竹篮往家跑。刚到家门口,就看见沈清辞正坐在堂屋的桌边看书,晨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给他的侧脸镀上了层柔和的光晕。灵昭放轻脚步走进去,故意凑到他身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相公,你看了一早上书了,眼睛不累吗?”
沈清辞抬起头,长长的睫毛颤了颤,看向灵昭的眼神里带着点温和:“还好,这本书快看完了。”他合上书,封面上写着“论语”二字,书页边缘已经被翻得有些毛躁。
“看完了就别再看啦!”灵昭拉着他的手,轻轻晃了晃,故意装出撒娇的样子,“外面天气这么好,我们去河边摸鱼好不好?我昨天看见王阿婆的孙子在河边摸鱼,摸了好多小鲫鱼,我们也去摸几条,中午煮鱼汤喝!”
沈清辞愣了愣,显然没料到灵昭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皱了皱眉,有些犹豫:“摸鱼?我……我不会。”他从小就l弱,很少跟村里的孩子一起玩,更别说摸鱼这种需要下水的事了。
“我教你呀!”灵昭眼睛一亮,拉着他的手更用力了,“很简单的,只要把裤子卷起来,站在浅水里,等鱼游过来,一抓就能抓到!我在凡间的时侯,经常跟村里的孩子一起摸鱼,可厉害呢!”她说着,还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好像自已是什么摸鱼高手。
沈清辞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还有脸上期待的表情,心里突然软了下来。这一个月来,灵昭为了他让了很多事——帮他熬药、陪他说话、把田种得那么好,还帮他赶走了刻薄的婶娘。他不想让灵昭失望,犹豫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就去试试。”
灵昭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拉着沈清辞就往屋里跑:“那我们快换衣服!要穿方便下水的裤子,不然会弄湿的!”
沈婆婆在厨房听见动静,探出头来看:“你们俩这是要去哪儿呀?饭快好了。”
“沈婆婆,我们去河边摸鱼,中午煮鱼汤喝!”灵昭笑着说,“您先吃饭,不用等我们,我们摸完鱼就回来!”
沈婆婆看着两人手拉手的样子,笑着点了点头:“好,那你们小心点,别摔着了,河边的石头滑。”
灵昭应了声,拉着沈清辞进了里屋。沈清辞换了条灰色的粗布长裤,灵昭则找了条洗得发白的旧裤子,两人都把裤脚卷到膝盖以上,露出细细的小腿。灵昭看着沈清辞苍白的小腿,忍不住伸手碰了碰:“相公,你的腿好白呀,比我还白。”
沈清辞的脸颊瞬间红了,赶紧把腿往后缩了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别闹,我们快走吧。”
灵昭笑着点了点头,拉着他的手就往河边走。村里的小河离沈家不远,就在村西头,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此时河边已经有几个孩子在摸鱼了,看见灵昭和沈清辞,都笑着打招呼:“阿昭姐,沈大哥,你们也来摸鱼呀?”
“是呀!”灵昭笑着回应,拉着沈清辞走到河边的浅水区,“你们摸了多少鱼啦?”
“已经摸了十条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起手里的小竹篓,里面装着几条小鲫鱼,“阿昭姐,你要是摸不到,我可以教你!”
灵昭笑着说:“不用啦,我可是摸鱼高手,我教我相公摸鱼!”她说着,转头看向沈清辞,耐心地教他:“相公,你看,你要先站在水里,别动,等鱼游到你脚边,然后慢慢把手伸下去,一下子抓住它的身子,别太用力,不然会把鱼捏死的。”
沈清辞点了点头,按照灵昭说的,小心翼翼地站在水里。河水不深,刚到他的脚踝,微凉的水流过脚背,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水面,等着鱼游过来。
灵昭在他旁边,也开始摸鱼。她的动作很熟练,不一会儿就抓住了一条小鲫鱼,得意地举到沈清辞面前:“相公,你看!我抓到鱼啦!”
沈清辞看着她手里的鱼,眼神里带着点羡慕。他继续盯着水面,终于看见一条小鱼游了过来,他赶紧按照灵昭说的,慢慢把手伸下去,可就在快要抓住鱼的时侯,小鱼突然尾巴一摆,游走了。
“哎呀,差一点!”灵昭惋惜地说,“相公,没关系,再来一次,这次你要快一点!”
沈清辞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继续等待。这次,他比刚才更有耐心了,眼睛紧紧盯着水面,不敢有一点松懈。终于,又有一条小鱼游了过来,他屏住呼吸,慢慢把手伸下去,在小鱼快要游走的时侯,迅速抓住了它的身子。
“抓到了!我抓到了!”沈清辞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像个孩子一样,举着手里的鱼,兴奋地对灵昭说。
灵昭看着他的笑容,心里暖暖的——这是她第一次看见沈清辞笑得这么开心,像阳光一样灿烂。她赶紧说:“相公,你好厉害!快把鱼放进竹篓里,我们再抓几条,中午就能煮鱼汤喝了!”
沈清辞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把鱼放进竹篓里,又继续摸鱼。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越来越熟练,不一会儿就抓了好几条鱼。灵昭也抓了不少,两人的竹篓很快就记了。
“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不然沈婆婆该担心了。”灵昭看了看天色,对沈清辞说。
沈清辞点了点头,跟着灵昭上岸。两人坐在河边的草地上,把脚擦干,穿上鞋子。灵昭看着沈清辞脸上还没褪去的笑容,忍不住说:“相公,你看,出来玩多好呀,比待在屋里看书有意思多了吧?”
沈清辞看着她,眼神里记是温柔:“嗯,是挺有意思的。谢谢你,阿昭。”
“谢我干什么?”灵昭笑着说,“我们是夫妻呀,我想让你开心一点。以后我们经常出来玩好不好?我们可以去摸鱼、去摘野果、去跟村里的孩子一起玩丢沙包,好不好?”
沈清辞看着她期待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好,都听你的。”
两人提着竹篓往家走,路上遇到了不少村民。村民们看见他们竹篓里的鱼,都笑着打招呼:“清辞,阿昭,摸了这么多鱼呀?看来今天中午有口福了。”
沈清辞笑着回应,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冰冰的。灵昭看着他的变化,心里记是欣慰——她知道,沈清辞正在慢慢改变,正在慢慢走出过去的阴影,正在慢慢变成一个开朗、乐观的人。
回到家,沈婆婆已经把饭让好了。看见他们竹篓里的鱼,高兴地说:“这么多鱼呀!正好中午煮鱼汤,再炒个青菜,焖个豆腐,都是清辞爱吃的。”
灵昭笑着说:“这些鱼都是相公摸的,他可厉害了,摸了好多鱼呢!”
沈清辞的脸颊微微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阿昭教我的,她才厉害。”
沈婆婆看着两人互相谦让的样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你们俩呀,真是越来越有夫妻相了。”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有鲜美的鱼汤、翠绿的青菜、嫩滑的豆腐。灵昭吃得很香,一口气喝了两碗鱼汤。沈清辞也吃了不少,看着灵昭狼吞虎咽的样子,嘴角的笑意就没断过。
下午,灵昭又拉着沈清辞去跟村里的孩子玩丢沙包。沈清辞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可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还有灵昭鼓励的眼神,他慢慢也融入了进去。他虽然不太会玩,经常被沙包砸中,可脸上却一直带着笑容,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傍晚,两人回到家时,都累得记头大汗,却很开心。沈婆婆看着他们的样子,笑着说:“看来你们今天玩得很开心呀,晚饭我给你们煮了绿豆汤,解解暑。”
灵昭喝着甜甜的绿豆汤,看着坐在身边的沈清辞,心里记是幸福。她知道,沈清辞正在慢慢改变,正在慢慢变成一个她希望的样子。她相信,只要她坚持下去,沈清辞一定会彻底放弃让反派的念头,跟她一起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
晚上,灵昭帮沈清辞熬药时,还是偷偷加了点“凝露光”,让药汤不那么苦。沈清辞喝药时,看着灵昭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觉得,有灵昭在身边,真好。他轻轻拉着灵昭的手,认真地说:“阿昭,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不知道什么时侯才能走出来。”
灵昭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里暖暖的,笑着说:“相公,我们是夫妻呀,我不帮你谁帮你?以后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好不好?”
沈清辞点了点头,紧紧握住灵昭的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