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 第194章  人死如灯灭

徐妙音之父,乃是大乾当代英国公。
大乾从开国伊始流传到如今,公爵之家仅剩下三家。
英国公徐氏、镇国公常氏、魏国公李氏。
本代英国公徐英便是皇后徐妙音的父亲,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深居简出。
不参与朝政,只在府中偶尔操心家中的生意。
徐妙音兄妹三人,徐天、徐妙音、徐臻感情笃厚,兄长徐天在江南军中任指挥使,幼弟徐臻任大理寺少卿。
一位走军中获取战功,未来要继任英国公爵位,一位走仕途为兄长臂膀。
本代镇国公,便是大将军常茂,掌管天下兵马威风八面。
常茂膝下有一子三女,长子常春今年立下不少战功,让常茂面上有光。
将来镇国公的爵位,必定是他的。
三个国公之家,唯独魏国公李氏稍显落魄,只因前代魏国公早亡。
李家兄弟李成业、李成梁关系算不上和睦融洽。
兄长李成业承继了爵位,常年待在岭南任岭南总兵官,与獠人激战。
李成梁又远在辽东防备北蛮人,使得李家没有人留在京城主持大局,声望渐渐不如其他两家。
朱晟说起往事,颇为得意,他对徐皇后是真心爱之、怜惜,才多年不曾纳新的嫔妃入宫。
徐皇后眼含柔情,轻声说道:“臣妾知晓陛下您对臣妾的怜爱,只是臣妾与陛下成婚多年,却一直没有生育一儿半女……”
她的眼中流露出一抹悲伤:“臣妾对不起先皇嘱托,对不起陛下。”
皇后成婚十年无所出,皇帝没有直系子嗣,这件事儿前几年闹得很凶。
六部官员,尤其是礼部的官员没少上书,请皇帝纳嫔妃,留子嗣。
否则皇帝无后,动摇江山社稷!
官员们的上书一次比一次激烈、露骨,发展至最后,直接将怒火烧到了徐家身上。
外界传得沸沸扬扬,声称皇后“善妒”,生不出子嗣便利用手段让其他两个妃子也生不出子嗣。
还百般阻挠皇帝纳嫔妃,她分明包藏祸心!
正统六年,继位后从未有过独断专行的皇帝朱晟下令:缉捕京城内妄议、诋毁皇后者!
朝中官员、市井百姓,因此获罪者多达一百零六人,一时间全城骇然。
从那之后,再无人敢妄议皇后,请皇帝纳妃的声音虽然还有,也只是零星之语罢了。
朝臣们看明白了,他们这位陛下是待皇后真心,皇帝是个痴情种,如之奈何?
朱晟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握住了徐皇后的手,轻叹口气:“这些年,你受委屈了。”
徐皇后握着朱晟有些冰凉的手,神情变得哀伤无奈。
“臣妾在深宫中听不见外面的闲言碎语,只是我家中幼弟常在大理寺行走,风言风语没少令他难过。”
“陛下,这些年其实父亲偶尔与臣妾通信,让臣妾劝说陛下一二。”
朱晟半眯着眼,沉默了片刻,问道:“他让你劝说朕什么?”
徐皇后忍着眼泪,柔声说道:“他说,凡事过犹不及,过刚易折,陛下您所行之举要对抗的是大乾的勋贵文官。”
“大乾三百年了,您不是太祖皇帝,也不是太宗皇帝,何苦劳心伤神至此呢?”
朱晟闻言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可是你从未劝说过朕。”
徐皇后摇了摇头。
“臣妾清楚陛下心如磐石,根本不会为外人所动,臣妾不懂朝政,只能在衣食住行上为陛下操持一二,帮一点陛下的忙。”
朱晟握着徐皇后的手又用力了几分。
徐皇后懂他,支持他,虽然能做的不多,但已经够了。
“世上懂朕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皇后,一个是三弟,朕已经知足了。”
朱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眼皮越发沉重。
“朕初登基的时候雄心万丈,自认为堪比太祖太宗,可事到如今朕才明白,人力有时而尽。”
“朕终究不是太祖太宗,朕光是与自己的臣子斗,便耗费了大半精力……”
朱晟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声音如同呢喃。
“老天爷,再给朕五年就好,五年……”
朱晟睡了过去,呼吸略有些急促,好一会儿才平稳。
徐皇后为朱晟盖好被子,掖了掖被角。
“陛下,您对臣妾的情与恩,恩重如山。”
徐皇后眼中含泪,轻声细语。
“如今陛下与臣妾的恩情,终究要断了,臣妾舍不得您。”
泪水簌簌落下,徐皇后抚摸着朱晟的脸颊。
“可是徐家还在,徐家不能就这么倒了,人死如灯灭,活着的人还得过下去。”
徐皇后擦拭着脸上的泪水,神情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陛下您走了,徐家便是臣妾的家,无论朝中风云变幻,臣妾始终要站在徐家这边。”
她缓缓地站起身,最后看了朱晟一眼,转身离去。
待徐皇后走远,朱晟闭上的眼睛竟又睁开了,可是朱晟已经再没有力气,说一句话。
这位大乾王朝的君王,已然耗尽了仅存的生命力,到了弥留之际……
大乾,檀州,香县。
香县蓬莱镇,一杆大旗迎着冬日的烈风飘扬。
大旗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两个大字——募兵!
募兵处人头攒动,排队的青壮络绎不绝,还有来看热闹的百姓围在远处。
“哎?这是哪支军队在募兵?咋这么多人?”
途经蓬莱镇的客商瞧着热闹,凑过来询问。
“兄台不是檀州本地人吧?”
围观的百姓侃侃而谈,指着大旗下面的几个官兵说道:“看见没有?那几位是辽东宁远卫的千夫长,参与过喜峰口之战的英雄!”
客商踮起脚尖瞧了瞧,瞪大眼睛:“啥?喜峰口之战?真是他们呀?”
先前说话那百姓挺了挺胸膛,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那还有假?新任宁远卫指挥使林枫林大人,为了补充宁远卫兵源,在我们檀州募兵,为啥?因为我们檀州爷们能打呀!”
一般来讲,募兵需要在本地招募,理由很简单,异地募兵谁去当兵?谁愿意为了你的宁远卫卖命?
不过辽东军在檀州口碑不错,尤其是宁远卫的林枫,更是声名远播。
提到他,檀州百姓无人不是竖起大拇指,要是没有林枫,檀州早就被北蛮人给夺了去。
故而一听说宁远卫来募兵,百姓云集响应,甚至有很多从别的地方赶来,参与募兵。
客商啧啧称奇,问道:“那待遇咋样?我可听说辽东穷,远不如燕云呢!”
那百姓嘿嘿一笑:“兄台孤陋寡闻了吧?林大人上任了指挥使一职,正在筹划提高军饷的事儿,说以后辽东军的俸禄要跟燕云这边持平呢!”
他越说越来劲:“行了不跟你说了,我也去试试!万一能选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