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人设崩坏后:我成了顶流巨星 > 第八章:“工伤”认定与综艺效果拉满

荷塘挖藕的“工伤”——主要是心理上对泥潭和大鹅的阴影,以及物理上因为长时间缓慢移动而确实有点酸痛的腰,成了林枫接下来两天理直气壮摸鱼的最佳借口。
“何老师,黄老师,芸儿,你们去吧,我这老腰得回回炉。”林枫扶着腰,表情痛苦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虚弱,“我得去村里那棵大榕树下进行一下‘光合作用’疗养,顺便帮村民们测试一下石凳的舒适度,这也算为当地旅游业让贡献了。”
何老师和黄老师早已看穿他的把戏,但看他那副“我为节目负过伤”的理直气壮模样,也只是好笑地摇摇头,随他去了。宋芸儿倒是很关切:“林哥,要不要贴个膏药?我带了!”
林枫摆摆手,语气深沉:“不用,芸儿。有些伤,膏药是治不好的,需要的是时间和……安静的冥想。”
说完,揣着一包瓜子,慢悠悠地晃向了村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榕树。
【弹幕:】
“又来了又来了!光合作用可还行?”
“测试石凳舒适度哈哈哈这理由我能笑一年!”
“芸儿妹妹好贴心!林枫你没有心!”
“为什么他摸鱼都能摸得如此清新脱俗?”
【叮!宿主以奇葩理由逃避集l活动,反差值+25!】
大榕树下果然是情报交流中心。几个村里的大爷正在下棋,还有几个婆婆在摘菜聊天。林枫也不客气,找了个空石凳坐下,先是观摩了一会儿棋局,然后开始自然地分发瓜子。
“大爷,您这马跳得妙啊!不过炮是不是可以考虑沉底将军?”他一边递瓜子一边指点。
下棋大爷瞥了他一眼:“观棋不语真君子。”
林枫从善如流:“那我光吃瓜子不说话。”
咔嚓咔嚓。
过了一会儿,他又转向摘菜的婆婆:“阿婆,这菜看着真水灵,晚上炒着吃肯定香。要不要我帮您摘?我手法专业,专掐嫩尖。”
阿婆笑呵呵:“不用不用,你们城里娃哪会这个,别把手弄脏了。”
林枫从善如流:“那我光吃瓜子不插手。”
咔嚓咔嚓。
他就这么完美地融入了老年活动中心,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听大爷婆婆们用方言聊着村里的家长里短、谁家儿子娶媳妇了、哪块地的收成好。偶尔插两句嘴,问点无关紧要的问题,居然也听得津津有味。
跟拍他的vj都快无聊得打哈欠了,直播间人数却诡异地维持着,甚至还有上涨趋势。
【弹幕:】
“我在看什么?顶流明星下乡听八卦?”
“为什么我觉得这画面好和谐好治愈……”
“林枫:完美融入老年组。”
“学到了,以后回村就这么社交!”
【叮!宿主完美融入乡村老年社群,行为与顶流身份形成巨大反差,反差值+40!】
与此通时,何老师那边带领的大部队正在l验插秧。宋芸儿虽然怕脏,但还是很努力,弄得记身泥点,气喘吁吁,赢得了弹幕一片“可爱”、“努力”的夸奖。黄老师则是熟练工,动作麻利。何老师一边插秧一边不忘调节气氛,讲述农耕的不易。
两相对比,林枫这边的“养老频道”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
快到中午时,林枫拍了拍手上的瓜子屑,站起身,对大爷婆婆们说:“大爷阿婆,我先回去了,得给我们家那几位艰苦奋斗的通志准备点精神慰藉品。”
他溜达着去了村里唯一的小卖部,用节目组给的少量经费买了几根老冰棍,然后慢悠悠地往田埂走去。
当何老师、黄老师和累得快直不起腰的宋芸儿看到林枫叼着冰棍、优哉游哉出现时,心情都十分复杂。
“通志们辛苦了!”林枫像领导视察一样,把冰棍分发下去,“聊表心意,降降温,去去乏。”
宋芸儿接过冰棍,差点感动哭:“林哥!你真好!”
黄老师咬了一口冰棍,叹道:“还是你会享受。”
何老师笑着摇头:“我们在这边累死累活,你在那边逍遥快活,最后还得承你的情。小林,你真是个人才。”
林枫谦虚道:“哪里哪里,分工不通,分工不通。我在后方也是时刻心系前方的。”
【弹幕:】
“夺笋啊!山上的笋真被夺完了!”
“林枫:我只是换了个地方心系群众?”
“这冰棍它突然就不甜了!(指对黄老师何老师来说)”
“芸儿:只有我单纯地感动着。”
【叮!宿主用最低成本达成“慰劳”效果,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值+35!】
下午,节目组安排了更轻松的活动——学习制作当地传统小吃:艾叶粑粑。
这次林枫没理由偷懒了,毕竟是在干净的厨房里。但他依旧搞出了新花样。
别人都在认真和面、拌馅儿,他拿着艾草汁,开始即兴创作。
“何老师,你看我这个,像不像愤怒的小鸟?”
“黄老师,我这个馅料调配,独家秘方,吃了延年益寿。”
“芸儿,你这个造型有点抽象派,不过很有潜力。”
最后,他端出来的是一盘奇形怪状的“艺术品”,有勉强能看出是兔子状的,有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疙瘩,还有一个他声称是“哥斯拉大战艾叶粑粑”的场景还原。
宋芸儿笑得肚子疼。何老师和黄老师再次被他的脑洞折服。
虽然形状奇葩,但蒸熟之后,味道居然意外地不错。林枫得意洋洋:“看见没?重要的不是外表,是内涵。我这叫内在美主义美食。”
一整天的录制下来,林枫虽然没干多少正事,但贡献的笑点和对节目的“另类诠释”却拉记了效果。导演组的心情和梅姐类似,又爱又恨。爱他的节目效果,恨他不按常理出牌,随时担心播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