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炉火照我家 > 第一章

1
导语
1985年,炉火炙热,生活冰冷。
陈卫东在钢厂挥汗如雨,却连妹妹的学费都凑不齐。
一次事故让他觉醒过目不忘的能力,从此——
他记下全厂设备图纸,修好进口转炉,一战成名;
他背熟外贸政策,倒卖边角料,赚到第一桶金;
他钻研会计知识,帮街道办厂扭亏为盈,被破格提拔;
他暗中布局,承包濒临倒闭的附属厂,打造私人帝国;
他让父亲重新挺直腰杆,让母亲看病不愁,让妹妹考上大学,让弟弟穿新衣上学……
这不是重生者的先知先觉,而是一个普通青年,用脑子、用双手、用永不熄灭的炉火,照亮全家人的未来!
---
2
正文
第1章:三十二块的绝望
1985年3月,红星钢铁厂转炉车间。
炉火熊熊燃烧,铁水在炉中翻滚。
陈卫东抹了把脸上的汗,还有半小时就下班了。
他满脑子都是妹妹蹲在校门口哭的样子:哥,王老师说……再不交学费,下周就不让我进教室了。
陈卫东攥紧了兜里那张皱巴巴的工资条,三十二块五毛,连妹妹一学期的书本费都不够。
卫东!发什么呆钢包要溢了!班长吼了一声。
他猛地回神,扑向操作台。
就在这时,头顶吊车钢索突然断裂。
闪开!他一把推开新来的学徒,自己却被飞溅的钢花烫中额头,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
3
第2章:炉火中的觉醒
醒来时,消毒水味刺鼻。
陈卫东躺在厂医院的硬板床上,头痛欲裂。
耳边传来护士的声音:这个小伙子伤得不轻。
是啊,为了救人才受的伤。
家属什么时候来
听说家里条件不好,可能要晚点。
陈卫东心中一紧,努力回忆刚才发生的事。
救了新来的学徒,自己被烫伤,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时,病房门被推开,母亲匆匆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煤灰。
卫东!你醒了!她扑到床边,眼泪止不住地流。
妈,你怎么来了
你爸打电话说你受伤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医院
厂里的人通知的。
陈卫东看着母亲憔悴的脸,心中一阵酸楚。
妈,我没事。
你头上这么大的伤,还说没事!
母亲用手轻抚他的额头。
医生说你可能有脑震荡。
我真的没事。
陈卫东闭上眼,却发现自己能清晰看见护士刚才说的话、医生查房时的诊断,还有床头的病历单内容,一字不差,刻在脑海里。
他猛地坐起,这不是幻觉,他,过目不忘了。
窗外,钢厂的汽笛长鸣,像一声冲锋号。
爸,妈,小妹,小弟……这一世,我带你们,活出个人样来。
---
4
第3章:破碎的家庭
陈卫东回到家,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墙皮斑驳脱落。
父亲坐在床边咳嗽。
母亲在厨房里熬药。
妹妹陈小雨趴在桌前写作业。
弟弟陈小明在墙角玩铁皮玩具。
爸,你咳嗽好些了吗
死不了。父亲声音沙哑。
母亲端着药走出来。
卫东,你头上怎么了
厂里出了点小事故。
什么事故
吊车钢索断了,我救了个新来的学徒。
父亲皱眉。
你这孩子,总是这样。
应该的。
那伤严重吗
不严重,就是烫了一下。
母亲叹气。
你爸的工伤赔偿金又被克扣了。
什么
张主任说,你爸的伤不算工伤。
陈卫东拳头紧握。
我去厂里问问。
别去。父亲拦住他,没用的。
那妹妹的学费怎么办
我……我去借。
母亲转身要走。
妈,你别去。
陈卫东拦住母亲。
我来想办法。
妹妹放下笔。
哥,我不上学了。
胡说什么!
我成绩不好,学不进去。
你成绩很好。
可是家里供不起。
妹妹眼泪掉下来。
陈卫东心如刀绞。
---
5
第4章:背诵条例的男人
三天后,陈卫东回到厂里。
车间主任张建国正在点名,看见他,冷哼一声:伤刚好就回来怕是想偷懒吧
主任,我想申请调到技术科。
全车间哄堂大笑。
技术科你个炉前工也配张建国讥讽道。
别以为救了个人就能上天,工人就是工人!
这时,厂长办公室传来脚步声,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正是新调来的行政办副主任周世昌。
怎么回事周世昌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陈卫东身上。
张建国赶紧汇报:厂长,这小子想调技术科,说他背得下所有安全条例。
哦周世昌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陈卫东。
那你背一段听听。
陈卫东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转炉安全操作规程》第三章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严禁正对出钢口……他一口气背了整整三页,一字不差。
全场鸦雀无声。
周世昌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笑道:不错,不过——他话锋一转,工人,就该有工人的样子。
技术科是研究国家设备的地方,不是给野路子开的杂耍班。
他抬眼,目光如刀:通知下去,他的调动暂缓。
另外……查查他最近跟谁走动,收了什么『废品』。
有人小声提醒:周主任,他救过人,厂长挺看重……
看重周世昌轻笑,在我爸管的厂子里,看重谁,我说了算。
---
6
第5章:图书馆的邂逅
红星区图书馆,陈卫东正在翻阅一本《外贸实务》。
你也看这个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他抬头,看见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年轻女孩,正是林晚秋。
我在自学。陈卫东有些局促。
林晚秋在他对面坐下,好奇地问:你一个工人,学这些做什么
陈卫东沉默片刻:想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林晚秋怔了一下,随即笑了:那你背得下这本书吗
陈卫东点点头,开始背诵第一章内容。
林晚秋越听越惊讶,这本书她也只是粗略翻过,而这个工人竟然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
陈卫东。
我是林晚秋,厂办的。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
---
7
第6章:雨夜的温暖
一个月后的一个雨夜,陈卫东在厂里加班到很晚。
走出厂门时,发现林晚秋撑着伞站在门口。
你怎么在这里他惊讶地问。
听说你最近经常加班。林晚秋脸微微红。
怕你淋雨。
陈卫东心中一暖:谢谢。
两人并肩走在雨中。
林晚秋偷偷打量着身边的男人:卫东,你为什么这么拼
因为我不想再看到家人受苦。陈卫东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妹妹为了省钱,一个馒头分两顿吃。
我母亲为了给我凑学费,偷偷去卖血……
林晚秋心中一颤,伸手握住了他的手:以后,让我帮你。
---
8
第7章:第一桶金的秘密
陈卫东开始利用过目不忘的能力,默默记下厂里所有设备的维修手册、技术参数、故障记录。
一个月后,厂里一台进口转炉突然停机,几个老师傅围着图纸研究了半天都没找出问题。
陈卫东主动请缨:让我试试。
你技术科长李工皱眉。
这可是价值上百万的设备。
我保证不损坏。
陈卫东语气坚定。
他闭上眼,在脑海中调出那本厚厚的维修手册,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一个微小的传感器故障。
半小时后,转炉重新轰鸣起来。
厂长亲自来视察,拍着陈卫东的肩膀:好小子,有两把刷子!
张建国脸色铁青,周世昌则在人群中冷笑:运气好罢了。
---
9
第8章:举报信的阴谋
但好景不长,张建国开始找茬:陈卫东,你最近是不是在搞什么副业
没有。陈卫东平静回答。
没有张建国冷笑。
那你哪来的钱给妹妹交学费
这时,周世昌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举报信:经查实,陈卫东涉嫌倒卖国家物资,建议厂里严肃处理。
陈卫东没有慌张:周主任,请问您举报我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周世昌一愣。
根据《国营企业物资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企业边角料属于可回收物资,职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处置。陈卫东一字一句地背诵着。
请问我的行为违反了哪一条
周世昌脸色变了:你……
而且。陈卫东继续说道。
我查阅了相关文件,发现厂里每年处理的边角料价值超过十万元,但实际收入只有几千元。
请问这笔差额去了哪里
全场哗然。
厂长皱眉:陈卫东,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赚八百块钱就是投机倒把,而某些人赚十万却没人管
他直视着周世昌,眼中没有畏惧,只有坚定。
---
10
第9章:家的温暖时光
回到家,妹妹正在做作业,看见他,高兴地跑过来:哥,我今天在学校得了小红花!
陈卫东摸摸她的头:真棒。
哥,你是不是发财了
为什么这么说
你给我的新书包好漂亮。
你喜欢就好。
母亲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热腾腾的面条:卫东,快吃点东西。
妈,你怎么又熬夜做饭
你爸说想吃面条。
父亲坐在桌边,精神比前几天好些:卫东,谢谢你。
爸,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
弟弟跑过来,手里拿着新买的玩具车:哥,你看我的新车!
真好看。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面条,这是他们很久没有过的温馨时光。
---
11
第10章:心意的表白
倒卖废钢成功后,陈卫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林晚秋。
他买了两条上海牌香烟,来到厂办找她:这是什么
林晚秋惊讶地看着他。
谢谢你帮我查周世昌的事。
陈卫东有些不好意思。
我知道你冒了风险。
林晚秋摇摇头:我们是朋友,应该的。
不。陈卫东认真地看着她。
我希望我们不只是朋友。
林晚秋脸红了:卫东,我爸爸……
我知道。
陈卫东打断她。
你爸爸是厂办主任,我是工人,门不当户不对。
但是晚秋,我一定会努力,让自己配得上你。
---
12
第11章:父亲的反对
随着陈卫东地位的提升,厂里开始有闲言碎语:听说陈副厂长和林主任的女儿好上了。
一个工人也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些话传到了林志远耳中。
那天晚上,林志远把女儿叫到书房:晚秋,你和那个陈卫东是怎么回事
爸,我们……
我不管你们什么感情。林志远严厉地说。
你一个中专生,有正式编制,前途无量。
他一个工人,能给你什么
爸,他很优秀……
优秀林志远冷笑。
他现在是副厂长,明天说不定就进去了。
你忘了周世昌的事了这种人太危险!
林晚秋咬着唇:爸,我相信他。
我相信林志远拍桌而起。
我明天就给你介绍市里的王科长,人家可是正科级干部!
---
13
第12章:妹妹的灾难
就在陈卫东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
妹妹陈小雨在街道办的文印社被查封了。
为什么陈卫东赶到现场,看见妹妹红着眼睛收拾东西。
有人举报我们无证经营。小雨哽咽道。
说我们是投机倒把。
陈卫东拳头紧握,他知道这是谁干的。
当天晚上,他找到林晚秋:帮我查查是谁举报的。
林晚秋犹豫了一下:卫东,这事……
求你了。
第二天,林晚秋带来了消息。
举报人是张建国的侄子,而幕后指使者,正是周世昌。
data-fanqie-type=pay_tag>
---
14
第13章:电力断供危机
周世昌开始疯狂报复。
他找到厂长:厂长,陈卫东这小子太嚣张了。
怎么了
他不仅倒卖国家物资,还勾结外面的人。
有证据吗
我正在收集。
那你尽快。
周世昌又找到张建国:老张,帮我盯着陈卫东。
周主任放心。
他不是想当厂长吗
让他尝尝当囚犯的滋味。
---
15
第14章:家再次陷入困境
妹妹的文印社被查封后,家里的气氛又变得沉重。
父亲坐在床边不说话。
母亲在厨房里偷偷抹眼泪。
妹妹趴在桌上写作业,但眼神空洞。
小雨,别难过了。陈卫东走过去。
哥,是不是因为我,你才被人针对
不是。
我知道,都是因为我。
小雨,你听我说。陈卫东蹲下来,看着妹妹的眼睛。
这不是你的错。
是那些坏人的错。
哥,我想上学。
你想上就上。
可是家里……
哥会想办法的。
弟弟从房间里跑出来:哥,我饿了。
陈卫东摸摸他的头:我去给你做饭。
---
16
第15章:门前的对峙
第二天,林晚秋没有来上班。
陈卫东等了一天,晚上鼓起勇气来到她家。
开门的是林志远:陈卫东
林志远脸色阴沉。
你来干什么
我想见晚秋。
她不想见你。
林志远冷冷地说。
我劝你也别再纠缠了,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陈卫东站在门外,拳头紧握。
这时,林晚秋从屋里跑了出来:爸!
晚秋,你回去!
不!
林晚秋眼中含泪。
爸,我爱你,但我也爱他!
他虽然现在是工人,但他有才华,有担当,他会成功的!
林志远气得发抖:你疯了!
我没疯!
林晚秋转身看着陈卫东:卫东,我相信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你!
---
17
第16章:账本的秘密
陈卫东没有选择忍气吞声,他找到周世昌:为什么要针对我妹妹
针对周世昌冷笑。
我只是在维护国家法律。
你一个工人,也配让你妹妹开什么文印社
那你自己呢陈卫东突然拿出一叠文件。
你倒卖计划内钢材的账本,我全都记下来了。
周世昌脸色大变:你……你胡说什么
《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投机倒把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陈卫东一字一句地背诵着相关法律条文。
周主任,您说这算不算情节严重
周世昌后退一步,眼中闪过恐惧:你……你威胁我
不,我只是在维护正义。
---
18
第17章
疯狂的报复
周世昌狗急跳墙,开始疯狂报复。
他卡住陈卫东工厂的电力供应,断绝原材料配额,甚至买通质检站出具不合格报告。
陈卫东的工厂面临停产,工人们开始抱怨:陈厂长,这怎么办
再这样下去,我们都要失业了。
陈卫东冷静地说:大家别急,我来解决。
他找到供电局:我们工厂是合法企业,为什么停电
上面有通知。
什么通知
具体我也不清楚。
陈卫东知道是周世昌在搞鬼。
---
19
第18章绝地反击
但陈卫东早有准备,他利用过目不忘的能力,早已记下了所有相关法规和政策。
他向市里举报周世昌的违法行为,同时联合南方港商,绕过二轻局直接申请省批文。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周世昌伪造工伤事故的证据。
那是他妹妹无意中目击的一起事故。
周世昌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故意制造工伤,导致一名工人终身残疾。
你妹妹看到了
周世昌脸色惨白。
她看到了日期,看到了地点,看到了你当时的表情。
陈卫东冷冷地说。
这些,我都记下来了。
20
第19章正义的到来
1986年春天,周世昌被纪委带走调查,他父亲也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停职审查。
厂里恢复了供电,原材料配额也批了下来,质检站的不合格报告被撤销,工厂重新开工。
工人们欢呼雀跃:
陈厂长万岁!
还是陈厂长厉害!
陈卫东站在工厂门口,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心中感慨万千。
21
第20章全家的转机
周世昌被调查后,陈卫东的附属机械厂正式投产,年产值突破百万。
妹妹重新开起了文印社,这次有了合法执照。
弟弟考上了重点中学,母亲的病也有了着落。
最重要的是,父亲重新挺直了腰杆。
儿子。
父亲拍着他的肩膀,眼中含泪。
你真的让咱们家过上了好日子。
陈卫东握住父亲的手。
爸,这都是应该的。
我们是一家人。
22
第21章
梧桐誓言
周世昌被调查后,林志远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主动找到陈卫东:
小陈啊,之前是我误会你了。
你是个好孩子,晚秋能跟你看上,是她的眼光好。
陈卫东笑了笑。
林主任,我会好好对她的。
那天晚上,两人在厂门口的梧桐树下重逢。
晚秋。
陈卫东握住她的手。
等我,等我让全家都过上好日子,我们就结婚。
我不等你发达才嫁给你。
林晚秋靠在他肩膀上。
我现在就愿意嫁给你,因为你已经是我心中最优秀的男人。
23
第22章
正义终至
周世昌被纪委带走后,调查组查出了大量证据。
他倒卖计划内钢材,收受南方商人贿赂,伪造工伤事故,贪污公款。
数罪并罚,被判刑十五年。
他父亲也被查处,涉案金额巨大,被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厂里人心大快。
这小子终于得到报应了!
陈厂长为我们出了口恶气!
张建国也被调离岗位,新来的车间主任是陈卫东推荐的。
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好。
24第23章炉火如春
1987年春节,陈卫东一家围坐在新买的彩电前看春晚。
妹妹考上了师范学院,弟弟成绩优异,母亲身体好转,父亲被返聘为厂里的技术顾问。
林晚秋坐在陈卫东身边,轻声说:
恭喜你,我们的万元户厂长。
陈卫东笑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全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窗外,红星钢铁厂的烟囱依然冒着白烟,但那不再是污染,而是希望的象征。
炉火照我家,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