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掌声如雨,每个人都在期盼之中对未来生出无数遐想。
有些人还没回神,忽然听见周川用很稳的声音插了进来。
“局长,咱们现在政策和钱的位置全解决了。”
“但想搞好起步,还卡一个东西。”
“要一台能处理庞大数据的超级计算机。”
“那台老机器早就不行了,况且高昂的电费就能掐断我们的路。”
超级计算机这个词,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所有人的心口。
杨卫民脸上的激动还没褪去,眉头就又拧了起来。
别人不懂,他这个当了半辈子领导的,怎么会不懂。
所谓的卫星项目,本质上就是个数据处理项目。
轨道计算、信号编码、姿态控制,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量级的数据。
没有一台足够强大的计算机,所谓卫星,就是个飞上天的铁疙瘩。
“银河那台机器,还能用吗?”
杨卫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看向钱宏明。
钱宏明还没开口,一直管着账本的刘卫国先苦着脸站了起来。
他从一堆旧账本里,翻出几张已经发黄的电费单,拍在桌上。
“用?拿什么用?”
“这是咱们局里,从八零年到现在,欠供电局的陈年旧账。”
“累计,一十七万六千块。”
“人家早就给我们把专线掐了,只是看咱们可怜,没上门搬东西。”
这个数字,让刚刚还热血沸腾的会议室,瞬间凉了半截。
十几万的电费,这又是一笔天债。
刘卫国没说完,又指了指另一张纸。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这是当年银河计算机的运行参数,我特意找出来的。”
“开机瞬时功率,需要一个小型变电站的全部负荷。”
“仅仅是开机这一下,就要花掉差不多一万块的冲击电费。”
“正常运行之后,一个小时的电费,是五千块。”
“咱们账上那点钱,别说搞卫星了,把银河开起来,撑不过三天。”
三天,就烧没了。
这已经不是烧钱了,这是用钱点烟花,听个响就没了。
探伤仪赚来的那点外汇,在这台恐怖的电老虎面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姜爱国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他补充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设备本身也完了。”
“银河计算机已经在那间恒温机房里,封了快五年了。”
“里面的冷却液管道早就老化了,电子元件受潮的肯定也不在少数。”
“想重启,必须要有原厂的专家团队,过来做全面的检修维护。”
“可那个团队,三年前就解散了,人都不知道分到哪里去了。”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像是连环重拳,把所有人的信心都打没了。
没钱,没设备,还没人。
这根本就是个死局,无解的死局。
杨卫民刚刚挺起来的腰杆,又一点点弯了下去。
他从首都带回来的那份政策文件,此刻显得无比讽刺。
给了你自主权又怎么样,你自己没那个本事,一切都是白搭。
最后,杨卫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彻底瘫坐在椅子上。
他用一种近
乎绝望的语气,说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打击。
“不用想了,这事彻底没戏。”
“我这次去首都,除了要政策,也顺便打听过银河的事。”
“上级有明确的红头文件。”
“因耗电巨大,非国家级重点战略项目,严禁任何单位擅自启用。”
一句话,把最后那扇门,也彻底关死了。
这是最高级别的禁令,是政治红线,谁碰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