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宏明却忽然一拍大腿,看周川的眼里带着敬佩。
“高明,这主意真是绝了。”
“小川,你到底怎么想到的?”
他有些激动,把电报指给姜爱国听。
“你看,他其实已经说到了资金,只不过说得不明显。”
“初步解决,这四个字,既汇报了功劳,又留足了空间。”
“老杨看到,只会觉得我们靠技术突破,拿到了一笔预付款,解了燃眉之急。”
“他绝对想不到,我们账上趴着几万美金。”
钱宏明越说越兴奋,声音都有些发抖。
“最关键的是后面这句,为推进卫星项目!”
“这一下就把格局打开了,告诉老杨,我们搞钱不是为了自己吃喝。”
“是为了咱们研究局最初的那个梦想,是为了国家的大事!”
“这正好就打在了老杨的心坎上,他就算有怀疑,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姜爱国听到这里,也慢慢回过味来了,眼睛越来越亮。
而钱宏明,则指着最后那句,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彻底的拜服。
“这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杀招!”
“争取相关政策,这是什么?这是在给老杨送功劳啊!”
“他不是在首都吗?正好,拿着我们这份成绩去跟上级要政策。”
“他就不再是那个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要饭的穷局长了。”
“他是带着项目,带着能换外汇的技术,去跟上面谈判的功臣!”
“这一下,他的面子,里子,全保住了。”
“他回来,不是被我们架空了,而是带着尚方宝剑,荣归故里!”
“到时候,他就是这个自主项目的总负责人,我们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钱宏明说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整个院子里,鸦雀无声。
所有老专家看着周川的眼神,已经从敬佩变成了敬畏。
如果说,之前周川征服他们,靠的是通天的技术。
那么现在,周川彻底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是这种滴水不漏,算无遗策的人心算计。
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碾压了,这是政治智慧上的降维打击。
“小川,你不只懂技术,更懂人心啊!”
钱宏明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这封电报,既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又保全了老领导的颜面。
甚至还顺手把研究局未来的发展路线,都给定了下来。
一石三鸟,滴水不漏。
电报很快就发了出去,发往首都,国防科工委。
与此同时,首都,国防科工委大楼门口。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满脸憔悴的中年男人。
正抱着一卷铺盖,固执地守在一位司长的办公室门口。
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起皮。
要不是身上那股子书卷气还在,跟街边的流浪汉没什么两样。
他就是核反应研究局的局长,杨卫民。
一个年轻的秘书,正对着他,满脸无奈地劝说着。
“杨局长,您就行行好,回去吧。”
“张司长今天真的不在,他去开重要会议了。”
“您这样堵在门口,影响实在是不好。”
“你们单位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可部里现在也困难,实在挤不出钱了。”
“您看,您都在这儿睡了快一个星期了,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