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车上,气氛很古怪。
来的时候,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回去的时候,是揣着一笔巨款,心里七上八下。
姜爱国全程一句话没说,就是死死抱着那个装了一万美金的密码箱。
他感觉自己抱的不是钱,是个随时能引爆的炸弹。
昨天还在为三千块人民币的债发愁,今天手上就多了一万美金。
这个弯转得太快,快得让他觉得像在做梦。
车在核反应研究局门口停下。
霍振堂和他那个一直不说话的技术顾问,也从另一辆车上下来。
当霍振堂看见眼前这个破得跟要拆迁一样的院子时。
就算是见惯了大场面,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惊讶。
这就是那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院子里,钱宏明已经带着所有老专家在门口等着了。
看到周川他们回来,身后还跟了两个穿西装打领带的陌生人,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尤其看到姜爱国怀里那个黑色的密码箱,所有人的心跳都漏了半拍。
钱宏明赶紧迎上去,压低声音说。
“小川,这位是谁?”
“霍振堂先生,香港来的投资人。”
周川做了简单介绍。
投资人这三个字一出口,屋里的老专家们神色顿时变了。
他们看霍振堂,神情里带着点紧张和敬畏。
大家生怕自己显得太寒酸,让对方不愿意合作。
“霍先生,欢迎,请进。”
钱宏明搓着手,露出客气的笑。
霍振堂点头,走进了院子。
他的皮鞋踩在地上的土和碎砖里,很显眼。
他目光扫了眼院里堆放的废铁,又看了看那些补着衣服的老专家。
最后,他视线落在院子正中间。
那个用耐火砖和电炉丝搭起来的,简陋到可笑的“晶体生长炉”上。
跟在他身后的那位技术顾问,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快步走到那个“土炉子”跟前,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又伸手敲了敲。
最后他站起来,走到霍振堂身边,用英语飞快地说了几句。
“霍先生,这简直难以置信。”
“这里的环境,比我见过的任何非洲实验室都差。”
“用这种设备想生长出合格的晶体,理论上根本就不可能。”
“我严重怀疑,他们之前在红旗钢厂那台样机,核心部件可能不是他们自己造的。”
这位顾问,是霍振堂从英国高价请来的材料学专家,名叫戴维斯。
他的质疑很专业,也直接戳到了问题的要害。
土法炼钢,也许能炼出个样子。
但土法炼晶体,还要比德国货的纯度更高,这事已经超出了科学常识的范畴。
他说的虽然是英语,但在场的老专家里。
好几个都是早年留洋回来的,自然能听懂。
所有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刚刚才燃起来的希望,好像又要被一盆冰水给浇灭。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周川,不知道他要怎么回应这种专业级别的质疑。
周川的脸上,还是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
他只是走到那个“土炉子”前,对姜爱国点了下头。
“姜师傅,把我们昨天刚出炉的那块,拿给戴维斯先生过过目。”
姜爱国立刻明白了,转身就跑进屋里。
很快,他捧着一个木盒子,像捧着圣物一样小心翼翼地走出来。
一块比在红旗钢厂那块更大、更完美的晶体,静静躺在红绸布上。
阳光照在上面,散发出梦幻一样的光彩,纯净得不像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