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的师傅们也愣住了,嘴巴合不上。
姜爱国默默又把馒头装回包里,他感觉一点胃口也没了。
跟着周川,根本不用愁吃饭,这哪是找饭碗,分明是饭碗自己蹦上门。
周川没正面答,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
“厂长让你三天,现在第二天。”
“等全车齿轮挨个探伤再找根本问题,肯定赶不上。”
李卫国立刻冒汗了,他一下子站起来,差点撞到桌角。
他赶忙走过来,一把抓住周川的胳膊。
“同志,不,师傅,太高了您别嫌弃,求您一定来指导我们一下!”
“只要你愿意,当顾问、甚至副厂长都不是事,待遇你开口。”
八十年代能进国营厂当副厂长是多少人的头等好事。
姜爱国听得心跳都变了,别说去红旗厂,光这事就值。
周川还是摇摇头,把胳膊抽出来。
“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李卫国愣住了,有点跟不上。
“还有什么事能比厂里的命根子更大?”
周川把脚边铁皮箱指了指。
“让国家的潜艇用上真正一点裂纹都没有的钢。”
这一句说完,车厢里都认真起来。
李卫国盯着周川,脑子里一直琢磨刚刚那话。
他明白了,眼前这位根本没把个人和单位的小事放在心上。
他把握的,是更大的底线。
李卫国沉了口气,冲周川低头鞠了一躬,“我明白了。”
他坐回位置想了好一会儿,才突然拍拍大腿。
“你们去红旗钢厂吧?”
姜爱国点点头:“可惜没介绍信,正发愁怎么进去。”
李卫国脸上露出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像看到了什么天大的巧合。
“我叔就是红旗钢厂三车间的主任。”
“我这就给他发电报,让他去车站接你们!”
命运的巧合,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在你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破局的关键,自己送上了门。
红旗钢铁厂,三号门。
一个跟李卫国有几分相像的中年男人早已等在那里。
他就是李卫国的叔叔,三车间主任,马国
强。
他紧握着周川的手,脸上写满感激与好奇。
“太感谢你了,小周同志,你这可是救了我侄子!”
“走,我带你们进去。”
有车间主任带路,门口人高马大的保卫科一句都没多问。
姜爱国跟在后面,望着厂区内高耸的烟囱和庞大的厂房,心里百感交集。
折腾一路、提心吊胆,没想到进门居然这么轻松。
可他还没感慨完,马
国强接下来的一句话,就给他泼了盆冷水。
马
国强带他们走到一栋办公楼前,面露难色地停下脚步。
“小周同志,进门容易,但想办成事难。”
“我们厂的总工,杨卫东,那脾气比高炉里的钢水还烫!”
“前两天德国专家来了,就因为一个数据跟他争执,被他指着鼻子骂了半小时,最后直接卷铺盖走人!”
“你们要想见他,只有一个办法。”
马
国强指了指楼上那个窗口。
“他每天下午三点,准时从办公室出来去车间。”
“从楼门到车间这条路,你们只有一分钟能拦下他。”
“这一分钟内,必须让他相信你们不是骗子,要是说不服”
马国
强苦笑一声,“他会直接喊保安,把你们当特务抓进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