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瓷瓶中的血是从伤了玉珺的剑上取下的,不多,但足够用了。
余允弦闻言便知没能将人给杀了,神色复杂地将瓷瓶接过:“滚罢。”
暗卫消失在黑夜之中,余允弦紧紧握着瓷瓶,独身一人走到了兄长生前的书房之中。
他是国公夜的老来子,而兄长年长他十五岁,待他既是兄弟,也像半个父子。
兄长才是名正言顺的世子,他自小便与兄长亲近亦听兄长的话,母亲说他不必太过刻苦劳累,他就是享福的命,年少时吃父亲的,年岁大了吃兄长的。
可直到他四岁那年,兄长收了一个府上婢女为妾室。
明月将人影拉得修长如鬼魅,余允弦推门进到书房之中,即便当年那场火后,屋子里的东西叫人重新规整过,也终究回不去兄长在时的模样。
他缓步走到兄长的牌位前,给他上了三炷香,而后视线便落在了侧挂着的画上。
上面的女子身量纤纤,容貌清丽,立于柳树之下,而这张温婉乖顺的脸,同宫中那人有六分相似。
他每每看到这副画像,都会想起当初愚蠢的自己。
出事那时,他不过五岁,在此之前,那章氏一直乖顺懂礼,服侍嫂嫂伺候兄长从不含糊,对他也是极好,会给他做许多新鲜玩意。
在兄长接连不断的宠爱下,章氏理所应当有了身孕,中秋那日,她勾得兄长强留院中,他本要跟随留下,章氏却少有地冷了神色:“二郎君,快回席面上去,别在奴婢与大郎君面前碍眼。”
他当时被这突如其来的凌厉语气吓到,跑回了前厅,可不消片刻后院便起了大火。
兄长被救出来之时,半个身子都已被烧焦,衣衫不整狼狈至极,就此丧命,而章氏早就不知踪影。
二十五年过去,至今他也常常在想,章氏为何要如此?
即便当初跟了兄长有再多的心不甘情不愿,可她已经有了兄长的孩子,甚至兄长对她的疼爱已经越过了明媒正娶的嫂嫂,她为何要这般贪心,这般心狠?
又为何偏偏横眉冷斥撵他离开,留了他的命?
余允弦半个身子隐匿在阴影之中,手中的瓷瓶竟也被他攥握得有咯吱声响。
他背脊弯下,桃花眼中亦含恨意,他拿过杯盏盛了杯水,将瓷瓶中的血到倒进去,也不过只有一两滴,而后摔瓷瓶,拾起碎瓷片狠狠划破了掌心。
血滴入水中激起轻微的飞溅,但不消片刻,杯盏中的血便一点点靠近,简单的碰触后边好似找到了根系同宗,刹那间便融在一起。
余允弦看着相融在一起的血,倏尔笑了,笑的凄厉又阴狠。
“果真是兄长的血脉。”
他与兄长一母同胞,与这个侄女血液相融也是理所应当。
可原本尚有猜测的时候,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下杀令,而如今证明了那人的身份,他竟发觉心底升起了浅显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