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明熹点头,眼底止不住的酸涩,主动向前一步,凑到他胸膛前,用鼻尖蹭了蹭。
“要平安。”
“会。”
火车要发车了。
戚煜最后摸了摸明熹的头顶,又将守在两个孩子脸上轻轻蹭了蹭,最后才冲,丁美凤挥了挥手,一路小跑往火车上跑。
这一去,不知下次见面又在何时。
背影渐渐远去,渐渐模糊。
等明熹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眼泪落了一地。
面前丁美凤和两个孩子都紧张的盯着她。
“别哭啊,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了。”
“从前都是咱们国家援助邻国,这邻国也是够没良心的。”
丁美凤啐了一口:“没事,一个从前需要咱们援助的国家能强到哪去,肯定很快就回来找你。”
明熹没做声。
战争的惨烈,他们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她能做的,就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祈祷戚煜能够没事。
祈祷所有上了战场的将士都会没事。
明熹突然把眼泪一擦,蹲下捏了捏俩孩子的小胳膊:“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个如果不想去托儿所的话,就好好待在家里,陪着美凤阿姨,妈妈可能会忙一段时间,不忙就带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不好?”
俩孩子从小就知道爸妈都忙,所以对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高。
听见明熹这么说,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只不过这个答应是有条件的。
让明熹给买点玩具。
那怎么会不答应。
明熹当天请了一整天的假,带着俩孩子去商场里买了不少玩具,又给丁美凤买了不少的米面粮油,还买了两块布给陶晗做衣服。
次日就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面不出门。
甚至连续好多天都是如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戚煜离开的半个月之后,第一封信才到了明熹手里。
在前线的将士们惦记着家里人,怕家里人担心,所以大多数都是报喜不报忧。
戚煜也一样。
明熹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虽然当时不算太了解,可也知道目前前线的情形并不好。
她不光自己研究,还带动其他实验室。
有时候自己忙完了,偶尔也会接过一些其他人的活忙碌,或者去别的实验室催促。
才两个月,就将一个小型武器给研究了出来。
郑老师看着面前的东西,有点傻了。
“你不是说这个项目,起码要半年才能出结果吗?这才多长时间?”
这明熹,还真有点本事。
她看着手头的实验结束报告,啧啧称奇。
“没办法,谁让我男人在前线呢,这东西要是拿到前线去,说不定还能救我男人一命,我当然着急。”
明熹道:“我们已经校验过了,信度肯定没有问题,您快点上报学校,然后投战场吧。”
郑老师只说让她别太着急。
其实现在国家也着急,大多数都指望着北方的军工那边。
清北和北军工,现在比着赛着研究武器。
都投入南方战场。
前阵子军工那边也是有个年轻姑娘,研究出来了什么东西,刚投入南方战场没多长时间,没想到清北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