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二人虽然也算是师生之中,关系比较不错的,但却从来没有如此促膝长谈过。
明熹见过了郑老师的仁厚,也对学校发生了一些心态上的转变。
而同时,因为历史车轮的推进也导致国家发生一些变化。
经常这边天冷的比明城要更晚一些,大概到了十二月才开始下雪,在迎来初雪的时候,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了有关于经济上面的一些消息。
南照手里的瓜子一停:“意思就是,那个地方要开始发展经济了,以后那里也是最富的了,对不对?”
从前不允许个体私营,所以才都把镜头放在学习上,只要学习好,大学毕业了之后就能分配一个铁饭碗,这样一辈子都不愁,可铁饭碗一辈子能赚多少钱,还得是经商啊。
南照当初穷过自然知道钱的重要性,对于这方面的考虑也比其他人要更长远一些。
她觉得,什么有没有知识文化,只有有钱才是王道。
明熹惊讶的看向南照:“你有想法?”
南照眼里似乎闪烁着光芒:“既然已经允许自己赚钱了,那我为啥不能试试?”
她想赚钱,想有钱,想要像明熹一样,想买院子就买院子,想买房子就买房子。
而且现在,大赟小赟小小年纪,就已经在京城有了自己的房子,将来光靠收租都能混个温饱。
而她因为家里没有托举,暖暖什么都没有。
她就是暖暖的托举。
可是贺冬听见这话,却皱起了眉毛:“阳城那么远,你在这儿说什么白日梦话呢,就算想去的话又能怎么去,还是好好在京城里读完大学,等着分配工作吧。”
南照不爱听:“为什么不能去。”
她道:“现在政策才刚刚开始,肯定有很多惠国惠民的政策,说不定我能抓住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你不要拦着我。”
贺冬的房子已经下来了,南照也早就带着明暖搬了过去。
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怎么都好,结婚之后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不过贺冬也知道,南照是一个很好的人,尤其是真心实意的对他好,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以贺冬的让步收场。
说白了,不过就是一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而已,两口子生活在一起,怎么可能一点摩擦都没有,你退一步,我让一步就那么过去了。
更何况,从来没有原则上的问题。
可是在这件事上,贺冬的态度很坚决。
以至于好几次被南照气的,来明熹这里,找戚煜告状。
“我真的不明白,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暖暖又这么听话,以后我俩也不打算再要孩子了,我俩的工资难道不够暖暖以后过很好的生活吗?为什么一定非要去南边?”
“那边既然已经开始开放了,那难免会有各种骗子,万一把她骗了怎么办?”
戚煜在劈柴。
住小院子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冬天需要自己烧火,没有办法集中供暖。
这是贺冬来连续墨迹他的第三天。
戚煜本来就因为之前他追求过明熹,而有点不待见他。
结果他还和没事人一样来找自己告状。
刚开始的两天还会多少说几句话,可今天实在不耐烦,干脆也扔给了他一个斧子:“闭嘴,干活。”
贺冬皱了皱眉,还想再说点啥。
可一抬头,就看见戚煜那个冷着脸的样子,只能撇了撇嘴,帮着一起劈柴。
“你们两口子难道平常就没有生过气吗?尤其是明熹,一看就是个倔脾气,有没有说什么都不听你话的时候?”
说这话的时候,明熹和南照正好带着三个孩子赶集回来。
贺冬背对着大门,当然看不见他们进门。
还在喋喋不休的说,语气也有些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