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裴皓辰又打过一通电话回来了,宋小凡也在,几人相视一眼,直接搬起板凳坐到了周川白的附近,像个专注听课的好学生似的,等待着周川白“老师”的讲授。
周川白也很清楚闭门造车不可取,思维这东西,会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活跃、延展出更多可能,当然没有藏着掖着。
他抬手指着白板上写着的【雨夜】,语气平缓:
“十三年前的监控网络建设并不完善,凶手选择在雨夜作案,利用雨衣、雨伞这类物品的遮掩,可以很好的掩盖自己的体貌特征,借此逃脱追捕。”
“这是我在综合分析十三年前的案件卷宗后,得出的简略心理动机分析。”
“但最近这起案件之所以会发生在雨夜,我觉得巧合成分更多。”
说话间,周川白又将【监控】两个字圈了一下:
“在已经使用外力破坏过监控探头的情况下,凶手根本就不需要雨衣、雨伞之类的物品来掩盖自己的身形。”
“而且,现在的雨衣、雨伞样式非常多,还有着很多可供选择的个性图案,使用这些东西,反而会增加自己被沿途监控找到的风险。”
“如果我是个早有预谋、盯上这三个人的凶手,我不会将作案时间选择在这个时候。”
“澧泉省的雨季还没到,这场夜雨的出现,绝对算是个小概率事件。”
几秒钟的沉默后,林彦、裴皓辰和宋小凡三人一致点头,纷纷对周川白的想法表达了认可。
周川白略一颔首,继续用白板笔指着【镰刀】:
“再有,虽然这些案件的作案工具都是镰刀,但十三年前的凶手带走了自己的镰刀,最近的这起却独独留下了这把镰刀。”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哪怕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如果是十三年前的凶手再次作案,他大概率会带走这把镰刀,至少不会将它随意地丢弃在案发现场。”
“那现场为什么会有一把刚好符合‘雨夜杀人狂’作案手法的,镰刀呢?”
周川白微微勾唇,将目光转向林彦,并没有自问自答。
林彦接受到他的眼神示意,极浅的抿抿唇角,回应道:
“因为这次的凶手,想让办案的治安员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就是十三年前的雨夜杀人狂,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没错。”
周川白当然留意到了宋小凡眸底的疑惑,将目光转向对方,近乎温和的笑了一下:
“你是不是想问,我刚刚都说过这场夜雨是巧合了,为什么还要留意案发现场的镰刀,对吧?”
宋小凡点点头,眼睛瞪得像铜铃。
周川白收回目光,在白板上写下【两把镰刀】,话音平缓——
“现在天气预报功能很发达了,凶手当然可以是提前知道会出现一场夜雨,才临时决定选择模仿‘前辈’的手法,借此来增加自己躲避制裁、逍遥法外的成功率。”
“但世界上不会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
“尸检报告上写着,‘能从死者伤口深处发现铁锈成分’,这说明十三年前的凶手使用的镰刀有明显的锈蚀痕迹。”
“可最近案发现场的那把镰刀,崭新无比。”
说到这里,周川白的目光又落在了林彦的脸上。
林彦眉梢微动,虽然不是很想被周川白这么拿捏,但
他还真就刚好有个至关重要的细节需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