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位洪亮声音的主人是一位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系着沾了油渍的白围裙的中年男人。
此时他正站在一个案板前查看一筐土豆。
他抬头看向陈默和成星海,眼神里带着打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李师傅?”陈默上前,笑容谦逊。
“打扰您了,我们是彭县来的,带了些我们那儿山上的特产,品质非常好,想请您过过目。”
说着,站在旁边的成星海已经利落地打开布袋,抓出一小包一小包,品相极好的榛蘑跟木耳。
李师傅瞥了一眼,眼神亮了一下,这品相确实挺好的,但很快又恢复了谨慎。
“山货?我们这有固定的供应点儿,手续齐全,价格稳定。你们这私人来的?”他的语气带着公家单位采购人员特有的谨慎跟洪文山的态度很像。
“是合作社,”陈默立刻纠正,强调集体性质而非个人,“我们手续也齐全。李师傅,我这可都是野生的东西,价格还不贵,像这种品质的榛子蘑,我们的进货价,只有一块五,而且我们还给送货上门,这个家在省城,你绝对买不到一样品质的。”
李师傅沉吟了一下,用手捏起一颗蘑菇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嗯,货是不错。你们能稳定供货吗?”
“我们可以签订长期合同,定期送货,并且保证品质。”陈默回答得毫不犹豫。
“长期?”李师傅笑了笑,带着点过来人的语气,“小伙子,事儿不是这么办的。我们采购都是有计划的,哪能说换就换?今天看你东西确实不错,这样吧,你留点样品,我回头跟管事的说说看。成不成,可不好说。”
这反应在陈默意料之中,他并不气馁,反而让成星海把带来的样品都分了一点出来。
“李师傅,您费心。这些都是样品,您让大师傅做着尝尝。不光蘑菇,我们山里好东西多着呢,以后都能供。”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诚意,又暗示了未来的合作潜力。
李师傅见状,脸色缓和了不少。
“行,我知道了。你们留个联系法子?有信儿我通知你们。”
陈默立刻报上了他们临时落脚的招待所的房间号。
离开食堂,成星海才长出一口气,激动地说:“小默哥,有门儿!他收下样品了!”
陈默点点头,眼神却望向更远处:“样品收下只是第一步。我们不能干等。走,去下一个厂子,刚打听到的机械厂,离这不远。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得多撒网。”
人走出纺织厂大门时,坐在门卫室里的老大爷探出头来,关切地问了一句:“哎,你俩这么快就谈完啦?领导中午在办公室?”
陈默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
“是啊大爷,碰巧领导中午没休息。该谈的都谈完了,就等厂里的消息了。”
这纺织厂规模很大,就算是卖山货没成,他回头可能真有业务要来谈谈的。
两人顶着午后的日头,朝着打听来的省机械厂方向快步走去。
成星海抹了把额头上沁出的细汗,看着身边偶尔叮铃铃骑过的二八大杠,眼里不无羡慕。
他们俩只身来省城,连个代步的自行车都没有,只能靠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