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几个捣蛋鬼都哄睡,陈默心满意足地搂着媳妇躺回炕头。
温亦雪依偎在他怀里,手指头调皮地戳着他胸口,眉眼弯成了月牙:“哎,陈小默,我咋觉着你…这趟回来身子骨结实了不少呢?”
陈默嘿嘿一笑,手就开始不老实:“身子骨好不好,媳妇儿,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别闹!”温亦雪拍开他的手,压低声音,“那两小祖宗半夜准醒,可闹腾了,再来一回我可受不了。”
“放心,一会儿醒了,我给他们冲奶粉。”陈默说着一翻身,利落地把人压在了身下。
东北的土炕,结实得很,摇晃不了一点
第二天大清早,陈默顶着两个黑眼圈,打着哈欠,生无可恋地从被窝里挣扎的爬出来。
久旱逢甘霖的滋味确实很美妙,可加上半夜俩娃轮番闹腾,这福气就有点消受不住了。
一个月不在家,孩子认生,夜里醒了还是只找妈。
他又心疼自己媳妇,不忍心叫她。
结果全得自己硬抗,几轮折腾下来,整个人都蔫头耷脑的。
为什么这个年代没有专业月嫂啊?
他可以请月嫂的,他有钱!
可惜没地儿花。
就别说请什么月嫂了,就现在他给他大姐钱让他大姐晚上帮忙带带孩子,他妈都得削他。
走到院里,陈默用冰凉的井水狠狠抹了把脸,才勉强把那点困劲儿给激灵没了。
做饭?算了。他抬脚就溜出小院,直奔老宅。
蹭了一顿热乎的早饭,又麻溜地盛了两碗稠粥,拿了几张刚烙的饼子,给自家媳妇和还没醒的娃端了回去。
陈默端着早饭进院时,温亦雪已经起来了,正要去厨房做饭。
“媳妇儿,别做了,我从老宅拿回来的,趁热吃。”
伺候好媳妇吃完,陈默这才推出自行车,一跨腿儿,朝着县城蹬去。
今天得去店里看看了。
成星海一个人撑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昨天光顾着团圆,家里生计这摊子事还没来得及细问。
只知道国营饭店的干货供货没断,至于秋天倒腾的黄精和松子,去年入冬后就没干过了。
陈默车把上挂着的布袋里,还装着那几块没出手的精工五号手表,准备放店里卖卖试试。
与此同时,京城,火车站。
一列来自遥远大西北的列车缓缓停靠。
人流汹涌的站台上,一对中年夫妇相互搀扶着下了车。
他们身形瘦削,风尘仆仆,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甚至袖口领子都磨出了毛边的旧工装,浑身上下就只背着一个简陋的背包。
站在喧嚣嘈杂的站台,望着眼前既熟悉又透着几分陌生的景象,心潮起伏,一时竟有些恍惚。
这正是温亦雪的父母,温兴言与谢婉莹。
“老温”谢婉莹的声音有些发颤,紧紧抓着丈夫的胳膊,“我们真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