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院。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侍女迟迟不归,也没个信传回来
谢若兰坐在盆栽前,手中拿着剪刀,却一片叶子也没掉下。
一个两个是意外,可接连派出去的人都消失不见,事情就绝不简单。
难道是陆珠察觉了?
她倒要看看,那个狐媚子能得意到几时。
“去,把陆侧妃请过来,就说我有一道保胎用的平安符,让她过来取。”
陆珠很快便被请到了谢若兰的房中,宁瑶也在场。
谢若兰半靠在软榻上,脸色瞧着确有几分苍白,说出的话却夹枪带棒。
“妹妹真是好福气,不仅得了殿下的恩宠,还怀上了皇长孙,真是可喜可贺。”
“不像我这院里,人是越来越少,也不知是冲撞了哪路神仙,一个个都凭空消失了。”
“不关我的事,我这几日一直在养胎。”
这个时候的陆珠哪还敢横,只看向一旁的宁瑶,让她发话。
宁瑶凑到谢若兰耳边,声音压得极低。
“王妃息怒。”
“陆侧妃如今胎心不稳,最是受不得惊吓。您想,她要是这个时候突然倒地不起,顺势将这个孩子流了到那时,不仅她腹中那块污点被洗得干干净净,还能反咬您一口,说是您嫉妒加害。”
“届时,您可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谢若兰的瞳孔骤然一缩,抬头看向宁瑶,又看了眼装可怜的陆珠。
是了,她怎么没想到这一层!
一阵后怕涌上心头,谢若兰的脸色变得比方才更加难看。
再开口时,语气已经缓和下来。
“是本宫疏忽了,妹妹身子要紧,还是快些回去歇着吧。”
事情变得越来越棘手了,她烦躁地挥了挥手,唤来心腹。
“再派几个人出去,务必给我查清楚!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
侯府之中,气氛压抑得可怕。
宁修竹如今官大一级,便是宁坤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地称一声大人。
柳淑兰和赵莺莺早已被他记恨在心,日子更是过得战战兢兢。
当宁瑶没死的消息传回侯府时,宁修竹气得将书房里最爱的汝窑瓷瓶砸了个粉碎。
满地狼藉,下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敢远远地缩在角落里。
赵莺莺被禁足了整整两个月。
这两个月里,外面关于宁瑶的传闻却一桩接一桩地传进她耳朵里。
什么她与靖王殿下走得极近,什么宸妃和安阳公主对她青眼有加。
每一件,都像针一样狠狠扎在她的心上。
她妒火中烧,面上却愈发楚楚可怜,更加卖力地在宁修竹面前讨好,盼着他能早日扳倒宁瑶。
她端着一碗刚炖好的燕窝,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柔声劝慰。
“表哥先别气了,谁能想到姐姐居然这么命大,摔下山崖也不死。”
“如今她在大皇子府邸做事,不好招惹,表哥一定要三思啊。”
宁修竹听到这话,表情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狰狞。
三思?
他抬眼,目光阴鸷地落在赵莺莺那张楚楚可怜的脸上,一个念头脑海中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