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板,你刚才说什么?燕王殿下起兵靖难?”
直到此时,他才反应过来!
好像燕王殿下此前说过他成为什么大帝一事!
万万没想到,燕王殿下竟然当了皇帝,还是用那种手段!
江骁点了点头:“没错,不过此事讲起来就复杂了!”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大明皇帝是建文帝,乃是陛下的孙子朱允炆!”
“他在位期间被四位奸臣所迷惑,导致大明陷入了动乱之中,而燕王殿下为了自保也是为了大明着想,便选择起兵靖难。”
“具体的事情,你待会儿可以自行询问他们,我之前已经跟他们讲述此事了!”
“好,那江老板还是先给我讲讲吾儿景隆,他为何会成为大明战神?”
尽管李文忠心中好奇这些事情,但他现在肯定更想知道儿子的事情。
这才是李家的重中之重!
“当时燕王殿下起兵靖难,而建文帝信任的四位大臣中的黄子澄,向建文帝推荐了李景隆!”
“而建文帝则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对抗来势汹汹的燕军!”
听了江骁的这番话后,李文忠忽然有点心生不妙。
什么?
燕王殿下起兵靖难,而自己儿子李景隆竟然是制止的一方,站在了燕王的对立面。
毕竟,根据刚才燕王殿下的一番话可以得知,应该是他靖难成功,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是个人人称赞的好皇帝。
才在后世有了永乐大帝的称号!
不对啊!
为什么吾儿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结果最终还是败了。
让燕王殿下成功取得了天下?
不过很快,李文忠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
他觉得,这肯定是燕王殿下打不过自己儿子。
被自己儿子各种压着打,最终不得不使用盘外招来解决。
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军在长平僵持了好几个月!
后面秦国就派人到赵国散播谣言,声称秦军最怕赵括,如果赵括统领赵军,秦军难以抵挡。
最后,赵孝成王信以为真,立即撤了廉颇,换上了一个只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兵败秦国。
还有南宋时期的岳飞,抗金战役是一路长虹,而金国顶不住压力了,就将秦桧送回了临安。
然后当时的南宋皇帝赵构听信了秦桧这个大奸臣的谗言,选择用连续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停下对金国的攻势。
李文忠觉得自己的儿子李景隆肯定也想廉颇和岳飞一样,有了类型的悲惨遭遇。
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解释,为什么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偏偏最终却是燕王取得了天下。
根本就不用江骁多说,李文忠便已经脑补出来了一幕幕悲壮的画面。
他的儿子李景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路压制燕王的军队。
但最终却在将要成功的关头,被圣旨无奈召回,最终导致了燕王取得成功。
真是太可惜了!
不过李文忠很快便用一个更好的理由安慰自己。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毕竟就凭李家跟朱家的关系,乃是皇亲国戚。
他自己跟陛下是甥舅关系,跟朱棣是表兄弟关系,跟朱允炆也是表叔侄关系。
他儿子李景隆跟朱棣是表叔侄,跟朱允炆是表兄弟的关系。
那就是一家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
无论帮助哪一方,其实都讨不到什么好处!
如果李景隆帮着朱允炆赢了朱棣,这样一个解决了表叔的人,真的会在日后被朱允炆重用吗?
不管怎么说,这朱棣都是朱允炆的四叔。
朱允炆这个皇帝为了保持一个干净且良好的名声,不愿意沾上手足相残的恶名,肯定会将黑锅甩到李景隆身上。
然后从此还会刻意远离这个表哥。
严重一点,甚至有可能让整个李家都跟着一起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