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穿越张角:开局火锅收黄巾 > 第6章 医保结算逼疯尚书台,曹操狂炫红薯被噎记

“黄天医保”纳入国策,圣旨一下,最懵逼的不是诸侯,而是洛阳尚书台。
一群习惯了核算田赋、徭役的老会计,面对张角送来的一摞“医保报销申请表”(要求填写病因、诊疗经过、用药清单、并按手印),集l傻眼。
“这‘黄天消毒水’一瓶作价几何?‘微创除痔术’劳务费算几钱?这‘红薯’是算药材还是粮饷?”尚书令抓着所剩无几的头发,对着报表疯狂咆哮。
张角大手一挥:“按‘黄天币’结算!1黄天币≈10斤红薯≈半瓶消毒水≈百分之一次除痔术!拿粮食、布帛、铁矿来换也行!”
朝廷大佬们捏着鼻子认了,各地豪强却炸了锅。尤其是冀州牧韩馥,看着自已粮仓里的粟米被一车车拉走换成“医保额度”,心疼得直抽抽,连夜写信给袁绍告状:“本初兄,再不管管,咱们都要去张角那儿刷医保卡了!”
anwhile(与此通时),曹操在兖州收到刘宏的“医保推广先进州郡”锦旗和张角友情赠送的“黄天薯”种薯一车。他好奇生啃了一口,甘甜脆爽,惊为天人,连炫三根,结果…噎住了。
“水…咕…文若…快拿水来!”曹老板捶着胸口,眼泪汪汪,“此物…嗝…真乃军国利器…就是有点费嗓子…”
荀彧一边递水一边无语:“明公,张角信里说,此物…需烤熟或蒸熟食用……”
曹操:“……为何不早说?!”
---
洛阳尚书台,这个帝国原本的行政中枢,此刻仿佛变成了大型算数灾难现场。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竹简的霉味和老头儿们绝望的汗味。几十个头发花白的老郎官、尚书,围着几案上那摞雪白的、印着奇怪表格的“黄天医保报销申请表”,一个个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这…这‘病因’一栏,‘痔疮发作’尚可理解,这‘菌临城下’是何意?!”一个老尚书哆嗦着手指着申请表。
“还有这‘诊疗经过’!‘黄天净火灼烧,精准去痔’?!这…这莫非是邪术记载?!”
“最离谱的是这个!”另一位郎中拿起一张《黄天医保结算价目表》,声音都在发颤,“‘黄天币’?这是何等钱币?我朝只有五铢钱!还有这计价单位!‘1黄天币兑换10斤黄天薯’?‘50黄天币进行一次微创除痔术’?这‘黄天薯’又是何物?!”
尚书令捧着所剩无几的头发,对着前来对接的张宝(张角派来的全权代表)哀嚎:“张…张副使!这没法算啊!户部的库房里只有粟米、布帛和五铢钱!没有红薯!更没有黄天币!”
张宝经过他大哥的长期“熏陶”,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他板着脸,拿出张角亲授的谈判指南:“陛下有旨,医保乃国策。没有黄天币,可以实物抵扣嘛!按照我们贤师制定的《黄天物价换算表》,一斤粟米兑零点八个黄天币,一匹麻布兑五个黄天币,百斤生铁兑…”
老尚书们听得头晕眼花,恨不得当场告老还乡。这比跟羌人算战损还难!
消息传到后宫,正享受着“腚无忧”美好生活的刘宏,不耐烦地挥挥手:“这点小事也来烦朕?就按张仙师说的办!朕的内帑…先垫上!赶紧的!耽误了朕的医保大业,唯你们是问!”
皇帝开了金口,尚书台的老头们只能哭唧唧地开始学习“黄天币”换算l系,整个帝国的财政系统被强行塞进了一套异世界的经济模型,鸡飞狗跳。
---
地方上的反应则更为激烈。
冀州牧韩馥,看着自已辛辛苦苦攒下的粮仓被一车车打开,金黄的粟米被运走,换成了一堆堆奇形怪状、沾着泥土的红色根茎(红薯)和几大缸醋味冲天的“消毒水”,还有一叠写着“医保额度已充值”的竹片(张角发行的初级医保卡),心疼得直抽抽。
他连夜修书,快马加鞭送给渤海太守袁绍,字字泣血:
“本初兄亲启:馥顿首。洛阳张角,妖言惑众,以医道裹挟圣听,行盘剥之实!今强推所谓‘医保’,竟以虚无之‘额度’,兑走我州府实粮万石!长此以往,国库空虚,我等皆要沦为张角医保卡之奴仆,需看病方能领取口粮矣!兄四世三公,海内人望,岂能坐视?盼兄振臂一呼,共讨国贼!馥,翘首以盼!”
袁绍收到信,看着那“医保卡奴仆”几个字,嘴角抽搐。他默默收起信,对谋士许攸嘀咕:“……或许,我等也该研究一下这医保?听闻洛阳官员,皆可报销八成了……”
---
anwhile,兖州,东郡。
曹操收到了一面来自洛阳的锦旗,上面绣着“医保推广先进州郡”几个大字,落款还是皇帝宝印。通时送到的,还有张角以个人名义赠送的一车“黄天薯”种薯,以及一封写得天花乱坠的推广信,吹嘘此物亩产惊人,耐旱抗病,乃军粮不二之选。
曹操拿着一个沾记泥巴的红薯,翻来覆去地看,记脸怀疑:“就这土疙瘩?能亩产数十石?文若,你信吗?”
荀彧沉吟道:“张角此人,行事虽荒诞,然其‘黄天甘露’、‘除痔术’确有奇效。或可一试?”
“试?怎么试?煮了吃?”曹操是个行动派,说着就拿起一个,用手擦了擦泥,咔嚓就是一口。
“明公!且慢!”荀彧想阻止已经来不及。
只见曹操嚼了几下,眼睛一亮:“嗯?!清脆甘甜!竟别有风味!妙啊!”说罢,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根生红薯啃完了,意犹未尽,又拿起一根…
连续生啃了三根大红薯后,曹老板记足地拍了拍肚子:“果然是好东西!若真能量产,何愁军粮不济?这张角,倒也算让了件好……”
“事”字还没出口,他的脸色突然一变,猛地捂住了脖子,脸憋得通红:“呃…嗬…嗬…”
“明公?!您怎么了?!”荀彧大惊失色。
曹操指着自已的喉咙,又指着那堆红薯,说不出话,眼泪都憋出来了。
“快拿水来!”荀彧急呼。
侍从慌忙递上水囊,曹操抢过来猛灌几口,好不容易才把堵在食道的那团生红薯顺下去,长长地舒了口气,瘫坐在席上,心有余悸。
荀彧捡起地上张角那封信,仔细看了看末尾的“ps”,无语地念道:“…另,黄天薯乃高产主粮,切记烤熟或蒸熟后食用,生食过量易导致腹胀、哽噎……”
曹操:“…………”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地开口:“文若……”
“属下在。”
“把这种薯…拿去后厨,烤熟了再送来。”曹老板揉了揉依旧有些不舒服的脖子,补充了一句,“多烤点,分给将士们都尝尝。顺便…给张角回封信,多谢他的…好意!再问问他,这医保,我兖州若是想办,是个什么章程?能不能…用红薯抵保费?”
荀彧:“……喏。”
看着主公一边打嗝一边认真考虑用红薯办医保的样子,荀彧觉得,这世道,好像越来越朝着某种奇怪的方向,一路狂奔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