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最后一幕是常德会战的炮火,
再睁眼,却在陌生广场的石柱后躲着。
头顶掠过的银色铁鸟像极了敌寇侦察机,
绿衣人往来巡查的身影,空中飘扬的红旗,都是精心设下的诱捕陷阱。
直到飘来军歌的旋律,穿旧衣的老人对着某个方向抬手敬礼,
眼前的一切,正一点点撕碎我对
敌后
的所有认知。
1
铁鸟惊魂
轰鸣声炸响时,我额头抵着冰凉坚硬的石阶惊醒。
那触感不是战壕里的松软泥土,而是带着冷意的光滑质地,陌生得让我心里发紧。
四周嘈杂声刺耳,女人的笑声、孩子的嬉闹混着低沉的金属嗡鸣,搅在一起让人慌乱,连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银色铁鸟!
我猛地缩起身子,后背紧紧贴住身后的石柱。
十二架没有螺旋桨的银色飞机低空掠过,队列齐整得像用尺子量过。
翅膀反射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比鬼子当年的侦察机先进太多。
常德会战的惨状瞬间闪过脑海,鬼子就是靠侦察机摸清我们的阵地,才发动的致命总攻。
我定是被俘了,这里分明是鬼子的大型军事基地。
都站好,别挤,装备方阵要到了!
一个穿绿制服的人从旁边走过,手里举着个黑色方块,嘴里对着方块说话。
声音竟从方块里清晰传出来,他步伐规整,眼神扫过人群时带着审视的意味。
腰间没挂枪,却比带枪的鬼子哨探更让我警惕,这一定是负责排查的文职特务。
我赶紧埋首,把脸藏在膝盖间,手下意识摸向怀里想掏侦察笔记本。
那本子里记着我们师的阵地坐标和突围计划,可指尖触到的只有空荡荡的衣襟。
笔记本被搜走了!
冷汗瞬间浸透后背,我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战友们要是没了掩护,后果不堪设想。
借过。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一双布鞋停在石柱旁。
穿灰外套的老人靠了过来,怀里抱着个布包,指节粗大、手掌布满老茧。
看着不像种地的农民,倒像常年握枪的老兵,是伪装的平民哨探。
鬼子总爱用这招迷惑人,我紧盯他的手,生怕他突然掏武器。
却见老人闭上眼睛,轻轻哼起一段旋律。
那熟悉的调子像锤子般砸在心上,是我们的军歌!
他怎么会唱这个肯定是鬼子派来的,想用军歌勾起我的记忆,引诱我暴露身份。
同志,你也是来……
老人突然开口,声音很轻。
我浑身一僵,同志
两个字像针一样扎进耳朵。
这是试探!我赶紧把脸埋得更低,连呼吸都放轻了。
老人没再说话,歌声也渐渐停了。
绿制服特务的脚步声在石柱前停住,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扫过我的身体。
心脏狂跳着几乎要冲出胸腔,几秒后,脚步声才慢慢远去。
我刚松了口气,就见老人伸手掏怀里的布包。
我屏住呼吸做好防备,却看到他拿出个刻着纹路的金属物件。
他用拇指轻轻摩挲着物件表面,眼神里带着一种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装备方阵来了!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有人指着远处大喊。
我顺着方向看去,一排涂着绿漆的装甲车正缓缓驶来。
车身很长,炮管细长,车身上没有鬼子的太阳旗,却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
这定是鬼子的新标识,比他们的九七式坦克还要厉害。
真好,咱们的装备不一样了……
老人轻声感叹,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咱们我心头一震,又赶紧强迫自己冷静。
在鬼子的基地里怎么会有自己人,一定是我太紧张产生了幻觉。
远处的广播还在响着,提到了
2025
年华夏大阅兵。
华夏
应该是鬼子给这次军事行动起的代号。

2025
这几个数字让我莫名心慌,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我忘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装甲车越驶越近,人群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大。
我紧紧贴住石柱,指甲几乎要掐破掌心,在心里默念。
战友们,等着我,我一定得逃出去,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你们!
2
相机陷阱
装甲车驶过后,人群朝着同一个方向流动,脚步声踩得石阶咚咚响。
我贴着石柱慢慢起身,目光扫过四周,想找新的隐蔽点。
不远处的转角处有个棚子,挂着
纪念品售卖
的牌子,人来人往很热闹。
那里人多眼杂,反而不容易被盯上,是个暂时的好去处。
我弓着身子,尽量贴着墙根移动,避开绿制服特务的视线。
刚靠近棚子,就看到个穿红领巾的小女孩举着方块物件,对着棚子拍照。
那物件巴掌大,屏幕亮着,能清晰看到棚子里的货架。
是鬼子的新型微型相机,能实时显示画面,间谍相机还先进。
我心里一沉,赶紧躲到棚子旁的垃圾桶后面,只露出半只眼睛观察。
小女孩身边站着个成年人,应该是她的家长,正指着棚子里的画册说话。
你看这上面的老枪,跟爷爷讲的抗战故事里的一样。
家长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进我耳朵里,抗战
两个字让我心头一紧。
在鬼子的地盘上,怎么敢光明正大提抗战是故意说给我听的
我攥紧拳头,盯着那本画册,封面印着老套筒步枪,和我当年用的一模一样。
这肯定是鬼子的阴谋,用我们的装备做诱饵,引诱潜伏的同志现身。
小女孩举着相机凑近画册,屏幕里的画面跟着放大,连画册上的文字都能看清。
我眯起眼睛,想辨认那些文字,却只看清
1937上海
几个模糊的字眼。
是鬼子在记录我们的抗战历史,用来研究对付我们的战术!
小朋友,别挡着别人选东西啊。
一个穿蓝围裙的人走过来,是棚子里的售货员。
他语气很温和,还帮小女孩调整了相机角度,完全不像有敌意的样子。
我更警惕了,鬼子最擅长用温和的外表掩盖狠辣,这是在放长线钓大鱼。
小女孩的家长笑着道谢,拉着小女孩走向棚子另一侧,远离了画册。
我松了口气,却又觉得不对劲,他们怎么不继续拍摄画册了
难道是已经获取了情报,准备离开这里,去跟其他特务汇合
我悄悄挪了挪位置,继续盯着他们的动向,生怕跟丢了线索。
就在这时,广播突然响了,声音比之前更响亮,盖过了人群的嘈杂。
抗战主题彩车即将抵达主会场,请注意避让。
抗战主题彩车鬼子竟然用
抗战
命名彩车,是想嘲讽我们吗
我心里火气上来,却只能强压着,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得先摸清情况。
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锣鼓声,彩车应该快到了。
小女孩拉着家长的手,兴奋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相机还举在手里。
我犹豫了一下,也想跟过去看看那辆彩车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可刚迈出一步,就看到两个绿制服特务朝着棚子这边走来,手里还拿着本子。
他们在排查人员!我赶紧缩回垃圾桶后面,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特务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能听到他们在跟售货员说话,询问有没有可疑人员。
售货员说没有,还热情地给他们推荐棚子里的纪念品,态度十分恭敬。
我心里暗骂,真是个汉奸,帮着鬼子欺压自己人!
特务没多停留,很快就离开了,朝着彩车驶来的方向走去。
我这才敢抬起头,看着小女孩和家长远去的方向,心里很着急。
彩车那边肯定有重要情报,可我现在被卡在棚子这边,根本过不去。
就在我焦虑的时候,眼角余光瞥见小女孩落下了什么东西在地上。
是那个相机!它被放在一个角落,屏幕还亮着,显示着刚才拍的画册画面。
我心里一动,想去把相机捡起来,里面说不定有鬼子的重要情报。
可脚刚抬起来,又赶紧收了回去,万一这是鬼子设的陷阱呢
他们故意让小女孩落下相机,等着我上钩,只要我一碰,就会被埋伏的特务抓住。
我盯着相机看了很久。最终,我还是放弃了,现在还不清楚鬼子的底细,不能冒险。
我再次看向彩车驶来的方向,锣鼓声越来越近,应该快到了。
不管怎么样,我都得想办法过去看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获取情报的机会。
我深吸一口气,趁着人群都朝着彩车方向涌动,悄悄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混进人群里。
尽量低着头,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围观群众,慢慢朝着主会场移动。
3
彩车迷局
人群像潮水般朝着主会场涌,我被夹在中间,脚步只能跟着人流移动。
尽量把身子缩得矮些,目光却不敢放松,警惕地扫过周围的人。
担心遇到绿制服特务的排查,也怕错过彩车的任何细节。
锣鼓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悠扬的乐曲,听起来却让人心里发慌。
鬼子总爱用这种热闹的场面掩盖阴谋,就像当年攻打县城时一样。
让一让,让一让,别挡着拍照!
有人在身后推了我一把。
我赶紧稳住身子,没敢回头,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眼角余光瞥见那人举着和小女孩一样的方块物件,正对着前方拍照。
看来鬼子的间谍设备已经普及,这里的人说不定都是特务。
心里的警惕又多了几分,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本该有把匕首。
可现在空空如也,只能靠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搜集情报。
来了来了!彩车来了!
人群里有人欢呼起来,声音里满是兴奋。
我踮起脚尖,朝着欢呼声传来的方向看去,终于看到了彩车的影子。
那是辆很大的车,车身涂着红色,上面还摆放着不少东西。
离得太远,看不太清具体是什么,只能看到一些金属的反光。
应该是鬼子展示的
战利品,用来炫耀他们的战绩,瓦解我们的斗志。
彩车慢慢驶近,乐曲声也变得更清晰,竟然是《松花江上》。
这首曲子我太熟悉了,是我们用来控诉鬼子侵略的,他们怎么敢用
是故意挑衅,还是想用这首曲子勾起我们的乡愁,让我们投降
我咬着牙,盯着彩车,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强压着心里的怒火。
彩车越驶越近,上面的东西终于看清了,有老套筒步枪,有草鞋。
还有几个穿着灰布军装的人偶,姿势像是在冲锋,栩栩如生。
这些都是我们的东西,是战友们用生命守护的装备和尊严。
鬼子竟然把它们摆在彩车上公开展示,简直是对我们的侮辱!
快看,那上面还有照片呢!
身边有人指着彩车的侧面喊。
我顺着方向看去,彩车侧面贴着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有很多人,穿着和人偶一样的灰布军装,脸上带着笑容。
背景像是个战场,却没有硝烟,反而有一面旗帜在飘扬。
看不清楚旗帜上的图案,只能看到是红色的。
那是当年抗战的英雄们,这彩车是为了纪念他们!
有人在旁边解释。
纪念鬼子怎么会纪念我们的英雄这肯定是阴谋。
想让我们以为他们尊重英雄,放松警惕,然后趁机一网打尽。
我在心里冷笑,绝不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欺骗。
彩车慢慢驶过,我跟着人群移动,想继续观察后面的情况。
却突然看到两个绿制服特务正朝着我这边走来,手里拿着本子。
他们的目光在人群里扫来扫去,像是在寻找什么人。
是在找我吗还是在排查其他可疑人员
我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往人群更密集的地方挤了挤。
尽量让身边的人挡住我的身体,希望能避开他们的视线。
同志,麻烦出示一下证件。
一个特务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应该是在检查其他人,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喘。
要是被他们查到,没有证件,肯定会被当成可疑人员抓起来。
到时候不仅情报传不出去,自己也会性命难保,还会连累战友。
特务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能感觉到他们就在我身边不远处。
心里快速思考着对策,却想不出任何办法,只能祈祷他们不要注意到我。
算了,人太多了,先去前面看看。
另一个特务的声音传来。
脚步声渐渐远去,我这才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刚才真是太危险了,差一点就被发现,看来这里不能久留。
彩车已经驶过主会场,人群开始慢慢散开,朝着不同的方向移动。
我得找个新的隐蔽点,整理一下刚才看到的情报,也避开特务的排查。
目光扫过四周,看到不远处有个亭子,里面已经有几个人在休息。
那里相对隐蔽,也能观察到周围的情况,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深吸一口气,趁着人群还没完全散开,朝着亭子的方向移动。
脚步尽量放轻,眼睛却不敢放松,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一定要安全到达亭子,把看到的情报记下来。
data-fanqie-type=pay_tag>
4
亭子疑云
我贴着人群边缘移动,尽量避开往来的人,朝着亭子方向靠近。
脚下的石板路被太阳晒得发烫,鞋底薄薄一层,几乎能感受到热度。
心里还在回想刚才特务排查的场景,后背的冷汗没干,又冒出新的。
终于到了亭子旁,我先在外面停留几秒,观察里面的人。
亭子里有三个人,两个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看方块物件,还有个老人靠在柱子上。
那老人穿着灰外套,身形看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我没敢多看,赶紧走进亭子,在离他们最远的长椅角落坐下。
刚坐稳,就听到身边的年轻人在说话,声音不大,却能听清。
你看这直播,刚才彩车过的时候,我爷爷都哭了。
我爷爷也是,说看到那些老装备,就想起当年打仗的日子。
打仗他们怎么敢在鬼子的地盘上光明正大说打仗的事
我心里一惊,假装整理衣服,用眼角余光观察他们。
两个年轻人盯着方块物件,上面显示的是刚才彩车的画面,还有不少文字。
应该是鬼子的宣传内容,故意编造这些故事,麻痹我们的思想。
我收回目光,开始在心里整理刚才看到的情报。
彩车上有我们的装备和人偶,还播放《松花江上》,贴抗战英雄照片。
鬼子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用这些勾起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放松警惕。
还有那些举着方块物件的人,说不定都是特务,记录我们的反应。
越想越觉得这里危险,必须尽快找到机会离开,把情报传出去。
小伙子,你也是来参加阅兵的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身边响起。
我猛地抬头,看到是刚才靠在柱子上的老人,正站在我面前。
这张脸很熟悉,是第一章在石柱旁遇到的那个哼军歌的老人!
他怎么会在这里是一直跟着我,还是巧合
我心里警铃大作,没敢回答,只是警惕地看着他。
老人却没在意我的态度,在我旁边的空位坐下,手里还拿着个布包。
今天人真多,比往年热闹不少,
老人自顾自地说,目光看向亭子外,看到那些年轻人,就觉得当年的仗没白打。
当年的仗没白打他到底是什么人是鬼子的特务,还是自己人
我攥紧拳头,心里做着斗争,要不要跟他搭话,试探一下底细。
可又怕这是鬼子的陷阱,一旦开口,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你怎么不说话是不舒服吗
老人转过头,看着我,眼神里带着关切。
我还是没敢开口,只是摇了摇头,把脸转向另一边,避开他的目光。
老人叹了口气,没再追问,又看向亭子外,嘴里还轻轻哼起了旋律。
这旋律很熟悉,是军歌,和上次在石柱旁哼的一样。
一个鬼子特务,怎么会反复哼我们的军歌这太不合常理了。
我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
难道这里不是鬼子的军事基地那些绿制服的人不是特务
可如果不是,那这些方块物件、彩车,还有周围的一切,又该怎么解释
就在我混乱的时候,广播突然响了,声音传遍整个广场。
各位观众,接下来即将进行空中梯队展示,请注意观赏。
空中梯队是之前看到的那些银色铁鸟吗
鬼子又要展示他们的新型武器,威慑我们这些被俘的人。
我赶紧站起身,想走到亭子外,看看空中梯队的情况,记录下数量和阵型。
小伙子,别急,空中梯队还要等几分钟,先坐会儿,免得被人群挤到。
我心里一震,往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着他。
我没说话,也没再坐下,只是站在亭子角落,盯着外面的人群。
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这个老人的行为太奇怪了,完全不像个特务。
可如果他是自己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会对我这么热情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轰鸣声,比之前的铁鸟声音更响。
空中梯队来了!我赶紧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银色铁鸟飞来。
它们排成整齐的阵型,翅膀反射着阳光,看起来很壮观,却也很危险。
我开始在心里计数,一架,两架,三架……
一共十二架,和之前看到的数量一样。
它们的阵型是

字形,应该是鬼子常用的侦察阵型,用来覆盖更大的范围。
真好看,这就是咱们的空军,越来越强了!
老人在旁边感叹道。
咱们的空军他竟然说这是咱们的空军
我猛地转头看向老人,眼神里满是震惊和疑惑。
老人迎着我的目光,笑着说:小伙子,你是不是很久没关注国家大事了现在咱们的空军,可比当年厉害多了。
国家大事他说的
国家
是哪个国家是我们的国家,还是鬼子的伪政权
我张了张嘴,想问问清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万一这是鬼子的陷阱,我一问,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只能继续沉默,心里却像翻江倒海一样,充满了疑惑和混乱。
空中梯队慢慢飞过广场,朝着远处飞去,轰鸣声渐渐变小。
我收回目光,看向亭子外的人群,他们都在欢呼,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如果这里是鬼子的军事基地,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难道他们都被鬼子洗脑了,忘了自己的祖国
还是说,我从一开始就错了,这里根本不是鬼子的基地
我不敢再想下去,越想心里越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
我没再坐下,只是站在亭子角落,盯着外面的人群,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不管这里是什么地方,不管这个老人是谁,我都必须尽快离开。
找到战友,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这才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5
国旗之谜
空中梯队的轰鸣声彻底消失后,广场上的人群慢慢平静下来。
有人朝着纪念品棚子方向走,也有人留在原地举着方块物件拍照,画面热闹却让人心慌。
我站在亭子角落,身体贴紧柱子,目光扫过往来的人,不敢有丝毫放松。
之前老人的出现和那些奇怪的举动,让原本清晰的
敌后认知
变得模糊。
亭子里的三个人仍在各自活动,两个年轻人盯着方块物件,手指不停滑动屏幕。
穿灰外套的老人靠在对面柱子上,身形与第一章石柱旁遇到的人渐渐重合。
我屏住呼吸,刻意避开老人的视线,怕再次陷入
军歌诱捕
的陷阱。
老人忽然动了,从怀里拿出那个熟悉的布包,动作轻柔地慢慢打开。
我的目光不受控制地飘过去,看见布包里是本棕色封面的厚本子,边缘泛着旧痕。
老人小心翼翼翻开本子,里面夹着不少黑白照片,还有些泛黄的纸张,像是日记。
他的手指在照片上轻轻摩挲,眼神专注,偶尔会对着照片轻轻点头,像是在诉说什么。
其中一张照片上有群穿灰布军装的人,胸前别着徽章,背景是树林,笑容格外坚定。
这场景太熟悉了,和记忆中连队合影的画面几乎重叠,让我心头猛地一震。
老人又翻到另一页,指着上面一个年轻人的照片,嘴唇微动,却听不清声音。
那年轻人的眉眼有些像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班长,可在鬼子的地盘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照片
我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强迫自己冷静,这定是鬼子的新把戏,用旧照片勾起记忆。
广场上的人群突然有了骚动,不少人朝着一个方向望去,嘴里发出细碎的议论声。
我顺着人群的目光看去,两个绿制服特务正朝着亭子方向走来,手里拿着本子。
他们的步伐不快,眼神在人群中反复扫视,显然是在排查可疑人员,危险正在靠近。
我赶紧低下头,将脸埋在臂弯里,只留一丝缝隙观察,心脏狂跳不止。
老人似乎没察觉特务的到来,仍专注地翻着本子,布包随意放在腿边,毫无防备。
特务走进亭子,目光先落在两个年轻人身上,停留几秒后转向老人。
我的呼吸几乎停滞,等着看特务
收网,却见他们只是对着老人点了点头。
没有盘问,没有检查本子,特务很快就转身离开,朝着广场另一侧走去。
这反常的举动让我更困惑
,若真是排查,为何对持着
可疑照片
的老人视而不见
老人收起本子放进布包,抬头看向特务离开的方向,嘴角似乎有轻微上扬,转瞬即逝。
我赶紧收回目光,假装整理衣角,心里的疑云越来越重。
若这里是鬼子基地,特务怎会放过持有
我军照片
的人若不是,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
远处突然传来广播声,覆盖了广场的嘈杂,内容像是在预告下一环节。
我竖起耳朵,只听清
纪念仪式起立致敬
几个词,剩下的被人群议论声淹没。
广场上的人开始陆续站直身体,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望去,神情变得严肃。
我犹豫片刻,也悄悄站直,顺着人群的视线看去,广场中央的旗杆正在升起旗帜。
红色旗面上缀着五颗黄星,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从未见过的样式让我警惕。
老人也站直了身体,右手慢慢举到额前,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眼神里满是敬意。
这一幕让我浑身僵住,在鬼子的地盘上,怎会有人敢行我军的军礼
是故意做给我看的陷阱,还是这面旗帜、这个军礼,本就不属于
敌后
我紧紧盯着那面升起的旗帜,又看向仍在敬礼的老人,心里的判断彻底混乱。
既不敢相信眼前的
和平景象,又无法忽视那些与
敌后
相悖的细节,只能继续潜伏在角落,等待下一个破绽出现。
6
国歌惊魂
国旗在风中缓缓上升,红色旗面缀着五颗黄星,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广场上的人群全都站直身体,没人说话,只有风卷着旗面的哗啦声。
我贴着亭子柱子,没敢动,目光却被那面旗牢牢吸住,心里乱成一团。
这从未见过的旗帜,到底代表什么真如老人暗示的那样,是
我们的旗
老人站在不远处,右手举到额前,行了个标准军礼,眼眶泛着红。
他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什么,距离太远,只能看到口型,听不清声音。
旁边两个年轻人也跟着敬礼,手里的方块物件还亮着,对着国旗拍摄。
他们竟对着陌生旗帜敬礼,难道这真的是‘自己人的仪式’
我在心里嘀咕。
国旗升到旗杆一半时,广播突然响了,声音传遍整个广场,格外清晰。
现在举行纪念仪式,全体面向国旗,奏唱国歌。
国歌是我们的军歌吗我屏住呼吸,等着熟悉的旋律响起。
果然,前奏一出来,我就认出来了,是刻在骨子里的军歌旋律。
人群开始跟着唱,声音从零散到整齐,越来越响,震得人耳膜发颤。
老人唱得格外用力,脖子上的青筋都绷起来,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
我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想跟着唱,却又不敢,
怕这是新的陷阱。
若真是
自己人的仪式,为何我会被困在这,连确认年份的勇气都没有
旋律到高潮时,国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在风里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
老人放下手,从布包里掏出个棕色小册子,翻开,手指在纸页上划过。
册子封面隐约能看到
名录
两个字,里面似乎夹着不少黑白照片。
他盯着册子看了很久,肩膀微微颤抖,像是在对着照片说话。
广场上的歌声渐渐停了,广播里又传来新的声音,提到
1945
年胜利。
1945

这三个字像针,猛地扎进心里,我被俘时是
1943
年,这两年发生了什么
难道抗战真的胜利了那眼前的一切,不是鬼子的伪装,而是真的
和平场景
我看向周围的人,他们脸上没有恐惧,只有肃穆,有人还悄悄抹眼泪。
这些神情不像装的,可

1943
到现在
的时间差,又让我不敢相信。
老人收起小册子,重新举起手,对着国旗敬了个礼,动作比之前更郑重。
广场上的人群也跟着再次敬礼,连刚才打闹的孩子都乖乖站好,眼神认真。
我往后缩了缩,躲在柱子阴影里,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这面旗、这首歌、这些人的神情,都在推翻
敌后
认知,却又无证据确认。
若抗战真的胜利了,我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那些战友又在哪里
广播里开始念名字,一串又一串,每个名字后都跟着
牺牲于
XX
战役。
老人听到某个名字时,突然浑身一震,捂住嘴,呜咽声隔着几米都能听见。
这名字……
好像是当年我们连的通讯员
我心里咯噔一下,却不敢细想。
纪念仪式还在继续,阳光越发明媚,照在国旗上,红得格外刺眼。
我站在阴影里,看着眼前的一切,既盼着这是真的和平,又怕这只是一场梦。
若梦碎了,等待我的,又会是怎样的
陷阱我不敢再往下想,只能继续潜伏。
7
老兵方阵
第七章:撤退前的疑影
广播里念完最后一个名字,纪念仪式终于结束,人群开始缓慢流动。
有人朝着出口走,也有人留在原地,围着国旗拍照,脸上带着肃穆后的轻松。
我仍贴在亭子柱子上,没敢动,目光扫过广场,想找新的隐蔽点。
纪念仪式上的细节像乱线,缠在心里,既不敢信,又无法完全忽略。
老人收起棕色小册子,慢慢走向广场中央,脚步有些蹒跚,不时停下回望国旗。
他的身影混在人群里,灰外套格外显眼,却没人对他有异样关注。
若这里是敌后,这样持有
可疑物品
的人,怎会如此自由我暗自疑惑。
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比之前的彩车动静更响,带着一种厚重的节奏。
我顺着声音看去,一队穿着深绿色军装的人正列队走来,胸前挂满金属徽章。
徽章在阳光下反光,样式不像鬼子的军功章,倒有些像我军的抗战勋章。
是老兵方阵!
旁边有人低声议论,语气里满是敬意,都是当年的抗战英雄。
抗战英雄
四个字让我心头一紧,目光死死盯着方阵,想看清他们的样子。
方阵里的人大多头发花白,年纪和老人差不多,走路时腰板却挺得很直。
他们没有扛枪,手里举着小小的红色旗帜,和广场中央的国旗样式一致。
方阵经过国旗下方时,所有人停下脚步,整齐地举起右手敬礼,动作划一。
广场上的人群瞬间安静,不少人拿出方块物件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
我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
若这是鬼子的伪装,演得也太过逼真。
可若不是伪装,这些老兵为何会在这里1945
年胜利后,他们不该在军营吗
方阵继续前进,朝着广场东侧的出口走,脚步声渐渐远去,留下人群的赞叹声。
就在这时,几个绿衣人员快步穿过人群,走向刚才老兵方阵停留的位置。
他们手里拿着黑色本子,弯腰在地面检查,像是在寻找什么,动作仔细。
我心里一凛,以为是
搜捕信号,赶紧低下头,将脸埋得更深。
可绿衣人员检查完,只是对着对讲机说了几句,就朝着出口方向走去,没再停留。
既没排查周围人群,也没寻找
可疑人员,和之前的
特务排查
完全不同。
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出口方向的人流渐渐密集,广播里又响起提示声。
请未离场人员尽快前往指定出口,后续环节即将开始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
四个字让我心里一紧,想起抗战时鬼子
清场搜捕
的场景。
难道纪念仪式只是幌子,现在才要开始真正的搜捕我后背瞬间冒出汗。
目光扫过广场西侧,那里有个护栏缺口,没有绿衣人员值守,地面有新鲜轮胎印。
若是平时,这样的缺口该是逃生的好机会,此刻却让我格外警惕。
鬼子常故意留缺口诱捕突围者,这轮胎印会不会是重机枪阵地的痕迹
我盯着缺口看了很久,又看向渐渐稀疏的人群,心里做着挣扎。
若留在原地,等下
场地清理
时定会暴露;若走缺口,又怕落入陷阱。
老人不知何时走到了缺口附近,停下脚步,和几个绿衣人员说了些什么。
绿衣人员笑着点头,还伸手扶了老人一把,动作里满是尊重,没有丝毫敌意。
这一幕彻底打乱我的判断
——
若绿衣人员是特务,怎会对
可疑老人
如此友善
广播里又响起催促声,广场上的人更少了,只剩下零星的绿衣人员在巡逻。
我深吸一口气,贴着柱子慢慢移动,想朝着缺口方向靠近,却又不敢太快。
脚步刚迈出一步,就看到缺口处的绿衣人员转身离开,只留下空荡荡的护栏。
是真的无人值守,还是故意撤防,等着我自投罗网我僵在原地,进退两难。
阳光渐渐西斜,照在广场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将我的身影藏在柱子阴影里。
可我知道,这样的隐藏撑不了多久,场地清理
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
8
窄巷逃亡
场地清理
的广播声再次响起,广场上的人影越来越稀,风里多了几分凉意。
我仍僵在柱子阴影里,看着西侧护栏缺口,绿衣人员离开后,那里始终空着。
是该冒险冲过去,还是留在原地等
搜捕心里的挣扎像拉锯,没个定论。
远处传来推车的轱辘声,顺着声音看去,两个穿蓝围裙的人推着货架走向物资区。
货架上摆满了画册,封面印着老套筒步枪和草鞋,和之前在棚子看到的一样。
是鬼子的‘劝降画册’,又在准备新一轮洗脑
我攥紧拳头,警惕心又提起来。
几个穿红领巾的孩子围着货架,伸手想拿画册,蓝围裙的人笑着递过去,动作温和。
孩子们翻着画册,指着上面的照片叽叽喳喳说话,脸上满是好奇,没有丝毫恐惧。
若画册里藏着
陷阱,怎会给孩子看我盯着孩子们的动作,心里的疑云又重了层。
之前见过的小女孩也在其中,她举着方块物件对着画册拍照,家长站在旁边看着。
家长偶尔会指着画册上的文字,对着孩子说些什么,孩子点点头,似懂非懂。
我眯起眼睛,想看清画册上的文字,却离得太远,只能看到模糊的
1938台儿庄。
这些地名都是当年的战场,鬼子怎会把这些印在画册上难道是在炫耀战绩
物资区的电视突然亮了,屏幕上出现黑白影像,是穿着灰布军装的战士在冲锋。
这是我们当年的冲锋画面!
我心里一震,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不敢错过任何细节。
影像里的战士举着步枪,喊着口号向前冲,背景里的旗帜虽然模糊,却能看出是红色。
电视旁的人停下脚步,围着屏幕看,有人还拿出方块物件录制,神情肃穆。
若这里是敌后,播放这样的影像,不怕激起
俘虏
的反抗完全不合常理。
小女孩的家长指着屏幕,对孩子说了句什么,孩子对着屏幕敬了个不标准的礼。
这一幕让我浑身发僵,在鬼子的地盘上,孩子怎会对着
我军影像
敬礼
广播里的
场地清理
提示声第三次响起,绿衣人员开始在广场边缘巡逻,离我越来越近。
不能再等了!我贴着柱子慢慢移动,想绕到物资区后方,避开绿衣人员的视线。
物资区后方有个窄巷,能通往广场外,是刚才观察时记下的路线,却不知是否安全。
刚走到物资区侧面,就看到绿衣人员推着一辆小车过来,车上放着黑色箱子。
他们打开箱子,拿出里面的东西,不是武器,而是瓶装水和纸巾,分发给留在物资区的人。
有人接过水,笑着道谢,绿衣人员也笑着回应,没有丝毫
特务
的紧绷感。
我躲在货架后面,看着这一幕,心里的判断彻底乱了,若他们是敌人,为何会分发物资
若不是敌人,那我这些天的警惕、怀疑,难道都是错的我真的不在敌后
远处传来金属碰撞声,是绿衣人员在收起广场边缘的护栏,清理
似乎要开始了。
我深吸一口气,贴着货架快速走向窄巷,不敢停留,怕被绿衣人员发现。
窄巷里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尽头能看到广场外的街道,有车辆驶过。
是继续往前走,逃离这个
充满矛盾的地方还是回去确认真相
我站在窄巷口,回头看向物资区,电视还在播放着
我军影像,笑声隐约传来。
犹豫间,绿衣人员的脚步声从物资区方向传来,离窄巷越来越近。
没时间再想了!我转身冲进窄巷,脚步飞快,却不敢跑出声,只能在心里祈祷,
若这是真的和平,希望能让我看清;若这是陷阱,也只能硬着头皮闯过去。
9
和平真相
冲进窄巷后,我贴着墙根停下,大口喘着气,耳朵警惕地听着身后的动静。
绿衣人员的脚步声没有追过来,只有风卷着巷口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响。
我慢慢直起身,借着巷壁的阴影,观察这条陌生的小巷,两侧是斑驳的砖墙,地面铺着青石板,角落里堆着几个旧纸箱,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居民区小巷,没有
陷阱
的痕迹。
巷中段的墙上贴着几张纸,边角有些卷起,像是贴了有些日子。
我放轻脚步,慢慢挪过去,想看清纸上的内容,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最上面的纸是红色的,印着
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
几个大字,字体鲜红,格外醒目。
80
周年若抗战
1945
年胜利,现在确实该是胜利
80
周年,这数字和之前的
2025

能对上。
我盯着那几个字,手指不自觉地蜷缩
,难道之前的
敌后认知,真的全是错的
下面还压着一张报纸,头版标题是
华夏空军新型战机列装,守护和平天空,配着银色战机的照片,和广场上看到的
铁鸟
一模一样。
华夏守护和平,这些词汇彻底推翻了
鬼子军事基地
的猜想,我后背的冷汗渐渐变凉。
报纸角落印着日期
2025

9

3
日,和广播里提到的
阅兵日
完全吻合。
所有细节都在指向一个答案:这里不是敌后,是胜利后的祖国,是和平年代的阅兵现场。
可我为何会在这里为何会从
1943
年的战场,突然来到
2025

我蹲下身,看着报纸上的战机照片,想起常德会战中被鬼子战机轰炸的阵地,眼眶突然发热。
当年我们连像样的防空武器都没有,只能靠步枪打飞机,多少战友死在轰炸下。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先进战机,再也不用怕敌人的空中威胁,战友们的牺牲,终究没有白费。
巷口突然传来说话声,是两个路过的老人,手里提着菜篮,边走边聊。
今天的阅兵真好看,特别是老兵方阵,看得我眼泪都下来了。
可不是嘛,当年他们在战场上拼命,才有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得永远记着。
他们的对话清晰传进耳朵,没有丝毫伪装,全是对和平的珍惜、对英雄的敬意。
我赶紧往后退,躲进纸箱后面,看着两个老人慢慢走过巷口,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
若这是陷阱,怎会有如此真实的百姓生活怎会有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慨
心里的
警惕
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陌生的情绪,是欣慰,是激动,还有一丝茫然。
我站起身,走到巷口,悄悄探出头,看向广场方向。
物资区的电视还亮着,隐约能看到屏幕上的抗战影像,偶尔传来人群的掌声。
绿衣人员仍在广场边缘忙碌,却没有
搜捕
的动作,只是帮着收拾散落的垃圾,指引迷路的人找出口。
这就是和平的样子吗没有硝烟,没有陷阱,人们能安心地纪念英雄,享受生活。
我靠着巷壁,慢慢滑坐在地上,心里的混乱终于平息,只剩下释然和庆幸。
庆幸自己能亲眼看到这一天,看到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盛世,看到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巷口的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报纸上,守护和平
四个字被照得格外清晰。
我知道,我的
潜伏
已经结束,这里没有敌人,没有陷阱,只有需要守护的和平。
可我该去哪里该如何面对这个陌生的时代
远处传来熟悉的旋律,是军歌,从广场方向飘来,在巷子里回荡。
我慢慢站起身,朝着广场的方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敬给牺牲的战友,敬给伟大的祖国,敬给来之不易的和平。
旋律渐渐变远,我收回手,看着巷外的街道,车辆有序驶过,行人笑着交谈,一派祥和景象。
或许,我不需要
去哪里,只要能看着这和平的世界,看着战友们的理想成为现实,就足够了。
10
随风而去
巷外街道的车鸣声渐渐柔和,广场方向的人群喧闹也弱了下去,像是被风慢慢吹散。
我仍站在巷口阴影里,目光落在广场中央的国旗上,那抹红色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之前紧握的拳头早已松开,掌心的掐痕还在,却没了之前的刺痛,只剩一种空落落的轻。
广播里传来最后一次提示,声音温和,不再有
清理
的紧迫,只说
阅兵仪式圆满结束。
绿衣人员开始收起围栏,动作轻缓,偶尔会帮老人拎起落在地上的布包,没有丝毫催促。
之前见过的灰外套老人,正跟着几个同样拄着拐杖的老兵,慢慢走向广场出口。
他们走得很慢,不时停下回头看国旗,有人还抬手抹了抹眼角,动作很轻,却看得真切。
老兵方阵的深绿色军装在夕阳下泛着暗纹,胸前的徽章反光,像撒在衣服上的星星。
我想起常德会战的战壕里,战友们也总说
等胜利了,要好好看看咱们的国家,眼眶又热了。
现在,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只是有些人没能亲自看到,只能靠我们这些
幸存者
代为见证。
巷口的长椅上,两个孩子在翻看从物资区拿的画册,家长坐在旁边,指着照片轻声讲解。
这是当年的战士叔叔,他们用这样的枪,把坏人赶跑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手指轻轻碰了碰画册上的老套筒步枪。
没有恐惧,没有仇恨,只有纯粹的好奇和敬意,这就是战友们用生命守护的未来。
我悄悄往后退了退,回到窄巷深处,靠着斑驳的砖墙,看着巷外的一切。
街道上,有人举着小国旗走过,脚步轻快;路边的商铺挂着
致敬英雄
的红色横幅,风吹过,横幅轻轻晃。
没有硝烟,没有特务,没有陷阱,只有寻常日子里的安稳,是我从前不敢想象的模样。
远处的天空,有几只鸽子飞过,翅膀划过夕阳,留下淡淡的影子,和广场上的银色战机不同,它们飞得更自由。
我想起报纸上
守护和平天空
的标题,突然明白,现在的
守护,早已不是当年的
厮杀。
老兵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绿衣人员也收拾好最后一批围栏,广场慢慢恢复了平静。
只有那面五星红旗,还在广场中央飘扬,在夕阳下,红得格外耀眼,像在守护着什么,也像在见证着什么。
我慢慢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战友们的笑脸,闪过常德会战的炮火,闪过今天看到的一切。
或许,我不需要
去哪里,也不需要
做什么,只要能这样看着,看着这和平的世界,就够了。
风从巷口吹进来,带着街道上的烟火气,也带着广场方向残留的国歌旋律。
我朝着广场的方向,又敬了一个军礼,这一次,没有警惕,没有疑惑,只有安心和骄傲。
忽然觉得身体发轻,指尖先开始透明,像晨雾要融进空气里,心里却满是踏实我的
潜伏
早该结束了。
透明感顺着手臂漫过肩膀,后背贴墙的地方渐渐没了实感,我最后望了眼飘扬的国旗,笑了。
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会永远继续下去,而我,终于能带着这份明悟,随风吹向战友们曾期盼的远方。
风卷着巷里的落叶掠过,我彻底散在风里,没留下一点痕迹,只把
和平已至
的念想,藏进了这暖融融的夕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