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西北,沙漠地底一千二百米,“金乌工程”总控中心。
这里是地球上最接近“太阳核心”的地方。
一千二百米的岩层、混凝土与特种合金,隔绝了地表的风沙与喧嚣,也隔绝了世间一切的纷扰。在这座被掏空的山体内部,构筑起了一座钢铁的地下城邦,一座为了捕捉终极能源而诞生的科学圣殿。
它的代号,名为【金乌】。
总控中心内,数百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科研人员与工程师,正屏息凝神,坐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的目光汇聚成一道无形的洪流,死死地盯着正前方那面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型主控屏幕。
屏幕中央,是一个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三维结构图,无数条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在模型的各个节点间川流不息。
而在结构图的旁边,最醒目的位置,是一个鲜红的、正在倒计时的数字。
【00:05:00】
距离“金乌”首次全功率点火,还剩下最后五分钟。
人群的最前方,站着一位头发花白、身形却依旧挺拔的老者。
他没有穿无尘服,只是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装,双手背在身后,微微颤抖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便是“金乌工程”的总设计师,华夏科学院硕果仅存的几位“定海神针”之一——罗阳院士。
五十年前,当他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时,他的导师,华夏核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曾在病榻上紧紧攥着他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
“小阳……我们自己的‘太阳’……一定要……在我们的手上……点亮它……”
为了这个嘱托,为了这个横跨了数代人的梦想,罗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从理论构想到初步设计,从一次次失败的材料实验到关键部件的艰难攻关。
他见证过预算紧张时,科研人员勒紧裤腰带,用算盘和稿纸推演浩瀚如烟的数据;他经历过西方世界最严酷的技术封锁,每一个螺丝、每一行代码,都必须依靠自己从零开始;他也感受过,在项目最黑暗的时刻,国家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那一句“国家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至今言犹在耳。
这座地下城邦,这台被誉为“21世纪的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庞然大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它不仅仅是一台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它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高凝聚,是这个古老文明向着星辰大海,发出的最雄浑的咆哮!
“罗院士,各单位已完成最后一次自检,所有参数正常,请求进入最终倒计时。”
身旁,一位神情坚毅的中年军人沉声报告。他是“金乌工程”的现场总指挥,李振国。他的任务,是动用国家赋予他的一切权限,确保这头“钢铁巨兽”的苏醒,万无一失。
罗阳院士缓缓点头,目光从那冰冷的机器模型上收回,望向了总控中心里那一双双年轻而又坚定的眼眸。
他看到了自己的学生,看到了学生的学生。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心血,此刻都系于这一根弦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通过广播系统,清晰地传遍了地下城邦的每一个角落,“百余年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太多苦难。
我们曾经因为能源的匮乏,而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步履蹒跚;我们曾经因为力量的孱弱,而饱受欺凌。”
“今天,我们将亲手终结这一切!”
“我们效仿的,是神话中逐日的夸父;我们即将点燃的,是流淌在血脉里、千百年不曾熄灭的文明之火!”
“这把火,将照亮华夏的未来,将支撑起我们民族挺直的脊梁,将让我们子孙后代,永远摆脱能源的枷锁,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下达了那道承载了无数人梦想的指令:
“我宣布,【金乌】工程,全功率点火测试,进入最终倒计时!”
“是!”李振国猛然立正,向着这位为国奉献一生的科学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而后,他转身面向指挥台,声音铿锵如铁:
“最终倒计时开始!”
【60】
【59】
……
巨大的红色数字在屏幕上跳动,每一次闪烁,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上。整个总控中心,落针可闻,只剩下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和无数颗剧烈跳动的心脏。
年轻的工程师张伟,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自己面前那块分控屏幕上代表着“等离子体约束场稳定度”的曲线,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是整个团队里最年轻的博士之一,负责的正是约束场稳定算法的核心部分。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10】
【9】
……
【3】
【2】
【1】
【点火!】
轰——!
仿佛是沉睡了亿万年的洪荒巨兽,在地球的最深处发出了一声震彻神魂的龙吟。
所有人都感觉脚下的地面传来了一阵极其轻微、却又沉重无比的震动。
主控屏幕上,那原本冰冷黑暗的装置核心,在万分之一秒内,被一团炽烈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光芒所点燃!
那不是凡间的火焰,那是宇宙诞生之初的颜色,是亿万颗恒星内核处最纯粹、最本源的光与热。一瞬间,仿佛有一轮真正的太阳,在这座地下城邦中冉冉升起!
“注入成功!氘、氚燃料充分反应!”
“磁场压力正常!约束场稳定!”
“温度已达15亿摄氏度!符合预定目标!”
一道道激动到变调的报告声,接二连三地从各个区域响起。
罗阳院士那背在身后的双手,此刻紧紧地攥在了一起。他的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将那屏幕上的光芒,刻进自己的灵魂里。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
十秒……三十秒……一百秒……
屏幕一侧的计时器,稳步地向上跳动。而那团代表着人类希望的光芒,始终稳定地燃烧着,没有丝毫的衰减与不稳。
“二百秒!我们已经突破二百秒了!”有人忍不住低声欢呼。
“稳住!继续保持!”李振国低吼道,强行压下所有人的激动。
二百五十秒……二百八十秒……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金乌工程”的设计目标,是在全功率状态下,维持高约束模式运行三百秒!这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达到的巅峰!
【298】
【299】
【300】
当计时器跳到“300”的那一瞬间,整个总控中心爆发出了一阵压抑许久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年轻的工程师张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拳砸在桌子上,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身边的同事们,无论年龄,无论职位,全都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又哭又笑,状若疯魔。
罗阳院士的眼眶也湿润了。他缓缓地闭上眼睛,一行滚烫的老泪,顺着脸上的皱纹滑落。
老师,您看到了吗?
我们……做到了!
然而,庆祝的声浪还未平息,一个惊愕的声音突然响起。
“等一下!快看!它……它没有熄灭!”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拉回主屏幕。
只见那计时器,在突破了三百秒的关口后,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依旧以沉稳的姿态,继续向上跳动着。
【320】……【350】……【380】……
那团“人造太阳”,依旧在稳定地燃烧!
“天呐……”
“约束场……约束场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反而比之前更加稳定了!”
“能量增益比还在持续攀升!这……这怎么可能!”
总控中心内,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科学家们,此刻脸上写满了匪夷所夷的震惊。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设计,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这头由他们亲手创造的“巨兽”,展现出了远超他们想象的强大生命力!
李振国和罗阳院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与狂喜。
远超预期!这是天大的喜讯!
【400】!
当计时器最终定格在“405”秒,那团光芒才缓缓熄灭时,整个中心爆发出比刚才热烈十倍的掌声与欢呼!
这是奇迹!这是属于华夏的科学奇迹!
“立刻整理全部数据!立刻!我要看到最完整的报告!”罗阳院士激动地喊道,他感觉自己年轻了二十岁,有使不完的劲。
“是!”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巨大的、超越预期的成功所带来的狂喜中时,负责核心数据监测的张伟,却死死地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困惑、茫然与一丝丝惊悚的表情。
“罗院士……”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您来看一下这个……”
罗阳院士大步走了过去,眉头微皱:“怎么了小伟?数据有问题?”
“不……数据没问题,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张伟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曲线,“但是……您看这里。”
罗阳院士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是一条代表着“能量输出功率”的曲线图。
在测试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大约从390秒到405秒之间,原本平滑的曲线,突然出现了一系列极其微小,但又极其规律的“脉冲式”波动。
那波动非常微弱,如果不仔细看,几乎会被当成正常的仪器误差而忽略。
但是,它太规律了!
像是……像是有人在宇宙的另一端,用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轻轻地、周期性地敲击着这颗“人造太阳”的核心。
一、二、三、四……不多不少,一共九次。
每一次的间隔,都精准到飞秒的级别。
罗阳院士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了。
作为一名浸淫了物理学六十年的顶尖科学家,他瞬间就意识到,这个波形,绝不属于任何已知的物理模型。它不像是混沌的产物,更不像是随机的扰动。
它……更像是一种……“信号”。
一种超越了人类现有认知,来自于更高维度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