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魂归恨处 > 第20章 20

20
20
顾淮之在穆青梨的墓前,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
“吾妻穆氏青梨之墓”。
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墓前,一坐就是一天,对着墓碑说话,讲述他的悔恨,讲述他的思念。
“青梨,对不起
我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停止过爱你。”
“青梨,你知道吗?柳柔儿被处死了,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可以安息了。”
“清辞,我好想你你回来好不好?哪怕只是让我再看你一眼”
太平侯府的海棠开了又谢,转眼已是十年。
后来,听世人说顾淮之收养了一些孩子,捐了许多银子建了学堂,让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在此读书、识字。
他将这些孩子视如己出,有时还会亲自教他们武功。
而顾淮之鬓边早生华发,常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玄色常服,坐在穆青梨墓前的青石上,一坐便是整日。
墓前的青梨树是他亲手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花瓣落在他肩头,他也浑然不觉。
听说他收养的孩子里有一个十分聪慧,能文善武,就如他当年一样。
他去见了那个孩子,那孩子虽然衣衫简朴,但眉宇间尽显少年意气,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这个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顾淮之问。
“我叫念柳。”少年回答。
顾淮之微不可查的皱了眉,“想和我学习武功么?”
“多谢侯爷抬爱,我想。”看着少年老成的孩子,顾淮之终究软下了心。
“既如此,我便收你为义子,你以后便叫顾黎吧。”顾淮之拍了拍他的肩。
顾黎这名字,还是穆青梨当年想为他们的孩子取的。
她说愿此后岁岁皆有黎明,再无长夜。
顾淮之从未对人言明,只在教顾黎读书时,指尖划过《诗经》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字句,目光会飘向窗外那株孤零零的青梨树。
顾黎住进了侯府西侧的偏院,院里的秋千还是当年穆青梨喜欢的样式,只是绳索早已换过新的。
顾淮之亲自教他读书、骑射、处理卷宗,甚至连沏茶的手法、应对朝臣的措辞都一一指点。
他教得极严,错一个字便要罚抄百遍,骑射脱靶便要在烈日下站足三个时辰,可每逢顾黎夜里发热,他又会悄无声息地坐在床边,用宽大的手掌的试他的额温,一坐便是一整夜。
“侯爷,您对小公子未免太苛责了。”影卫看着跪在雪地里背书的顾黎,忍不住劝道,“他还只是个孩子。”
顾淮之正摩挲着那枚有裂痕的比翼鸟玉佩,闻言只是抬了抬眼:“太平侯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下去,“我要他将来能护住这侯府,护住自己想护的人,不能像我”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可影卫懂得。
他是怕顾黎重蹈他的覆辙,因一时糊涂,亲手葬送了挚爱与前程。
顾黎渐渐长大,眉目间有了少年人的俊朗。
他知道自己与侯爷不亲,侯爷教他权谋之术时目光锐利如刀,可在他偶感风寒时送来的汤药里,却总藏着不易察觉的暖意。
他见过侯爷对着那枚旧玉佩发呆,见过他在深夜独坐书房,对着一幅未完成的梨花图垂泪,却从不敢问。
他从未见过有如此痴情的人。
顾黎从小便是孤儿,他不懂得什么是爱,但他想,能一直惦念一个人,应该就是爱吧。
十二岁那年,顾黎在书房撞见顾淮之正在整理穆青梨的遗物。
一方绣了半朵梨花的锦帕,一支断了的玉簪,还有一本边角磨烂的《青梨小札》,扉页上有少女娟秀的字迹:“淮之亲启,春风好,宜婚嫁。”
“这是”顾黎刚开口,就见顾淮之猛地合上木盒,眼底翻涌的痛楚几乎将他淹没。
“出去。”顾淮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生硬。
顾黎默默退了出去,却将那扉页上的字迹记在了心里。他后来从影卫口中零星听到些往事。
知道侯爷心里住着一个已故的女子,姓穆,是当年名动京城的才女,也是侯爷一生的痛。
从此,顾黎学东西更用心了。
他不仅学骑射兵法,还跟着账房先生学理财,跟着翰林院的老学士学经史。
顾淮之看在眼里,却从未夸赞过一句。
直到顾黎十五岁那年,在皇家围猎中一箭射落两只猎豹,替太平侯府挣回了颜面,顾淮之才在庆功宴后,送给了他一枚玉簪。
“遇到心爱的人,要护好她。”他的声音依旧平淡。
顾黎接过玉簪,小心地将其收好。
时光荏苒,顾黎迎来了他的弱冠之年。
这年春日,侯府的海棠开得格外盛,落了一地明艳。
顾淮之在正厅摆了宴席,朝中重臣几乎都到了,却不见他脸上有半分喜色。
宴席过半,顾淮之忽然起身,捧着一卷明黄的卷轴走到顾黎面前。
“陛下有旨。”他展开卷轴,声音在寂静的厅堂里格外清晰,“太平侯顾淮之,膝下义子顾黎,性资敏慧,堪承重任,特准承袭太平侯爵位,择日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