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我大胜归来,威望达到了顶点。
朝堂之上,再无人敢有异议。
我成了大周真正的守护神,我的意志,便是这个国家的意志。
回宫那日,文武百官列于宫门前迎接。
那些曾经摇摆不定的旧臣,此刻跪在地上,头颅深埋,不敢看我一眼。
反倒是李将军这样的武将,目光灼灼,满是敬佩。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太后娘娘用兵如神,末将心服口服!”
我扶起他。
“是将士们用命,才换来大周的安宁,将军快快请起。”
我开始系统地教导元澈处理朝政,将我所知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于他。
他很聪明,也很有天赋,总能举一反三。
我废除了旧贵族的一些特权,从平民中提拔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官员。
我建立了大周第一所女学,让女子也能读书识字,不再是男人的附庸。
我亲自去女学视察,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姑娘,竟敢拦住我的去路。
她问我:“太后娘娘,女子读书,真的能有出路吗?”
我问她:“你想要什么出路?”
她挺直了小小的胸膛,大声说:“我想做我大周第一位女官!”
我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我笑了。
“好,本宫等着你。”
我还派人远渡重洋,带回了新的农作物种子,让百姓的餐桌,变得更加丰盛。
大周在我手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繁荣。
太上皇是在一个深秋的午后,郁郁而终的。
李总管前来禀报时,我正在批阅奏折。
我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李总管顿了顿,又说:“太上皇临终前,一直看着一幅画。”
“是什么画?”
“是是您当年嫁入潜邸时,他为您画的小像。”
我的手顿住了。
李总管问我,是否要去见他最后一面。
我摇了摇头。
他死后,我独自一人,去了他那座被圈禁的宫殿。
宫殿里冷冷清清,一如我当年的冷宫。
墙上挂着那副小像,画中的少女,笑靥如花。
我在殿外站了许久,想起我们的年少时光,想起他的背叛,也想起寺中那血腥的一幕。
最终,我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
从今往后,我与他,尘归尘,土归土,再无瓜葛。
光阴荏苒,五年转瞬即逝。
元澈已经从一个稚童,长成了挺拔的少年天子。
他处理政务,已经有模有样,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比我看得更远。
我知道,是时候了。
在他的十五岁生辰大典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我亲手将传国玉玺,交到了他的手中。
我发表了作为摄政太后的最后一次讲话,总结了这些年的功绩,并展望了由新皇亲政的未来。
“从今日起,哀家正式还政于陛下。”
元澈眼眶泛红,他从我手中接过玉玺,跪在我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儿臣,谢母后成全。”
“儿臣定不负母后所托,开创万世太平!”
我扶起他,心中满是欣慰。
我退居深宫,不再过问朝政,每日只是养花弄草,看看闲书,过得好不惬意。
那些曾与我一同经历风雨的宫人,我也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让他们出宫荣养,安度晚年。
这天夜里,月色很好。
已经长成少年的皇帝,处理完政务,像小时候一样,提着一盏灯,来到我的寝宫。
他见我只穿着单衣站在窗前,便拿过一件披风,轻轻为我披上。
“母后,夜深了,小心着凉。”
我笑了笑,看着窗外的万里江山。
“澈儿,你看,如今我大周国泰民安,百姓富足,真好。”
他站在我身旁,目光崇敬而孺慕。
“是。”
“母后,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