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邦的脸上满是好奇,他啃着烙饼,含糊不清地问:“泽子哥,打狍子就这么简单?它们真就站那儿不动让你打?”
“山里头的活,哪有简单的。”李泽喝了口热水,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那天是运气好,碰上俩没见过世面的。真要是跑起来,两条腿的哪追得上四条腿的。”
郝军在一旁接话:“狍子算个啥,不值钱。一身肉,一张皮,卖不了几个钱。要说值钱的,得是熊胆、马宝、猴头菌这些。一个好熊胆,顶得上普通工人干好几年的!”
这话让郭兴邦的眼睛亮了。
他家里穷,不然他姐也不会那么早嫁人。他自己也一直想挣钱,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熊那么好打?”郭兴邦问。
“好打?”郝军笑了,“那是拿命在换钱!一头熊瞎子发起狂来,一巴掌能把碗口粗的树给拍断!咱这猎枪,打在它身上就跟挠痒痒似的。”
李泽看了郭兴邦一眼,淡淡开口:“也不是非要碰熊瞎子。山里好东西多着呢。一张上好的貂皮,行话叫‘大皮’,拿到供销社,少说也能给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块?”郭兴邦猜测。
“二百。”李泽微微一笑,“要是皮子再好点,碰上识货的,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盖两间大瓦房的钱就出来了。”
二百块,甚至四百块。
郭兴邦手里的烙饼都忘了吃,这个数字对他冲击太大了。他去码头扛大包,一天累死累活,也就挣一块多钱。
吃完东西,李泽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
“郝军,你带兴邦去砍几根结实点的桦木杆子,再找些结实的藤条,做个爬犁。咱们那两头狍子还得弄下山呢。”
“好嘞!”郝军应了一声,拉起还在发愣的郭兴邦,“走了,兄弟,干活了!”
李泽则背上自己的背包,独自一人朝着山谷另一侧的松树林走去。
那片林子里的套子,才是他此行真正的目的。
雪地里,李泽的脚步又快又稳,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
他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下套子的地方。
套索完好,周围没有挣扎的痕迹,空的。
第二个,空的。
第三个,还是空的。
李泽并不着急,继续往林子深处走。他布下的套子有十几个,有大有小,专门针对不同的猎物。
当他走到一棵粗大的红松下时,脚步停住了。
那里,他下过一个最小的掰夹子,是用来夹黄鼠狼或者松鼠的。
此刻,那个小小的铁夹子,正死死地夹住了一抹乌黑的颜色。
那东西不大,通体乌黑,皮毛在白雪的映衬下,泛着一层油亮的光泽。
李澤走上前,蹲下身。
是紫貂。
正经的关东山“大皮”,山里人说的“雪地黑金”。
而且这只貂的皮毛品相极好,从头到尾没有一根杂毛,个头也足,是难得一见的上品。
他小心翼翼地把紫貂从夹子上取下来,放进背包最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