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李泽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难怪之前在车上,刘龙会问他是不是练过。
刘天点了点头,他一直对这个小伙子颇高,如今看来算是没打眼。这兄弟不光身手好,脑子也活泛,给郭兴邦指的这条路,确实稳妥。
“行了,这事先放放。”刘天拍了拍郭兴邦的肩膀,重新转向几个长辈,脸色变得肃穆起来,“三爷的事要紧。二叔,明天一早,你带几个人去镇上,买口好点的柏木棺材,再扯几身寿衣。钱不够就先赊着,记我账上。”
“好。”刘周良点头应下。
“吴海涛,你明天带人上山,在南坡选个向阳的地方,把墓穴挖好。”刘天又对旁边一个壮实的年轻人说。
“放心吧天哥。”
“三爷无儿无女,咱们刘家就是他的后人。”刘天环视一圈,“我、老二、刘龙,还有石头,我们四个给他戴孝。等三爷入了土,在村里摆三天流水席,让乡亲们都来送送他。”
众人纷纷点头,没有人有异议。
安排完这些,刘天才让郭兴邦跟着刘龙和吴海涛先回去休息。
三人回到郭兴邦家时,李泽他们已经睡熟了,屋里回荡着轻微的鼾声。地方小,刘龙和吴海涛也没嫌弃,就在西屋的冷炕上和衣躺下。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刘龙和吴海涛就起身,轻手轻脚地出了门,上山帮忙去了。
李泽三人这一觉睡得结实,直到窗外传来鸡叫和人声,才陆续醒来,一看表,都快七点半了。
刚穿好衣服,屋门就被推开,郭兴邦抱着一摞崭新的衣物走了进来。
“泽子,醒了?这是我天哥让我给你们拿来的,全新的劳动布袄裤和棉鞋,你们换上吧,比你们身上这身强。”
衣服是矿上发的那种,蓝色,厚实,耐磨。鞋子是高帮的翻毛皮棉鞋,看着就暖和。
李泽也没客气,接了过来:“替我们谢谢刘哥。”
三人刚换好衣服,院门外又传来说话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一个盖着布的大盆。
“哥。”那姑娘怯生生地喊了一声。
“婶子,小关,你们咋来了?”郭兴邦迎了上去。
“给你和客人们送早饭来。”郭兴邦的婶子把盆放在炕桌上,麻利地掀开布,是白面馒头,一大碗小米粥,还有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咸菜。
她一边摆碗筷,一边不住地打量李泽和徐春林,脸上带着笑:“小兄弟们,快趁热吃。家里乱,招待不周。”
“婶子,太丰盛了。”李泽客气道。
那婶子给他们盛好粥,状似无意地对郭兴邦说:“兴邦啊,你这两位朋友,看着都一表人才,有对象了没?”
她的视线在李泽和徐春林身上来回扫,尤其是徐春林,个子高,长得也周正。
郭兴邦的妹妹关,低着头,脸颊有点发红。
李泽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来相看女婿的。
郭兴邦正埋头啃馒头,闻言抬起头,含糊不清地回答:“我哪儿知道,没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