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哥,这片红松林能有四十多头猪?”
柴兵把着方向盘,手扶拖拉机突突地冒着黑烟,他扭头朝车斗里喊,脸上全是怀疑,“这地方我熟,平时有个头的小群就顶天了。要不,咱去龙爪沟?那边山沟子多,好藏东西。”
李泽没说话,拍了拍车斗的栏杆,示意他停车。
车一停,黑狼和大狼就跳了下去,鼻子贴着雪地,在附近来回嗅闻。
李泽指着林子边上一片凌乱的脚印:“柴大哥,你看。这片新雪上,除了猪蹄印,还有不少跳猫子和山鸡的脚印。要是大猪群还在这儿盘踞,这些小东西早躲得没影了。这说明猪群已经挪窝了,它们刚走,这些小兽才敢出来活动。”
黑狼和大狼低沉地叫了两声,像是在印证他的话。
柴兵还是犹豫:“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可做不了主,得回去问问我爹。”
“行,听柴大爷的。”李泽干脆地应下。
郝军在旁边听得热血沸腾,搓着手说:“四十多头!我的天,这要是打着了,得卖多少钱!”
徐春林也摩拳擦掌,检查着手里的56半,心里头全是期待。
李泽心里却有另一层盘算。这么大的野猪群突然融群,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碰上了天敌。这附近,能把几十头野猪吓得抱团迁徙的,除了卧虎山那头“大猫”,不做第二想。
老虎来了,这趟活儿的风险就不是一般的大了。这事儿他没打算跟柴兵说,怕他打了退堂鼓。但狗的安全必须考虑,尤其是踏雪和虎头,真碰上大猫,连塞牙缝都不够。
拖拉机突突地开回柴家大院,几个人进了主屋。
柴兵把李泽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跟他爹学了一遍。
柴良玉坐在炕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他听完,没急着表态,而是抬起眼皮,眼睛看着李泽:“小泽,你有几成把握?”
“七成。”李泽回答得很干脆。
“狗呢?”柴良玉又问,“踏雪和虎头还小,能跟得上?”
“柴大爷,正因为猪多,才不能带狗。”李泽解释道,“狗一开腔,猪群受惊,到时候满山乱窜,一头都逮不着。我想着,让狗在家歇一天,养精蓄锐。我们三个,直接‘打溜儿’,悄悄摸过去,找到猪群的窝再动手。”
“打溜儿?”柴良玉重复了一遍,磕了磕烟袋锅。“行,我信你。兵子,去参场库房,把我那三件羊皮猴拿出来给他们穿上。再多带点子弹和干粮,山里冷,别冻着。”
柴兵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就抱了三件厚实的羊皮猴进来。这玩意儿是羊皮做的,毛朝里,外面是帆布,又挡风又保暖。
郝军套上试了试,活动着膀子:“嘿,这玩意儿穿着是真暖和!泽哥,我看咱今天得在山里过夜了。”
李泽没接话,等柴兵出去准备东西,他才把徐春林和郝军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有个事儿,得跟你们俩透个底。这事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尤其是柴大哥。”
看他神情严肃,两人都收起了嬉笑。
“我估摸着,是卧虎山那头‘大猫’溜达到这边来了,把猪群给惊了,才融到一块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