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8月28日,晚8点,娘子关外。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太行山脉的重要隘口,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扼守正太铁路的咽喉,是鬼子控制华北、保障补给线的关键据点。
37年10月,日军攻占娘子关后,为了防备大夏军队的反攻,他们在此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外围警戒线:在关外2-5公里的制高点和交通要道修筑炮楼和碉堡,形成第一道防线,用于侦察和阻击。
主防御带:在关城附近的山麓和村庄布设地堡群、机枪阵地、铁丝网和雷区,构成交叉火力网,封锁所有进攻路线。
核心堡垒:在绵山山顶和关城内部修建大型炮楼和炮兵观察所,居高临下控制整个战场,确保日军能随时炮火支援。
娘子关外五公里的山坳里,晋察冀第一军分区的战士们正在做最后的战前准备。
为了攻占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老聂给第一军分区配备了18挺59式高联机枪,24门65式无后坐力炮以及50门巴祖卡火箭筒。
军分区杨司令站在前沿指挥所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最后一次核对作战地图,目光停在标着程家垴的红色圆圈上。
“报告司令员!”侦察兵通过步话机来电,声音压得很低,“前沿观察哨确认,日军第一道防线的12个碉堡全部亮灯,哨兵换岗完毕。”
杨司令看了看腕表,时针正好指向8点,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开始行动!”
随着命令下达,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攻坚作战拉开了序幕。
程家垴高地是鬼子第一道防线的核心支撑点,这座突兀的山头上,日军修筑了三座呈品字形分布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彼此间有交通壕相连。
“第一火力队就位!”步话机里传来低沉的声音。
距离程家垴800米外的一处隐蔽山坳里,三门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已经架设完毕。
炮手们借着月光,通过光学瞄准镜锁定了目标——那座高出其他建筑一截的观察所。
“放!”
随着一声令下,三发炮弹呼啸而出。几乎在同一时刻,程家垴山顶爆起三团耀眼的火光。观察所的木质顶棚被整个掀飞。
“命中目标!”观察员激动的声音从步话机里传来,“鬼子观察所完蛋了!”
与此同时,娘子关外围的其他日军据点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
18挺59式高射机枪被部署在多个隐蔽阵地,145毫米的穿甲弹如同死神的镰刀,开始横扫日军碉堡的射击孔。
李大柱蹲在一挺59式高射机枪旁,作为全团最优秀的机枪手,他被分配来操作这个只见过5天的大家伙。
“班长,这玩意儿真能打穿鬼子的碉堡?”新兵小王凑过来,声音里满是怀疑,“我看那枪管都快赶上我胳膊粗了”
李大柱没有回答,而是调整着瞄准镜,心跳越来越快。
这枪的瞄准镜比他用过的任何武器都要精密,连碉堡射孔里的阴影都看得一清二楚。
“各小组报告情况。”步话机里传来团长低沉的声音。
“高机一组就位。”
“高机二组就位。”
李大柱深吸一口气:“高机六组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