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弹指而过。
新一团和独立团驻地,气氛已然截然不同。前日的喧嚣与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被一种肃穆和紧绷所取代。
战士们检查着装备,擦拭着枪械,多了几分沉静与决然。老兵们低声交代着注意事项,新兵们则反复默记着战术动作和保命要领。
日落西山,天色迅速暗沉下来。随着各营连主官一声令下,两支庞大的队伍如同悄然苏醒,开始有序地离开驻地,融入暮色之中。
李云龙和孔捷并肩站在村口的高地上,目送着部队蜿蜒东去。
“老孔,按计划,分头行动。保持电台联络!”李云龙说道。
“放心。铁路线交给我,你那边也小心,煤矿不是软柿子。”孔捷重重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转身带着警卫员快步走向自己的队伍。
从涉县到磁县,约一百一十公里,对于这支刚刚补充了大量新兵、携带着不少重装备的部队来说,绝非易事。
大军采取昼伏夜出的行军策略,快速穿行。
新兵们第一次经历如此强度的长途奔袭,很快感受到了与训练场截然不同的压力,沉重的装备、崎岖的山路、必须保持的静默,都考验着他们的体力与意志。
但看着身边沉默前行、不时伸手拉他们一把的老兵,他们咬紧了牙关,努力跟上队伍,汗水浸透了军装,脚底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掉队。
李云龙走在队伍中,小眼睛鹰隼般扫视着前后,不时低声催促:“快!跟上!保持安静!”他心里也捏着一把汗,毕竟新兵太多。
另一边,孔捷的独立团同样在沉默中疾行。他们的目标更直接——平汉铁路磁县段。
经过三天的艰苦跋涉,部队终于悄然抵达磁县外围的预定集结区域。
部队迅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进早就侦察好的几个偏僻村庄和山林里,战士们抓紧这最后的时间休息、进食,恢复体力,等待夜幕彻底降临。
孔捷派出的侦察兵很快带回了消息:“报告团长,已经和冀南军区一分区前来接应的同志联系上了!带队的是一分区指挥员徐绍恩同志!”
“哦?老徐亲自来了?”孔捷精神一振,“快请!”
不久,几名穿着灰色八路军军服、但风尘仆仆的汉子,在侦察兵引导下,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孔捷的临时团部。
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面容精悍,眼神锐利,正是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指挥员徐绍恩。
他一见到孔捷,立刻热情地伸出大手:“孔团长!可把你们盼来了!你们在长治打得太漂亮了,咱们在冀南听得是热血沸腾啊!”
孔捷笑着与他紧紧握手:“你们在平原和小鬼子周旋,更不容易!废话不多说,情况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