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我偏要治服你们 > 第109章  无缺秘书

李建设将自行车随意停放在楼前车棚,未加锁便步入大楼,直抵办公室。
门扉已敞,他步入室内,见于莉已在内,正以沸水烫洗他的茶杯。
每日清晨,于莉总是最早抵达,生火、打水、烧水、擦拭桌椅、清扫地面,待他到来,办公室已焕然一新。
只需茶叶入杯,沸水一注,即可享用。
于莉将侍奉之事做到近乎完美,堪称无缺秘书。
“咳咳。”李建设轻咳两声。
于莉正小心翼翼操作,毕竟水温滚烫。
闻听咳嗽,她放下杯壶,转身望向来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主任?”
“真是您?”
“今日怎来得如此之早?”于莉惊讶问道,再三确认后,方知确为李建设。
服务李建设多日,今日首次见他提前到来,工人们尚未上班,较平时早了至少一小时。
“我专程为你而来,故早早至此。”李建设沉稳回答。
于莉心中一悦,以为李建设得知她每日提前劳作,欲来核实。
毕竟他平日迟到,即便她不早到,半小时亦足够打理。
她之所以提早,实为表现给李建设看,盼其早日助她转正。
在轧钢厂多时,于莉深知李建设的影响力,他不敢迟到,连厂长副厂长亦不敢,全场仅此一人。
其他主任,对他亦是恭敬有加。
虽非下级面对上级般的恭谨,但对李建设显然抱有深深敬意。
加之……
厂中的杨副厂长与卢厂长,亦常遣秘书探访李建设。
起初,于莉以为此乃常理,毕竟李建设身为科室主任,领导频访并无不妥。
然而,随着观察渐深,于莉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轧钢厂科室众多,独有李建设频繁被正副厂长召唤。
且厂长与副厂长的秘书来访时,总是礼貌有加,即便李建设不在,也只是托她转达,请李主任归后立即觐见厂长,从无埋怨。
后来,于莉从旁人言语中得知,厂长与副厂长之所以频繁找李建设,实为请他协助收购物资。
部分物资为厂内所需,而有些则难以言明。
故只要李建设愿助她晋升,前路自是一片坦荡。
然而,这次于莉却想错了。
李建设今日提早到来,绝非为了迎合她的小心思。
“于莉,你近期的工作,我皆看在眼里,做得相当出色。”
“但是……”
李建设先扬后抑,一句夸奖后,紧接“但是”。
于莉心中一紧。
“李主任,若我工作中有任何不足,请您务必指出,我定当改正。”
李建设摇头:
“与工作无关。”
“这该怎么说好呢……”
“你应明白,我为何帮你安排这份工作。”
“你来此多日,或许已有察觉,即便没有你,我的工作亦能顺利进行。”
但我仍留你在此,缘由何在?”
于莉连忙回应:
“因您是长辈,是在帮我。”
李建设点头:
“没错,我把你当自己人,特意为你量身定制了这份工作。”
“然而,你的行为真的让我很为难。”亿说道。
李建设语气平淡地开口。
但于莉却异常紧张。
她不明所以,只清楚一旦李建设有所不满,那必然是自己有错。
身为临时工,她是经李建设的关系才得以进厂。
虽然工资由轧钢厂发放,但她所做的一切,只对李建设负责。
李建设若不满,那无疑是她的过错。
“李主任,不,壹大爷,我明白您对我的关照,内心无比感激。
我真心希望把工作做好,若有不当之处,请您明示。”
“无论问题多棘手,我都有决心改正。”
“壹大爷,恳请您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
于莉颇为聪慧。
她懂得此刻应表明态度,不应辩解,而应认错。
况且,她确实不清楚自己错在何处。
莫非是因为自己常早到,引来他人向李建设非议?
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咳咳,于莉,你仍未明白我的意思。”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说实话,你比厂里的大多数人都更为勤奋。”
“但我不希望你如此卖力。”
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吗?”
李建设缓缓道出,却仍未透露不满的缘由。
并非他故意隐瞒,而是意在给于莉施加压力。
此刻于莉越是紧张,稍后提出要求时,她便会越容易应允。
果然,
听完李建设的话,于莉陷入了沉思。
既然与工作无关,
那便是品行问题?
想到品行,于莉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丝念头。
莫非是自己同时与两人交往的事暴露了?
于莉心思细腻,这段时间,她除在轧钢厂工作外,还一直在调查四合院中的事务。
她深知四合院中的人际错综复杂。
阎家与刘家,作为院中的两大户,往昔皆实力雄厚,一度掌控着院中两位管事大爷之位。
然而……
阎家亲近李建设,刘家则疏远不说,刘海中甚至曾下药暗算李建设。
故而,两家在院中的地位已是云泥之别,在李建设心中的分量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这便是于莉不敢答应刘光齐求婚的缘由,她深知一旦答应,李建设定会剥夺她的工作。
李建设看似和蔼可亲,实则心狠手辣,曾率众围堵街道主任家门,当众斥骂副主任。
易中海、刘海中及贾家全员皆因其而身陷囹圄。
于莉聪慧,不敢小觑李建设的手段。
今日,李建设未直接开除她,而是私下约谈,这让她猜测……
深思熟虑后,于莉认为李建设对她近期表现颇为满意,故有不舍之意。
这意味着,她仍有机会挽回,甚至可能因后续表现出色而提前转正。
想及此,于莉非但未松懈,反而更加紧张。
她瞥向身后房门,快步上前关闭,转身‘砰’地跪在李建设面前,眼眶迅速聚拢泪水。
“壹大爷,我错了!”
她主动道歉,未待李建设询问,便全盘托出。
“皆是我的错,是我贪心不足。”
“阎家的婚事虽由家人安排,我未明确反对,便等同于默许。”
“然而,刘光齐的追求使我一时心生动摇。”
“壹大爷,我绝非轻浮女子。”
“家中境况艰难,父亲终年劳作,积劳成疾。”
“母亲早年避难时受伤,现体弱无力。”
“家中无兄无弟,唯余我与妹妹相依为命。”
“阎老师家条件优渥,是我贪心不足,欲寻更佳归宿,以减轻父亲重担,让母亲得以享福。”
“壹大爷,我错了,愿受责罚,绝无怨言。”
“只求您别开除我。”
“刘光齐之父与您不和,我即刻去拒绝他,尽快与阎解城完婚。”
“壹大爷,这份工作对我至关重要。”
于莉边说边泣,言辞恳切,实为博取同情。
但句句属实,即便识破其意,亦难生厌恶。
若遇宽厚上司,或会怜悯,给予宽恕,甚至助其转正,解脱困境。
然李建设不然。
于莉乃其计划要角,岂会因几滴眼泪便轻易放手。
“唉,我也有不是之处。”
李建设突生感慨,于莉心中暗喜,以为得到谅解,转正有望。
心中雀跃,面上却装出一副楚楚可怜之态,含泪望着李建设。
“你对我已足够好。”
“不,我犯了错。”
李建设言罢,沉默片刻。
“于莉,我明白你为何不敢选阎解城。”
“同在一个大院,我太清楚阎家的底细了。”
“阎解城吝啬至极,只会占人便宜,绝不让人占他丝毫,就连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若有这样的父亲,换作是我,也不愿嫁入阎家。”
“之前我不了解你家情况,且与阎解城关系尚可。”
“我存有私心,才希望你嫁入阎家。”
“但现在……”
李建设突然住口,无奈摇头。
话语未尽,留于莉满心疑惑。
这是何意?
现在怎样了?
莫非你后悔了,不愿我嫁入阎家?
那要我嫁给谁?
刘光齐吗?
于莉倒不介意。
甚至,只要李建设提个人名,哪怕是痴傻残疾,于莉也愿意。
毕竟,她当前最大的心愿是工作转正。
一旦转正,即便日后离婚,也是值得。
况且,痴傻残疾之人,也未必不好。
于莉对婚姻生活并无概念,满心只有娘家。
若嫁痴傻残疾之人,或许还能当家做主。
届时,所赚之钱,除了养家,皆可贴补娘家。
于莉与阎解城成婚多年,未有子女,皆因两人每月需向阎家及于莉娘家上交生活费,所剩无几,仅能维持生计,哪有余力育儿?
“壹大爷,有话直说便是。”
“坦白讲,若非这份工作,我家恐会因缺粮缺药而人口减少。”
“您赐予我生计,这份恩情,对我及家人无异于重生。”
“只要您有所愿,即便是让我步入不幸的婚姻,我也愿遵从。”
李建设轻笑,摆手婉拒:
“言重了,言重了。”
“你这样的佳人,连我这有家室之人都心生涟漪,怎舍得将你推入火坑。”
于莉一时怔住,随即心跳加速。
李主任此言,是否暗含深意?
即便不是,他对自己的好感已昭然若揭,是否该有所行动?
李建设轻咳,似觉失态,连忙转换话题:
“话说回来,你说得在理。”
“阎家吝啬,你若嫁人,只会徒增烦恼,别说帮扶娘家,恐怕连自己的收入都得奉上。”
“而老刘家的儿子,亦非良配。”
“加之我与刘家私怨未了,你若成了刘光齐的妻子,我心难安。”
——
“壹大爷所言极是,我之所以未应允刘光齐,正因知晓其父与您的过往。”
“您待我如此深厚,于莉欲报之恩,却苦无良策。”
“怎敢嫁予仇人之子,令您不悦?”
“如今想来,当时未明确回绝刘光齐,实在有负于您。”
于莉表面致歉,心中却另有盘算。
李建设刚才的转移话题之举,显然刻意为之。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确对我心生情愫。
只是,或许因我与阎家有婚约,而他与阎埠贵交情匪浅。
亦或他身为有妇之夫,心有顾虑。
因此,他才不敢轻易表露,一旦失言,便匆忙转移话题,唯恐被我察觉。
于莉心中愈发激动。
李主任如此出类拔萃之人,竟也对自己有好感,这实属意外。
只可惜,与他相识恨晚。
否则,或许还有成为他伴侣的可能。
如今这念头已不可能实现,但若能凭借李主任的赏识,让他助自己转为正式员工,同时避免嫁给阎解城,这也算得上是件美事。
于莉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工作。
只要能正式入职,嫁给谁都无所谓。
甚至,不婚只恋,亦无碍。
若这人是李主任,那便是意外之喜。
毕竟,李主任相貌堂堂,职位显赫。
有他作为后盾,自己的未来成就或许远超一名普通盖章员。
若能晋升,父母也会倍感荣耀。
唯一的顾虑是,在李主任对自己失去兴趣前,可能无法成婚。
但那又如何?
若嫁给无能之辈,不如单身自在。
自己赚钱养家,让父母和妹妹衣食无忧,无后顾之忧,这岂不美哉?
想到此处,于莉连忙说道:
“壹大爷,您看这样如何?”
“您之前也提及阎老师家的状况,我不适合嫁过去。
我打算回去让母亲找阎老师,解除与阎解城的婚约。”
“之后,我再找刘光齐,与他彻底说清楚,断了他的念头。”
“但这样一来,阎家可能会因被退婚而迁怒于您,要求开除我。”
“壹大爷,我不能失去这份工作。”
“因此,我想认您为义父。”
“如此,我既能报答您的恩情,阎家看在您的面上,也不会为难我。”
“可以吗,义父?”
于莉行事果断,勇气可嘉。
为了争取李建设,为了这份工作,
她在极短时间内做出了关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