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得过来瞧瞧你这食铺筹备得怎么样了!”木青妍一踏进食铺,目光就被桌上剩下的半罐辣椒油勾住,快步走过去凑着闻了闻,眼睛瞬间亮了。
“好香的辣油!这香味比我在市集上买的浓多了!快,给我也装一罐带回去,拌凉菜、拌面条都合适!”
“好啊!”江小满应得爽快,转身就要去拿罐子,眼珠突然灵活一转,停下脚步问。
“木姐姐,你说我这辣椒油,要是装成小罐,明码标价卖,会不会有人买啊?”
“街坊们要是觉得好,说不定还能常来光顾。”
“有什么不可以?”木青妍想都没想就点头,伸手拿起桌上的勺子,舀了点辣椒油凑到鼻尖又闻了闻,“就这香味,比那些掺了杂油的强百倍!”
“你要是卖,我就先订十罐,文瑞爱吃辣,衙门里那么多衙役肯定爱要。”
“再说了,你家的酱油我也吃过,上次在你家蹭饭,拌凉菜用的酱油,鲜得舌头都快被吞掉,你是在里面加了什么秘方吗?”
江小满被问得忍不住笑,故意压低声音,故作神秘道:“那可是我发家致富的秘方,怎能随意告诉你?”
“我的好妹妹,你就别逗我了!”
木青妍拉着她的胳膊晃了晃,她是真心觉得江小满弄的酱油好,“我跟你说真的,你若真有这酱油秘方,不如拿出来,咱们一起开个酱油坊!”
“江都城还没哪家酱油能比得上你这手艺,保证有生意!”
“我可没工夫管酱油坊的事。”江小满笑着摆手,指尖点了点食铺角落堆的半人高的蒸笼,有的还裹着油纸,崭新的竹篾透着清香。
“眼下这食肆刚把灶台搭好,蒸笼、碗碟还没归置利落,往后还要跟着顾九翎盯画舫的菜单,哪有精力再开新铺子?”
“你要是真想弄,我倒是可以把酱油方子写下来给你,你找个懂酿酱的老伙计打理,保准能成。”
木青妍本只是随口一说,没料到江小满这般认真,赶忙摆手,语气带着点无奈。
“算了算了,我最近也忙得脚不沾地,书肆要进新书,还要忙着画舫和你食肆的事,哪有功夫开酱油坊。”
她顿了顿,又突然眼睛一亮,凑近江小满说,“不过你说,咱们以后画舫开起来,宴客总得用酱油、醋这些调料吧?”
“若是买外面掺水的劣等货,万一坏了菜味,砸了画舫的招牌怎么办?”
“倒不如真弄个自己的小作坊,专门供着你这食铺和画舫,既放心,还能让两处的味道统一,客人吃着也能记牢咱们的味!”
江小满心里一动,木青妍这话倒是提醒了她!
画舫要做精致宴席,讲究的是味正。
食铺走家常路线,求的是味实。
若是能用统一的好调料,不仅能保证两处口味稳定,还能悄悄打出独有的江氏招牌
她点头附和着,“你说的有道理!要不抽空问问顾九翎?”
“他家在城外有不少产业,说不定就有现成的小作坊。”
“到时候让他辟出一块地方,专门按方子酿咱们的酱油和辣椒油,既省了从头开酱油坊的麻烦,又能解决画舫、食肆的调料问题,一举两得!”
木青妍一拍手,眼里闪过狡黠的笑,“对!顾九翎脑子活,算账又精,肯定能琢磨出最划算的法子!”
“等下次见着他,我跟你一起提!”木青妍挑眉看着江小满,“到时候他天香楼要用这酱油,还得花钱问咱们买。”
“你这铺子还有事情吗?”木青妍扫了一圈铺子,收了收刚才的兴奋语气。
“不说酱油坊了,我给你约了相熟的人牙子刘叔,就在他铺子里等着呢。”
“他手里有几个靠谱的伙计,有会打理前厅的小厮,有能帮厨的仆妇,还有干杂活的杂役,正好给你挑挑。”
江小满闻言,立马转头对正在擦桌子的阿义交代,“阿义,我跟木姐姐去巷口见刘叔,你跟阿义盯着铺子,蒸笼别堆在风口,碗碟记得分类摆进柜里,我去去就回。”
阿义放下手里的抹布,响亮地应了声,“嫂子放心!这儿有我们呢!”
“你尽管去,要是有人来问开业时间,我就跟他们说快了,让他们等着尝您的生煎包!”
江小满笑着点了点头,跟着木青妍往外走,没走一会就抵达人牙子刘叔的铺子。
“木姑娘、江娘子,你们来了!”
刘叔在铺子里等了有一会,见到她们二人的身影,立马笑着相迎。
木青妍拉着江小满在铺子里坐下,笑着开门见山,“刘叔,我们今日来,是想给小满的食肆挑几个靠谱的人手。”
“要不您先说说你手里的人选?”
刘叔打开柜台上一本泛黄的杯子,上面记录着各人的底线,他指着本子捻着,“我手头目前有三位比较符合江娘子的要求。”
“都是江都城本地的,知根知底。”
“头一位是赵婶,四十出头,之前在酒楼做过厨娘,切菜、配菜、蒸馒头都拿手,还能帮着收拾灶房。”
“就是……”刘叔顿了顿继续说着,“就是她家里有个小孙子,午市结束后得早点回家照看,不过不耽误早食、午食的活。”
话音刚落,就从门后从进来一位穿着灰布衣裳的妇人,手里挎着个不都,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江娘子好,我做活仔细,切菜不会浪费,蒸包子也能把握火候。”
“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江小满仔细地盯着那妇人的眼睛看,见她没有闪躲,反而龇着牙朝她笑,又低头打量她的双手。
她见赵婶双手粗糙却干净,指甲缝里没半点脏污,心里先有了几分好感,开口问着。
“赵婶,你之前是在哪个酒楼做工的?为什么干的好好地,突然不做了呢?”
听刘叔刚才话里的意思,这位婶娘家里还有个小孙子,她要是专心想在家带孙子,就不会想出来做工。
她估摸着赵婶家应该挺需要这份工钱,既如此,之前干的好好地,若是没有特殊的事情,她定是不会辞工的。
赵婶子提到这事,脸上难掩怒容,“我本来是在聚鲜楼后厨干的好好的。”
“跟那边后厨管事的早就商量妥了,每日午食过后我先回家照看小孙子,等我儿媳妇收工回来接手,我再赶回酒楼做晚食的活,两边都不耽误。”
“结果那天我刚收拾好东西要走,就撞见少东家石俊凯在后厨巡视,他连问都不问,指着我们几个女帮工就说后厨用不上这么多闲人,直接把我们全解雇了!”
江小满一听,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石俊凯定是将对她的怒气,撒到了这些女帮工身上,她心里面稍稍有些愧疚。
“赵婶,我们食肆主要做的是小吃点心,早上寅时末就得来铺子里张罗,您起得来吗?”
“起得来!怎么起不来!”赵婶连忙点头,眼里透着急切,“我在家天天寅时就起来给大孙子煮稀粥、蒸馒头。”
“他在书院街毛夫子的私塾读书,每日卯时就得到,我早就习惯了!您放心,我手脚麻利,切菜、拌馅都快,肯定不耽误活!”
刘叔见他们二人聊得超不多了,适时开口,“第二位是阿武,二十三岁,之前在粮铺扛大米袋,一身力气没处使,劈柴、挑水、搬蒸笼这些重活都能干。”
“就是性子们,话少,不爱跟人搭话,但手脚勤快,从不会偷懒耍滑。”
话音刚落,一个高壮的后生就从门后走了出来,个字都快比门框高,宽肩后背,站在那儿像堵小墙。
见了江小满,只讷讷地低下头,声音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江娘子,好。”
江小满抬头打量着眼前的男子,说实话,心里难免有些发怵,这人看着孔武有力,只要抬抬手,十个阿义怕都架不住。
木青妍在一旁瞧出她的心思,悄悄拽了拽江小满的衣袖,附耳低语着。
“我问过刘叔,这阿武是个实诚人,之前在粮铺干了有七八年,老板搬家关铺时,还特意给他多结了两个月工钱,舍不得他走。”
“眼下他找活也只求安稳,不会惹事”
她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补了句,“再说了,有阿武在铺子里镇着,往后石俊凯要是还想找人来闹事,不得先掂量掂量?”
江小满这才点点头。
刘叔见江小满对头两位都很满意,稍稍松口气,面有难色地朝江小满介绍着第三位。
“还有个名叫小翠的姑娘,刚及笄,之前是在翠红楼打杂的,会算账、嘴甜、也能帮着招呼客人,很有眼力劲,就是没做过旁的活计,得教着点。”
刘叔说着,就有个梳着双丫髻的俏丽姑娘从院门外快步走过来,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裙,朝着江小满利落地福了福身。
“江娘子,我什么都肯学,只要您肯教我,我什么都愿意做。”
江小满视线落向眼前的小翠,只见她皮肤白净,身姿利落,言行举止间透着股不同于寻常姑娘的爽利劲儿,倒让她忍不住想起原身来,心里莫名多了几分亲切感。
“你若来铺子帮忙,平日里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