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姜夫子点头赞同,对着顾九翎板起脸,带着几分长辈的严肃叮嘱。
“小九翎,你可千万不能犯糊涂跟他比低价!不然等你爹回来,我可得去天香楼找他告状,说你把顾家的招牌都给砸了!”
顾九翎被这话逗得愣了愣,随即眼底浮起笑意,对着姜夫子拱手作揖,语气恭敬又带点玩笑。
“夫子放心,我还没糊涂到拿天香楼的名声换一时客源。石俊凯要比低价,就让他比去,我自有我的法子。”
“我想改良蟹粉小笼馅料的配方,多加入一成的蟹肉。”
说着,他打开食盒,竹笼里卧着两个蟹粉汤包,皮透着莹润的白,热气裹着鲜香味飘出来,连旁边的书童都悄悄咽了咽口水。
“江娘子,你先尝尝,这是我刚从聚鲜楼刚买的,看看王家师傅的手艺到底如何。”
姜夫子见状,拍了下自己的脑门,眼底闪过一丝懊恼,“嗨!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刚才在聚鲜楼只顾着忧心,竟忘了给你带一份回来让你尝尝,还是小九翎想得周全。”
江小满笑着拿起筷子,小心地夹起一个汤包,刚碰到就觉出皮比寻常的薄,没留神筷子稍一用力,汤包皮就破了个小口,橙黄的汤汁立马溢在碟子里。
她用小勺舀了点汤汁尝了尝,又咬了口包子皮和馅料,细细品了片刻才开口。
“这确实是真手艺,蟹肉新鲜、馅料足,汤头鲜得不含糊,皮薄却有韧劲,比石俊凯之前做的强太多了。不过……”
“此前我在国都,吃过这王家的汤包,味道跟这个基本无差!”姜夫子在旁听了开口,又忍不住好奇追问,“这汤包已经这么好了,你还能挑出问题来?”
“汤包本身没毛病,但从食客体验来看,还有改进的余地。”江小满放下筷子,语气笃定,“顾公子刚才说想加一成蟹肉提鲜?”
见顾九翎点头,她轻轻摇了摇头,“你先想想,再喜欢的吃食,谁会天天去吃?”
“蟹粉汤包本就是鲜物,尝的就是那口难得的鲜味,若是为了比过石俊凯硬加蟹肉,一来成本涨了,利润薄了。”
“二来鲜过头反而会腻,丢了原本的清爽口感,得不偿失。”
顾九翎见她神色笃定,忍不住往前凑了凑,虚心请教,“江娘子这是已有应对之策了?”
他早就知道江小满脑子活,总能想出不一样的法子,此刻倒真有些期待。
江小满点头,先说起自家食肆的情况,“我这食肆初开业,位置确实没聚鲜楼好,巷口来的客人第一眼先看到他那边。”
“但我不慌,石俊凯只有改良的蟹粉汤包,可我有酸辣汤、生煎包、豆腐花、玉兰饼,都是些新鲜吃食,只要客人尝过一次,就知道谁的更合胃口。”
她抬眸看向顾九翎,话锋一转,“其实石俊凯真正的对手是天香楼的蟹粉小笼。”
“你们一个靠低价薄料抢客,一个靠真材实料留客,各有优势,你只要维持好天香楼的品质,等他的低价撑不住了,客人自然会回流。不过……”
江小满想起石俊凯那嚣张的样子,心底忍不住升起一团火,澄澈杏眸内闪过一丝狡黠笑意。
“总不能让石俊凯这么得意。”
“我免费送你一道小笼包的食方,专门用来对付他的蟹粉汤包,既能给天香楼添新花样,又能压一压他的气焰。”
“什么?”顾九翎黑瞳一滞,显然没反应过来,“这小笼包……难不成还有其他口味?”
“那是自然。”江小满得意地弯了弯嘴角,转头喊阿勇,“阿勇,你一会随顾公子去一趟天香楼。”
“把那虾仁小笼的配方教给包明明。”
这包明明自从江都城第一酒楼比赛后,就和天香楼签了长契,专门负责蟹粉小笼的调馅、制作。
顾九翎心里一阵暖,比赛后,他按约定给江小满的菜肴分红,但这些银子和当初那五百两的聘用金,她全都让他投进了画舫项目,自己一分都没留。
如今她食肆还未开业,正是用钱的时候,她手头本就不宽裕,却还愿意把虾仁小笼的新食方免费给他,这份信任与情谊,比金银更重。
“江娘子,这份情我记下了。”顾九翎语气格外认真,对着江小满拱手作揖,“等这虾仁鲜肉小笼在天香楼卖起来,分红我给你算双份。”
“你这食肆要是缺银子周转,不用客气,随时跟我说。”
江小满笑着摆手,“分红不用多算,咱们本就是合作伙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我虽没多少银子,但撑到开业没问题,真缺了我肯定跟你开口。”
顾九翎听到江小满这句“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眼底笑意更浓,“既如此,我也不跟你客气。”
他转头唤着阿勇,笑着道,“阿勇,咱们现在就回天香楼,争取明日一早就把这虾仁鲜肉小笼给推出来,正好跟聚鲜楼的买二送一的活动打擂台。”
“好嘞!”阿勇响亮地应了声,跟着顾九翎往外走,路过门口时还不忘回头冲江小满喊。
“我肯定把调馅的比例、包小笼的手法,都跟明明说清楚,保准做出来跟你试的一个味!”
姜夫子望着两人的背影,忍不住又开口赞着江小满“你这食方送得妙啊!”
“天香楼多了道新菜式,老食客们肯定会好奇尝鲜,也能吸引一波新食客。”
“既压了聚鲜楼的风头,又能让顾九翎在江都城的商户里落个沉得住气、懂经营的好名声,一举数得!”
他越说越感慨,“小满,你怎就是个姑娘家呢?你要是个男子,凭这份心思与眼界,封侯拜相都指日可待!”
江小满被这话夸得脸颊发烫,低头,收拾着桌上的碗碟,“师父,您就爱拿我打趣,我哪有这么厉害。”
“主要还是顾公子肯听人言,换了旁人,说不定觉得我是个女子,说的话没分量呢。”
正说着,后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义从后院跑进前厅,兴冲冲地喊,“嫂子,周师傅把做好的小推车送来了。”
“我在院子里试推了两圈,轮子稳得很,灶眼也好用,明日就能支在门口煎生煎包!”
江小满满是无奈的摇摇头,阿义是个急性子,自打食肆开始筹备,日日都盼着能早点开业。
姜夫子一眼瞥见阿义,突然拍了下大腿,想起件要紧事。
“对了小满!你这食肆开了,可卖烤鱼?上次你在画舫上做的烤鱼,外焦里嫩,连鱼刺都透着香,你要是肯卖,单靠这烤鱼,生意都不会差!”
唐夫子、李夫子之前有幸在姜夫子家尝过那烤鱼,眼下听到这话,立马点头附和。
“是啊小满!你要是卖烤鱼,我回去就让内子不做晚食了,每日来你家食肆吃!”
江小满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指尖蹭了蹭耳后,“我晚上想回家陪婆母一起用晚膳,不想做晚食,这烤鱼怕是没法在食肆上了。”
“什么?”姜夫子这下彻底不淡定了,声音都拔高了些,“你这开了铺子,还想躲懒?”
“不是躲懒啦。”江小满连忙解释,“我主要想做早食和午食,午市结束后,就做点糖水卖,卖完就关铺子回家。”
“一日从早忙到晚,也得歇口气不是?而且我还想着,每六日就闭店休息一日,好好在家陪陪婆母。”
“那你这营业时间,不就是照着我们书院学生的作息来的?”
唐夫子脸上露出了然的笑,“早食赶学子晨读前,午食接学子下学,六日休息也跟书院放假凑上,这般也好,咱们想吃口热乎的也方便。”
姜夫子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瞪着江小满,甩了甩袖子,作势要走。
可快走到门口时,见江小满还傻乎乎地跟在身后,眼神里带着点担心他真生气的小心思,又忍不住回头凶道。
“傻站着做什么?你那熬好的辣椒油呢?给我们三个各装一罐。”
“赶紧的!一会书院还有课,耽误了时辰你赔得起?”
江小满闻言,立马笑开了花,转身往后厨跑,“哎!马上就来!保证给您装得满当当的!”
她手脚麻利地用三个粗瓷罐装好辣椒油,递到姜夫子、唐夫子和李夫子手里。
罐里的红油清亮,飘着芝麻和香料碎,看着就勾人。
江小满还特意送他们到巷口,反复叮嘱,“这油得阴凉处放着,别晒着,不然容易坏!”
正说着,远远就看见一抹粉青色的身影朝这边走,裙摆上绣的海棠花随着步子晃得显眼。正是木青妍呢。
江小满连忙朝她挥手,“木姐姐!这里!”
木青妍瞧见她,立马加快了步子,“你这是特意在巷子口等我的?我还想着直接去你食铺找你呢!”
“不是特意等,刚送走姜夫子他们。”
江小满笑着解释,顺手拉着木青妍往食铺走,“你怎么来了?书肆今日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