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325章  如果他没有野心,我们就给予他野心

党校宿舍楼的走廊空旷而寂静,脚步声在光洁的瓷砖地面上回荡出清晰的回音。
郑仪手里捏着那份带着赵颖签字的批复文件,走向三楼另一端的302房间。
刘建华的房间。
脑海里,孙老最后那些话,不断刺穿着刚才与张林表面和谐的“工作交流”。
四海系。
这三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一个根系深扎江东本土、触角却蔓延至南方资本巨鳄的庞然大物。
它的阴影,早已超越了明州的地界,甚至隐约与省里某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张林……这位明州常务副市长,在四海系这张巨网中,究竟是奋力挣扎的猎物,还是早已融入脉络的一环?
亦或是,他本身就是被推向前台、试图掌控这头巨兽的……驯兽师?
这潭水,深不见底,凶险万分。
他郑仪现在的能力和位置,贸然跳进去,只会被瞬间吞噬得渣都不剩。
他需要一个支点。
一个能在表面平静的水面下,搅动涟漪,却又看起来微不足道、人畜无害的支点。
刘建华。
这个满腹憋屈、胃里装着溃疡、说话带着乡音的地级市副市长。
他是最理想的人选。
够边缘,够憋屈,够无害。
但他够不够……有野心?
这才是关键。
一个只懂得抱怨却没有向上爬的野心和胆魄的人,只能是一颗哑炮。
郑仪需要试探,需要点燃,需要确认。
那份批复刘建华胃病申请的“恩惠”,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他在302房门前停下。
没有立刻敲门。
他侧耳倾听,里面很安静。
郑仪抬手,指节在门板上叩击了三下。
“谁呀?”
里面传来刘建华带着浓重乡音的问话。
“我,郑仪。”
门锁“咔哒”一声,从里面打开。
刘建华那张黝黑、带着岁月风霜的脸出现在门后。
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此刻显得有些局促。
“郑书记!快请进快请进!”
他慌忙让开身,脸上堆起感激的笑容,眼神下意识地瞟向郑仪的手。
郑仪迈步进去。
房间格局和郑仪、李国涛那间一样,但显得格外朴素。
除了学校统一配发的家具,几乎没有个人物品。
桌子上摊开着几本党校教材和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字迹认真却略显僵硬。
“刘市长在学习?没打扰吧?”
郑仪目光扫过桌面,语气温和。
“没有没有!瞎看,瞎看!”
刘建华连连摆手,赶紧拖过唯一的椅子。
“郑书记您坐!”
郑仪没坐,目光落在刘建华脸上。
“刘市长,申请的事办妥了。”
他微笑着,将手中那份文件递了过去。
“赵班长那边同意了。这是批件。”
刘建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伸出粗糙的手,接过那份薄薄的纸张。
他的目光贪婪地落在赵颖的签名上,又迅速扫过旁边的批准意见。
“谢谢!谢谢郑书记!太谢谢了!”
“您……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胃啊……哎,真是难为情……”
他下意识地揉着上腹部,脸上露出感激又带着点难为情的复杂神色。
“举手之劳。”
郑仪摆摆手,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
“刘市长身体要紧。”
他话锋一转,状似随意地拿起桌上那本摊开的笔记本,翻开一页。
上面是刘建华记录的上午陈教授讲课的内容,字迹工整,还在一些关键词下划了线:
“剩余价值”、“剥削形态”、“阶级分析”……
“刘市长笔记记得很认真啊。”
郑仪赞道。
刘建华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
“嗐,记性不好,怕忘了,就多写几笔。”
“陈教授的课,讲得深刻。”
郑仪放下笔记本,目光变得深邃。
“尤其是他举的那些案例,拖欠工资、拒绝支付加班费、不缴社保……句句扎心。”
“是啊!”
刘建华的情绪被点燃,刚才的局促被强烈的共鸣取代,他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
“太真实了!句句都戳在咱们基层干部的痛点上!”
他往前凑了一步,眼神里充满了倾诉的渴望:
“郑书记,您是省里来的,见多识广!您说说,我们下面干点事,怎么就这么难?!”
“就说我管那个市!引进个什么电子厂,招了几千工人,是解决了就业,是增加了点税收!可那老板,心黑啊!”
“合同上写着八小时工作制,可天天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说是自愿加班,不加班?行啊,月底考核垫底,卷铺盖滚蛋!工资?拖着!社保?能拖就拖!工人敢闹?随便扣个帽子就开除了!”
“我们劳动监察大队去查?人家就给你看一份‘完美’的工资表!账目做得滴水不漏!查不到实锤!”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力感和愤怒:
“管得狠了,人家老板办公室拍桌子:‘你们这个营商环境!再这样我就搬厂!几千人失业,你们负得起责吗?!’”
“好多同志一听这个,就……就软了!”
刘建华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挫败。
“最后只能和稀泥!工人照样受委屈,老板照样逍遥法外!这叫什么?这就叫‘委屈求全’!委屈老百姓!求他资本家的全!”
他猛地停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太直,有些忐忑地看向郑仪。
郑仪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只有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他看着刘建华,目光如炬:
“刘市长,你说得太对了。”
“我们在基层摸爬滚打,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吗?”
“可有时候,看着他们受委屈,我们却束手无策……这种无力感,比胃溃疡疼多了。”
郑仪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共鸣。
刘建华的眼眶瞬间有些发红,仿佛遇到了知音,用力点头:
“对!郑书记!您说到我心坎里了!这种憋屈,比什么病都难受!”
郑仪向前一步,距离刘建华更近了些,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强烈的引导意味:
“所以,我们才要来这里学习啊!”
“省委把全省的精英骨干集中起来,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沉下来’,为什么?”
“徐省长说了,是为了给我们‘铸魂’,给我们‘赋能’!”
“是为了让我们站到更高的视野,掌握更强大的武器,回去之后,不再被那些资本掣肘!不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营商环境’论调绑架!能够真正地……”
郑仪的目光紧紧锁住刘建华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那个沉甸甸的词:
“能够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刘建华喃喃地重复着这八个字。
这不是口号。
从他黝黑的脸庞上,从他那双因为激动和常年憋屈而泛红的眼睛里,郑仪看到了压抑多年的火焰正在被点燃。
那是一种源于最朴素的为民情怀、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几乎快要熄灭的火焰!
“可……可是……”
刘建华声音有些发颤,激动之后,巨大的疑虑和自身定位带来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我……我就是个穷地方的副市长,没什么实权,人微言轻……”
“这次能来党校,估计……估计也是组织上照顾我这把老骨头……回去之后……”
“回去之后,又能改变什么呢?人微言轻,顶头上司不会听我的……”
“刘市长!”
郑仪猛地提高了音量,如同惊雷,打断了刘建华的自我否定。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直视刘建华有些躲闪的眼睛:
“位置高低,不是借口!人微言轻,那是过去!”
“你在这里!省委党校!中青一班!”
“徐省长亲自出席开学典礼!亲口说我们是江东未来的希望!”
“你看看和你同桌的都是谁?地方市的核心领导,省直要害部门的处长厅长,大型国企的掌门人!”
郑仪的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刘建华的心防:
“这些人脉,难道不是你回去后说话的分量?你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掌握的视野,难道不是你回去后斗争的武器?”
“省委把我们集中到这里,就是要打破过去的格局!就是要提拔重用真正有担当、懂实情、敢碰硬的干部!”
“否则,为什么是你站在这里,而不是那些只知道跟老板拍胸脯保证、牺牲工人利益的家伙?”
刘建华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郑仪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那扇名为“可能性”的门。
一个他几乎不敢想象的可能性。
“郑书记……您的意思是……”
刘建华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渴望。
郑仪深吸一口气,语气放缓,但更加意味深长:
“刘市长,机会摆在眼前。”
“这三个月,不仅仅是要拿到一张结业证。”
“更要让人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的担当,看到你心里真正装着谁!”
“把你在基层看到的、经历的、思考的那些痛点,把你的解决方案,在研讨会上大胆地说出来!用你真实的感受,用你扎实的数据!”
“让大家看看,一个真正了解基层疾苦、敢于为民请命的干部,是什么样子!”
“让大家记住你,刘建华!”
郑仪的目光如同火炬,灼灼燃烧:
“当你带着这样的印记回去,当省委领导知道,在江东的干部队伍里,还有一个刘建华,敢于在资本的喧嚣中,为劳动者发声!你的声音,还会‘轻’吗?”
“你的位置,还会只是‘一个穷地方的副市长’吗?”
刘建华彻底僵住了。
他脸上的肌肉在轻微地抽搐,眼睛瞪得老大,里面充满了震惊、激动、难以置信,还有……一种被压抑到极致、突然被点燃的、名为“野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