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山用斧背将削尖的木头一根根夯实进泥土里,每一根都入土三分,确保框架稳当。
他挑选的木头粗细均匀,围出的四方空间不大不小,刚好够一只母鸭舒适地转身和护住身下的蛋。
留出的那面“门”,也仔细用藤蔓缠出了一道矮矮的门槛,既能防止蛋滚出去,也不妨碍小花进出。
沈大山做完这些,又穿梭在附近的林子里,寻找足够柔韧的老藤。
他用力拉扯测试韧性,然后将木头交叉的关键节点一道道紧紧绑牢,打了扎实的结,直到整个框架纹丝不动。
林禾则在阳光能晒到的坡地上,寻找着合适铺鸭窝的软草。
五月份进入生长高峰期的马唐草,一簇簇挤在路边,林禾一看就看中了它们。
茎倾斜匍匐生长在路边,叶片线状披针形,软毛或无毛,摸上去较为柔软,很适合用来铺鸭窝。
林禾拽了一大把马唐草在手上,转身跑到山坡下摘了些带有清苦气味的蒿草,揉碎了混在里面,防虫蚁。
她将马唐草一层层团起,轻轻抖松,抱了满怀,柔软得像一团绿色的云。
沈大山框架搭得牢固,顶上横搭的细木棍密度恰到好处,既承重又透气。
铺盖的宽大树叶也是林禾刚摘的,还带着韧性,一层压一层,像鱼鳞般叠盖得严实,足以抵挡突如其来的山雨。
林禾跪在窝边,像布置婴儿的摇篮般,将怀里柔软的马唐草仔细铺底。
先垫一层厚实的做基础,轻轻压实,再铺上一层更蓬松的,用手掌抚平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硬梗硌着。
最后,将那把混了驱虫蒿草的干草,细细撒在最上层。
她退后两步,和沈大山一同打量着这个建在避风石壁下、藏于树影斑驳中的新窝。
温暖、干燥、安静、避光,几乎满足了孵蛋所需的一切条件。
“成了!”
林禾拍拍手上的草屑,心里那点关于小花能否安心的担忧终于落下。
这个窝,比野地里任何一处都更安全舒适,小花应该会喜欢。
沈大山用袖子擦去额角的汗,看着这个由他亲手搭出来的小小的鸭窝,憨厚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
劳动创造出的成果,无论大小,都让人心里踏实。
林禾轻声道:“去把小花和那十颗蛋带过来吧。”
沈大山去鸭圈,小心翼翼地将还在气呼呼转圈的小花捧起。
小花起初还不乐意地扑腾着翅膀,“嘎嘎”抗议,但被稳稳地抱住后,一路走过来倒也渐渐安静下来。
林禾则用一个小竹篮,垫上软草,将那十枚精心挑选过且能孵出小生命的鸭蛋轻稳地放进去。
到了新窝旁,林禾先轻轻将竹篮里的蛋一枚枚取出,放进铺得柔软舒适的窝心,聚拢成一小堆。
沈大山这才弯下腰,小心地将小花放进新窝。
刚一落地,小花显然有些警觉,抻着脖子左右张望这个陌生环境,“咕咕”低鸣着,翅膀微张,似乎随时准备跳出来。
但很快,它感受到了此地的安静与遮蔽带来的安全感,也看到了身下那几枚倍感熟悉的鸭蛋。
它的注意力瞬间被完全吸引。